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 儲曉倩 胡發(fā)剛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學生對飲食的消費需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滿足眾多大學生對種類豐富、實惠美味的需求,文章對大學生飲食消費行為的調查結果進行了分析,通過隨機抽取的333份有效調查數據的對比,研究出大學生的飲食消費行為特點。由該結果進一步了解該群體的消費需求,幫助學生消費群體養(yǎng)成科學的飲食消費習慣,提高學生的飲食消費滿意程度。
關鍵詞:大學生;飲食場所選擇;飲食消費行為分析
中圖分類號:F71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8)06-0069-02
一、 引言
當前大學生以每年3000萬的速度在飛速增長,學生的消費支出也在逐年提高。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一方面,由于生活不受約束,飲食也較為隨意,同時大學生較為年輕,消費觀念超前,敢于嘗試新鮮事物;另一方面,因為社會經驗較為缺乏,大部分大學生沒有形成科學的消費觀,在飲食消費上容易形成攀比、浪費的風氣,而由于飲食的隨意性往往會造成飲食不規(guī)律,學生的飲食跟不上身體的需要。據調查,現如今有部分大學生消費已高于普通的上班族,最高者達到每年好幾萬元,低者每年也有上萬元,而其中絕大部分消費集中在餐飲方面,因此如何讓更多的大學生選擇自己的產品成為很多餐飲企業(yè)的目標,由于消費者的口味和偏好不同,餐飲企業(yè)必須根據自身條件和環(huán)境的要求以及餐飲市場的發(fā)展趨勢,選擇適合自己的營銷方式,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提供改變策略的動力,獲取更好的市場資源。本次調查就消費者消費觀念和偏好進行了初步調查。
很多學科,如經濟學、心理學、消費者行為學都從各個角度研究消費者行為,當今大學生作為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其飲食消費在其總消費中所占比例顯著,我們應重視其消費所產生的影響,通過分析這些消費者行為,審視這類研究對促進總體消費的重要性。
二、 問卷設計和數據收集
問卷設計上,根據宿州學院學生的實際情況自行設計,并征求了學校老師和部分學生的意見修改后形成。本研究采取隨機調查的方法,發(fā)放對象主要是宿州學院1—4年級在校大學生。本次調查采用電子問卷的形式,于2017年12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發(fā)放問卷。共發(fā)放400份,共回收有效調查問卷333份,有效問卷占總發(fā)放問卷的83.25%。
三、 數據統(tǒng)計分析結果
通過對333份有效問卷進行整理分析,結果如下:
(一)調研對象性別和所在年級
本次調查中,如圖1所示,女生212人,所占比率為63.66%,男生121人,占比36.34%;由圖2所得,大一學生166人,占比49.85%,大二學生121人,占比36.34%,大三學生38人,占比11.41%,大四學生8人,占比2.4%。因年級分布廣泛,并在新生剛入校園期間,最關注的一點莫過于校園飲食,使得調查結果有一定的對比性和參考性。
調查結果顯示,男女生在飲食消費上的差異較為明顯,總結如下:大部分男生由于運動量比女生大,需要補充的能量也多于女生,所以在日常三餐上的花銷高于女生,但女生在零食小吃上的花銷又明顯高于男生。
(二)每個月在飲食上的花銷
根據圖3顯示,大學生每月在飲食上的花銷400—600元占比率最高,比率為38.74%,其次,600—800元占比為35.44%,800元以上為21.92%,僅有3.9%的消費者花費金額在400元以下。在此數據中可見大學生飲食消費能力正在較以前增長,而大學生消費市場廣泛,且發(fā)展空間大,并且還在逐步提升中,而消費與生產、收入及需求成正比關系,在一定意義上,良性消費的不斷提升,使得社會不斷發(fā)展和成長;根據恩格爾系數,大學生消費者對消費對象多元化,花費在網絡購物、出行等新型消費上也在逐步提高;但大學生因其費用持有率高低的不同、對生活品質方面的追求、愈來愈緊張的就業(yè)問題等多方面影響,且飲食是人們消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斷增加的飲食費用,是學校周邊餐館及學校本身食堂必須注意的重要因素。
3. 學校食堂之外的就餐地點
如圖4所示,選擇休閑小吃店和家常菜的飯館的最多,有198人,選擇粥粉面等實惠的小店的有164人,選擇小吃推車、路邊攤的有157人,選擇大排檔的有81人,而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廳以及環(huán)境優(yōu)雅的高檔餐廳選擇人數較少。根據此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在外出就餐選擇較多,且更著重于方便、快捷或帶有“口味性”的選擇偏向。在小吃攤、實惠小店和高檔餐廳等選擇中,大學生考慮更多的則是價格,因此價格是直接影響大學生消費者的需求量的首要要素。
4. 對飲食及各方面的注重程度(見圖5)
本次電子問卷中,對飲食方面的重要程度的調查采取的是排序法,更便于調查者掌握第一要素。如圖5所示,在調查中,口味所占比最大,其次是營養(yǎng),然后分別是價格和服務占比。根據調研結果,在四項基本選項中,口味是其基礎;與之增加比率的為營養(yǎng)健康,在健康消費定義中,健康是由消費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則進行的消費,是消費者根據自身實際做出的符合當前消費觀念的合理購買決策;在當代大學生消費者消費觀念中,消費健康是除其基礎原則外的第二大新選項原則,突破原有舊飲食消費觀念——單一性的價格比,而大學生對于健康的注重程度,既符合二十一世紀的綠色健康消費觀念又成為新時代經營者必須著重的關注點。在價格與服務占比中,當代大學生對于服務消費理念也在逐步加大,使得第三產業(yè)——服務業(yè)在逐步深入當代青年消費者的消費觀,是其必不可少的主觀因素;與此同時,價格也是無法忽視的客觀因素。
5. 不愿意在食堂就餐的主要原因
在本次針對宿州學院大學生飲食消費調查中,不愿意在食堂就餐的主要原因中,如圖6所示,“人太多排隊太長”占比率高達59%,“飯菜種類太少”占比30%,飯菜價格、環(huán)境差、吃不飽各占比6%,5%。根據結果,明顯看出,在大學生消費者群體中,新時代消費者觀念中,時間消費權益是一大特色體現,新時代中“時間是金錢卻又高于金錢”,效率影響著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和消費感受,而消費感受一定程度上又影響著二次消費,針對大學生的飲食消費理念,飲食行業(yè)應當提高服務效率。同時,因為學生們多處在不同的成長環(huán)境,所以形成了不同的飲食習慣,這也就和學校食堂菜色單調,口味單一的缺點形成了矛盾。
6. 餐飲信息吸引程度
隨著飲食消費行為的多樣化,現代餐飲業(yè)競爭不斷升級,餐飲企業(yè)要想在競爭的環(huán)境中勝出,就需要不斷更新餐廳的推銷技巧,如圖7所示,線下優(yōu)惠活動往往最能吸引大學生消費群體,其次就是優(yōu)惠拼餐,但就現實環(huán)境來看,商家優(yōu)惠拼餐活動的次數并不頻繁,根據這次調查結果分析,無論是食堂窗口還是校外餐廳都可以增加這類活動的頻率。
四、 大學生飲食消費行為特點
根據333份樣本調查結果表面,現如今大學生飲食消費有如下特點:
(一)飲食消費行為涉及很多決策
由調查數據顯示,學生們的飲食地點選擇會因為改善伙食、朋友聚餐以及錯過了食堂供應時間而選擇在外就餐。無論是哪種,飲食消費決策不只是消費者本人的參與,也同時受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消費者行為涉及的決策包括在哪吃、吃什么、什么時候吃、和誰吃等一系列的決定。例如,學生會因為自己的室友過生日而臨時決定外出就餐,也會有因為學習而錯過食堂供餐時間,導致只能選擇外出就餐,背后的原因可以說是各不相同。
(二)飲食消費決策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
針對不同情況下消費者做出的不同的決策,不難發(fā)現,由于學生是一個年輕的群體,敢于嘗試新鮮事物,隨時改變自己的選擇,導致他們的飲食消費決策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他們可能會去嘗試校外新開的小吃店,可能會因為起床時間較晚而選擇不吃早餐等。消費者行為的動態(tài)性還表現在單個消費者的行為會隨時間而變化,例如,大一時喜歡喝碳酸飲料的女生,到了大三因為健康問題可能會改變這一喜好,隨著年齡的增長,消費習慣會發(fā)生改變。
(三)消費者行為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多樣性表現為不同消費者在需求、偏好以及選擇消費方式會各有側重,而同一消費者在不同時期、不同的情境、不同產品的選擇上,其消費行為也會發(fā)生很大改變。消費者行為的復雜性,多表現在其決策會受很多內外部因素的影響,這些外部因素例如天氣、溫度等,內部因素通常根據消費者心理發(fā)生變化,決策也會隨之改變。比如,學生們可能因為心情不好而暴飲暴食,因為沒有規(guī)劃好而導致飲食消費超支等。
五、 結論與討論
(一)大學生飲食消費行為的創(chuàng)新型和高性價比型
該研究調查發(fā)現,在大學生飲食消費行為過程中,對同一種產品的不同包裝樣式和不同的飲食行為方式,消費者的消費興趣更濃烈,消費情緒更高漲;與此同時,大學生消費者對產品的性價比要求也更高,對商品的美觀度和商品的實用度需更完美的統(tǒng)一,而在性價比中,消費服務是決定性價比是高還是低的重要因素。
(二)收入是大學生消費者消費的基礎和前提
調查發(fā)現大學生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越高,選擇飲食環(huán)境越好。反之,大學生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越低,消費能力就越小,往往這些消費者會選擇價格稍低一點的學校食堂就餐。所以消費收入是決定消費者的就餐地點的重要條件,同時影響消費者行為。
(三)消費者就餐地點多樣化需求顯著
當下很多大學生因為覺得食堂飯菜種類過少,所以選擇外出就餐。這就導致小吃種類的增多成為小吃街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這是大學生消費者的消費需求特征,也是未來整個小吃街發(fā)展的方向。
(四)應注重服務營銷理念
營銷者做出的一系列銷售服務行為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要,這體現了服務營銷的理念。隨著大學生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在不斷發(fā)生變化,校外餐館要隨時提高自己的服務質量,大學生消費者是飲食消費的一個龐大的群體,餐館服務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消費心理,進而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
參考文獻:
[1]周忠民.淺談飲食消費行為的影響因素[J].揚州大學烹飪學報,2002(1):56-58.
作者簡介:
李悅,女,安徽六安人,宿州學院商學院,研究方向:市場營銷;
儲曉倩,女,安徽安慶,宿州學院商學院,研究方向:市場營銷;
胡發(fā)剛,男,管理學博士,宿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網絡營銷、農村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