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是兒童的艷陽天,也是所有人的成長禮。“六·一”屬于兒童,也屬于與兒童息息相關的每一個人。一年之中,節(jié)日眾多,唯有“六·一”真正屬于兒童,這一天是兒童生活的狂歡節(jié),也是兒童精神世界的“麥加城”。
“快樂”是“六·一”的主題詞。兒童的快樂不只在于豐厚的物質(zhì)禮品,更在于豐盈的精神饋贈,在于對活潑生命的強烈感知。成長不只是孩子生理的發(fā)育,更是一首生命律動之歌,一首人格發(fā)育之歌。成長是生命體的一曲朗聲歌唱,歌唱生命天賦的壯美,歌唱生命如花的燦爛,歌唱生命與生俱來的高貴與圣潔。
兒童是生命成長的主體,但不是孤單的行走;兒童是生命歌唱的主角,但不是孤獨的吟唱。正如鮮花需要陽光雨露的親撫,正如拼搏于競技場上需要熱情掌聲的助力,生命的養(yǎng)育需要和諧的場域。生命是一場演出,一場歌唱。教育的全部,是為生命的發(fā)育營造優(yōu)質(zhì)生態(tài),為每一個生命的歌唱悉心伴奏。
為成長伴奏,就是把兒童視為上帝派來的天使。將兒童成長的每一個訴求視為天性所需,把兒童成長的每一個收獲視為開花結(jié)果,把兒童成長的每一個節(jié)點視為人生典禮,才有對生命的敬畏,對兒童的尊重,也才有對職業(yè)的敬畏,對人性的敬重。只有在血液里融入“兒童至上”理念,教育才不至于顛倒主次,或迷失方向。
為成長伴奏,就是把兒童當作自己的一部分。兒童的成長是每個成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每個成人生命的一部分。教育存在的唯一理由是為了人,為了生命的完美,為了人生的幸福,而踐行這一使命的起點就是兒童。兒童的當下和未來,就是世界的當下和未來,也是每個成人的當下和未來。
為成長伴奏,就是把事關兒童的一切做實做好。教育不是灌輸,不是強迫,不是為個人的一己私利或?qū)W校的一時虛榮榨取天賦兒童的權利、理想和靈性,而是順應兒童天性的引導、服務和保障。教育的崇高在于成全,成全完滿的人生,成全完美的生命,哪怕再瑣屑的事務,哪怕再艱難的勞作,哪怕一時難見光鮮的數(shù)字。
為成長伴奏,就是把關于兒童的儀式做大做亮。兒童生活的每一天,兒童發(fā)展的每一步,都是成長,成長才是最莊重的典禮。典禮不是走一個程序,而是營造精神發(fā)育和人格完善的莊嚴,促進生命成長獲得質(zhì)的飛躍。所有的教育行為都是服務成長的儀式,樂于善于辦好服務兒童成長的各種儀式,才算合上了兒童成長的節(jié)律;漠視“成長禮”等必要的教育儀式,就是漠視童心,漠視生命,也是對教育意義的貶低,對成人價值的矮化。
成長是生命的典禮,教育是成就生命的典禮。我們離人性有多近,就離兒童有多近。尊重是最短的距離,最好的教育;服務是最重的禮物,最好的伴奏。兒童的成長是一首歌,一支生命進行曲,需要最美的樂譜、最美的伴奏、最龐大的樂隊,最雄壯的交響。我們要樂于做一名盡心盡力的樂手,欣賞兒童成長,伴奏生命花開,與童心世界同頻共振,神形合一,并從中獲得自身生命的成長和完滿。
(張映春,南京市溧水區(qū)教育局,211200)
責任編輯:顏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