顧生寶
摘 要:通過兩堂不同教學方法的數(shù)學課取得了兩種截然相反的結(jié)果,進而引入了“新課改”“新感悟”:把課堂交給學生,用欣賞的眼光去平等的和學生一起上一堂興趣的、開放的、真實的與智慧的數(shù)學課。
關鍵詞:課堂;實踐;感悟
新課改下的課堂是豐富多彩的,每天都有許多新鮮事,學生每天都有新表現(xiàn),課堂和學生每天都會給我們一線教師提供大量的寶貴信息,有成功也有困惑,這些信息是教師的巨大資源。我們應當通過細致的觀察,從課堂和學生那里獲得這些信息,深入地挖掘這些資源,感受新課改下課堂教學的勃勃生機。下面我就說說發(fā)生在我的課堂上的故事:
新世紀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第五章“教育儲蓄”第193頁有一道例題:
“為了準備小穎6年后上大學的學費5000元,她的父母現(xiàn)在就參加了教育儲蓄。下面有兩種儲蓄方式:
(1)直接存一個6年期。
(2)先存一個3年期的,3年后將本息自動轉(zhuǎn)存一個3年期。
你認為哪一種儲蓄方式開始存入的本金比較少?”
我的教學處理是,首先向?qū)W生介紹“儲蓄”“利率”的概念,然后采取分組探究的方式,把學生分成兩組,進行對照運算。結(jié)果學生計算出乎意料的單一緩慢,全然沒有我想象中的熱情和競爭,事情似乎陷入了一種困境。
我反復琢磨,為什么學生思維活動得不到充分展開?為什么學生總想得到現(xiàn)成的答案?為什么學生自己的智慧和知識斷了線?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第二天,我決定重新調(diào)整教學方式。在另一班級上這一課時,我決定把教材進行較大拓展,課前讓兩個同學到儲蓄所了解了目前銀行利率情況,課上準備用20分鐘時間把儲蓄所“搬進”課堂,把教室設為“模擬銀行”,進行分組學習活動,有人當“儲戶”填寫存單的“金額、期限……”,有人當“會計”計算利息或本金,有人當“行長”審核差錯。
這次學生有了充分發(fā)揮的過程,活動一開始,同學們就開始選取自己的角色。
王×同學大聲說:“我要當行長?!?/p>
劉××同學大聲說:“我要成為家長,我就當儲戶?!?/p>
很快“行長、會計、儲戶”三類角色被一搶而空。同學們各自進入各組的角色。我巡視著,他們計算著。
不一會兒,楊×同學對我說:“要把王×同學從行長的位子上拉下來,他都兩次把我的本金驗算錯了?!绷硪晃粚W生立刻說:“我們要競爭上崗。”
我想了想,不好意思的對王×同學說:“凡事都要一步一個腳印,要從最基礎的做起,學習和當領導都是一樣的道理,你還是先從會計做起吧。把準確率提高了再升為行長,別人就不會說你了。”
王×同學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平時很膽小的張××同學和白××同學抬起了杠。張××說“儲戶”白××在填寫存單時把“壹萬的萬帶了一個人字旁”,白××說有壹佰、壹仟,當然就有壹“亻萬”,還有壹億呢,他沒寫錯。
我哈哈大笑:“哪位同學能說出在寫存單時‘萬字為什么不能加單人旁?”
張××說:“‘萬字加單人旁容易與‘佰字混淆?!?/p>
我對全班同學說:“張××同學的‘行長當?shù)煤?。我們不但要算得準確,還要寫得正確,不但要求數(shù)學計算是嚴謹?shù)模Z言文字也需要規(guī)范?!?/p>
課堂上同學們精神振奮,計算時又快又準。課本知識在同學們的實際應用中一下子變簡單了,2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同學們還躍躍欲試。
一個同學提出了他的壓歲錢是一年一年存劃算,還是三年一存劃算;另一個同學告訴他一定要存教育儲蓄或國債,這種存款利息高;還有個同學出了一道一千元只存15天的題;更有個同學要問他家的住房貸款利息怎么算。
我邊啟發(fā)邊引導,我在想,我的教學設計全被學生打亂了,計劃在這堂課上做的其他練習沒有時間做,后面還有兩個練習設計也沒辦法完成。
下課鈴聲響了,同學們還意猶未盡。
我們對本堂課的成功與否先不去評論?;叵胫瑢W們那一個個神氣活現(xiàn)地展示自己的情景,對比上一次,我計劃的內(nèi)容被學生搶了先。學生在具有自主性、拓展性、開放性的探究中,已經(jīng)不需要老師的機械灌輸、系統(tǒng)傳教。
反思一得:第一次問題所在,學生討論的時間、發(fā)揮的過程沒有時間和空間的保證;課堂上我總是一怕亂、二怕錯、三怕學生節(jié)外生枝。然而,學生是有思想的,課堂是活的,最好的教學方案都只能是對教學過程進行大致的規(guī)劃,都不可能原封不動地加以執(zhí)行。
(1)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討論的時間是值得付出的代價。我們激發(fā)學生討論,意味著要使學生面臨問題、困惑和挫折,更意味著要花很多的時間。但這正是學生學習、創(chuàng)造所必需的歷程。討論的時間和空間還給了學生,學生才能從中體會到課堂的快樂,感受到創(chuàng)造的愉悅。
(2)要學會欣賞學生。我們已經(jīng)形成太多的思維定式,難以擺脫常規(guī)思維的束縛。我們要以兒童的眼光去欣賞學生的思維,接納學生的意見。欣賞學生確實有好處,只有這樣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課堂上教師可以是傾聽者和參謀者,在關鍵之處進行啟發(fā)和點撥,在快樂的討論與探索中,學生對于課本知識點的掌握會更牢固,而課堂也因?qū)W生豐富多彩的答案而變得更精彩。
(3)教學從本質(zhì)意義上說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平等的交往與對話,在教學以前教師是很難對教學過程做出精確預設的,課堂中常常會發(fā)生一些教師始料不及的偶然事件。因此教師應表現(xiàn)出足夠的機制,要隨機應變,及時對設計的教學方案進行調(diào)整,使有序的教和無序的學和諧統(tǒng)一。
(4)新的教材為學生提供了現(xiàn)實、有趣、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素材,教師施教之初,貴在引導。教師的真正本領,不在于講授知識,而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經(jīng)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和動手操作獲得知識。教學是教與學的協(xié)同活動,具有雙邊性,沒有學生主動積極的認識活動,即使教師的“獨角戲”演得再好,教學效果也不會理想。因此,在進行課堂設計時,教師應該注意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不同的教學目標,結(jié)合學生的特點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作為教師應盡可能地把展示的平臺讓給學生,讓知識超越教材,讓教學超越課堂,讓學生在愉悅的討論和探索中,體驗獲取新知的快樂,是學生讓我了解了課改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