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燕
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正式公布即將滿一年。一年來,關注的焦點逐漸從名單的爭議轉向如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事實上,中國高校的“世界一流”之路早已開始。上世紀90年代的211工程、985工程便是中國高校向世界一流大學發(fā)力之舉。只是,這條路至今依然任重道遠,即便有其他國家的經(jīng)驗借鑒,中國的大學還是需要摸索前行。
建一流大學要靠學校自身
“事實上,中國要建設一流大學,不是現(xiàn)在才有的,可以說100年前就有這個想法了。”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華教育改進社理事長儲朝暉說。作為教育史研究專家,他非常清楚中國大學追逐“世界一流”的歷程。
他主持的中華教育改進社近期在哥倫比亞大學全球中心(北京)舉辦了一場 “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啟發(fā)”論壇。在發(fā)言中,他介紹了一段中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歷史。
東南大學首任校長郭秉文想辦成一所世界一流大學,他采取了一些新的辦學方法,包括文理兼容,強調培養(yǎng)通才、教授治校等。通過一系列措施,在1921年到1925年間,東南大學成為當時中國理念最先進的、實力最強的大學。
在儲朝暉看來,辦一流大學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的需要?!霸谧罱?00年里,大學的發(fā)展對社會各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大?!?/p>
“世界一流大學”到底該如何建?儲朝暉認為,首先要明確誰來建。他強調,真正辦成一流大學要靠學校自身的發(fā)展,要以學校為主體。
“只有大學來確定自己的目標,才能成為一流,沒有哪一所大學是政府給它做好規(guī)劃,然后走上世界一流的?!?/p>
事實上,在“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正式公布之后,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特別說明,遴選認定所產(chǎn)生的是“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重點在“建設”,是邁向世界一流的起點,而不是認定這些學校和學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能否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還要看最終的建設成效。
“美國的一流大學更多是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自主發(fā)展,不斷提高辦學水平與層次。無論是一流州立大學還是一流私立大學,莫不如此。因此,一流大學最終還是要靠自己?!?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王曉陽表示。
讓大學有精神
對于什么樣的大學才是“世界一流”,其實一直沒有明確的標準,很多教育學者都在探討。
“一流大學一定有一些共同的理念,比如不能造假?!眱Τ瘯煴硎?,“要在不斷提高自己的基礎上,在獨特的領域里以個性化的方式走到世界前沿。”
儲朝暉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中國的大學存在兩大問題,一個是沒有建立現(xiàn)代大學制度,雜亂無章;另一個就是丟心失骨,沒有精神。
“真正的一流大學,應該有自己的價值和精神。如果大學沒有了精神,沒有價值,即便它形而下的數(shù)字排名很靠前,依然不是一流大學?!眱Τ瘯熣f。
自1991年開始,我國的大學出現(xiàn)合并潮,很多大學合并后體量很大,變成一個規(guī)模更大的學校,但沒有變成一個更優(yōu)質的學校。
“盡管各大學都制定了自己的章程,但這個章程只是掛在墻上,不是實實在在地按章程辦事,而是不斷地按新發(fā)的文件行事?!眱Τ瘯熤赋?。
據(jù)一位大學管理人員透露,學校一年能接到上百份文件,國家級的、省級的,各種行政指令,應接不暇。儲朝暉認為,這些問題制約中國大學的發(fā)展,越是艱難,越要迎難而上。
加強本科教育
“我國985工程高校的硬件已經(jīng)是世界一流,其條件之好遠遠超出他們的想象?!睆B門大學副校長鄔大光在近期發(fā)表的《大學人才培養(yǎng)須走出自己的路》一文中透露,在這一輪國內(nèi)985工程高校的審核評估中,外國學者對我國985工程高校的硬件表示震撼和羨慕。
但他們在考察后認為,中國一流大學的本科人才培養(yǎng)與世界一流大學相比,無論是在教育理念、培養(yǎng)模式還是教學手段上,都存在差距。最為突出的是學生普遍缺乏批判性思維,基礎不夠厚,口徑不夠寬,跨學科程度弱,國際視野不足。
因此,他們建議,在中國一流大學硬件已經(jīng)得到明顯改善后,必須要重視人才培養(yǎng),只有在人才培養(yǎng)上具有引領的大學才是真正的一流大學,才可以稱得上是一所卓越的大學。
“大學必須守住人才培養(yǎng)這個根?!编w大光強調。
“我覺得真正的一流大學一定要有一流的本科教育。”王曉陽表示,“我們的‘雙一流大學,很多都在走研究型大學路線,老師的主要精力是在研究發(fā)表論文,是研究生教育,對本科生教育相對比較忽略。教授不愿意給本科生上課,這個現(xiàn)象確實挺嚴重的?!?/p>
事實上,本科教育在我國高等教育中體量規(guī)模最大。據(jù)統(tǒng)計,全國1200多所本科院校在校生中,本科生與研究生比例是8:1,畢業(yè)生中本科生占比87%。
“對于高等教育,我們可以講,高教大計,本科為本;本科不牢,地動山搖。”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今年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表示,一流本科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根基。只有培養(yǎng)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夠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在“雙一流”建設中要加強一流本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