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娜
(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內(nèi)蒙古 包頭 014010)
支氣管哮喘是臨床常見的肺部過敏性疾病,由多種炎癥細胞、炎癥因子所致氣道高反應(yīng)性,以缺乏喘息、可逆性氣道阻塞、氣道高分泌為主要特征,病程較長,病情易遷延,反復(fù)發(fā)作,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產(chǎn)生嚴重影響[1]。支氣管哮喘一旦確診后應(yīng)及時治療,避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而引發(fā)一系列并發(fā)癥。該疾病的發(fā)病機制較為復(fù)雜,部分研究指出,氣道黏液過度分泌、炎癥反應(yīng)是其病理特征,與氣道重塑有關(guān)[2]。外周血中,單個核細胞Nod樣受體熱蛋白結(jié)構(gòu)域相關(guān)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eucine-rich repeats containing pyrin domain 3,NLRP3)mRNA、血清炎癥因子,如血清白細胞介素-2(interleukin-2, IL-2)、白細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誘導痰黏蛋白MUC5AC水平在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病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但其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本文選取8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與80例健康志愿者并檢測其NLRP3 mRNA、血清因子、誘導痰黏蛋白水平,分析以上因子在支氣管哮喘發(fā)病中的變化,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該院確診的8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作為哮喘組,同期收集健康自愿者80例作為對照組。哮喘組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齡26~72歲,平均(48.1±11.0)歲;其中,急性發(fā)作期43例、慢性持續(xù)期37例;病程12~60個月,平均(34.0±16.0)個月。對照組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齡22~70歲,平均(46.7±12.8)歲。兩組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納入標準 ①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診斷標準參考2008年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制定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3];②年齡≥18歲;③健康自愿者經(jīng)肺功能檢查、胸片等檢查均正常;④實驗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1.2.2 排除標準 ①肺癌;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肺間質(zhì)性疾病等肺部疾??;③心力衰竭、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病史;④近2個月有免疫抑制劑、糖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應(yīng)用史。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第2天上午8:00空腹抽取肘靜脈血3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IL-2、IL-6、TNF-α水平,試劑盒購自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MUC5AC水平,試劑盒由北京博奧森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提供。使用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yīng)檢測NLRP3 mRNA水平,試劑盒由北京愛必信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提供。
所有患者吸入福莫特羅粉/布地奈德吸入劑(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0454,江蘇正大天晴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1次/d,1噴/次,18μg/噴,共治療7 d。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進表示,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或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NLRP3 mRNA,以及血清IL-2、IL-6、TNF-α、MUC5AC水平比較,經(jīng)t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哮喘組患者的NLRP3 mRNA,以及血清IL-6、TNF-α、MUC5AC水平高于對照組,IL-2水平低于對照組。見表1。
急性發(fā)作期與慢性持續(xù)期哮喘患者的NLRP3 mRNA,以及血清IL-2、IL-6、TNF-α、MUC5AC水平比較,經(jīng)t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急性發(fā)作期哮喘患者的NLRP3 mRNA,以及血清IL-6、TNF-α、MUC5AC水平高于慢性持續(xù)期哮喘患者,IL-2水平低于慢性持續(xù)期哮喘患者。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血清細胞因子、NLRP3 mRNA及誘導痰黏蛋白水平比較 (n =80,±s)
表1 兩組患者血清細胞因子、NLRP3 mRNA及誘導痰黏蛋白水平比較 (n =80,±s)
組別 NLRP3 mRNA IL-2/(pg/ml) IL-6/(mg/L) TNF-α/(μg/L) MUC5AC/(μg/ml)哮喘組 1.70±0.20 21.63±3.18 70.51±4.96 1.55±0.41 26.82±5.39對照組 1.05±0.16 38.17±4.90 56.84±5.51 0.59±0.14 12.33±2.07 t值 22.699 25.326 16.492 19.819 22.447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治療前后患者NLRP3 mRNA,以及血清IL-2、IL-6、TNF-α、MUC5AC水平比較,經(jīng)t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哮喘組患者治療后的NLRP3 mRNA,以及血清IL-6、TNF-α、MUC5AC水平較治療前降低,IL-2水平高于治療前。見表3。
表2 不同病情患者血清細胞因子、NLRP3 mRNA及誘導痰黏蛋白水平比較 (±s)
表2 不同病情患者血清細胞因子、NLRP3 mRNA及誘導痰黏蛋白水平比較 (±s)
組別 NLRP3 mRNA IL-2/(pg/ml) IL-6/(mg/L) TNF-α/(μg/L) MUC5AC/(μg/ml)急性發(fā)作期組(n =43) 2.21±0.19 17.69±2.96 76.63±4.12 1.89±0.40 30.11±4.93慢性持續(xù)期組(n =37) 1.53±0.18 25.03±3.00 66.21±4.48 1.26±0.36 21.06±5.00 t值 23.239 15.578 15.313 10.471 11.528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3 治療前后患者血清細胞因子、NLRP3 mRNA及誘導痰黏蛋白水平比較 (n =80,±s)
表3 治療前后患者血清細胞因子、NLRP3 mRNA及誘導痰黏蛋白水平比較 (n =80,±s)
時間 NLRP3 mRNA IL-2/(pg/ml) IL-6/(mg/L) TNF-α/(μg/L) MUC5AC/(μg/ml)治療前 1.70±0.20 21.63±3.18 70.51±4.96 1.55±0.41 26.82±5.39治療后 1.28±0.21 32.29±5.51 60.49±4.77 0.83±0.37 15.96±4.11 t值 17.737 20.522 17.833 15.967 19.623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其發(fā)病率約為1%~4%,因淋巴細胞、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等多種炎癥細胞所致氣道高反應(yīng)性,誘發(fā)咳嗽、胸悶、痰鳴音為主要病癥,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產(chǎn)生影響。早期診斷對臨床治療、改善患者預(yù)后具有重要作用[4]。臨床發(fā)現(xiàn),NLRP3 mRNA、IL-2、IL-6、TNF-α、MUC5AC在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病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5]。
NLRP3 mRNA屬于一種細胞質(zhì)內(nèi)的多蛋白聚合物,是固有免疫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成分為核苷酸結(jié)合寡聚化結(jié)構(gòu)域受體、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凋亡相關(guān)點樣蛋白[6-7]。NLRP3 mRNA在細胞質(zhì)內(nèi)有重要的模式識別受體,可以感知細胞內(nèi)病原微生物、代謝物,組裝炎癥復(fù)合體,調(diào)控促炎細胞因子進行修飾、活化[8]。氣道黏液高分泌是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病理特征,MUC5AC是黏液中的重要分泌黏蛋白成分,屬于大分子糖蛋白,常表達于氣管與主支氣管中[9]。MUC5AC主要通過上調(diào)MUC5AC基因表達、刺激黏蛋白顆粒胞吐作用,增加氣道黏液分泌量,在氣道黏液與纖毛間相互作用,影響氣道黏膜黏彈性與排痰量[10]。
TNF-α具有雙重生物學作用,是機體免疫防護介質(zhì),同時也參與機體免疫病理損傷,在正常機體內(nèi)含量較少,但當患者機體出現(xiàn)感染,防衛(wèi)能力下降時,會刺激單核細胞產(chǎn)生大量TNF-α,促進炎癥反應(yīng)[11-12]。IL-6是單核巨噬細胞產(chǎn)生的小分子量活性多肽,是炎癥反應(yīng)中的重要調(diào)節(jié)介質(zhì),能夠有效誘導纖維蛋白原啟動凝血因子,促進血管炎癥部位的纖維母細胞增生[13-14]。IL-2也被稱為T細胞生長因子,由Th1細胞分泌,能夠有效調(diào)控免疫系統(tǒng)中白細胞活性[15]。本研究中,哮喘組患者NLRP3 mRNA,以及血清IL-6、TNF-α、MUC5AC水平的高于對照組;哮喘組IL-2水平低于對照組,這佐證了上述分析,同時也提示血清細胞因子、NLRP3 mRNA、MUC5AC的確參與了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病過程,與哮喘、支氣管擴張關(guān)系密切。
布地奈德福莫特羅作為治療支氣管哮喘的常規(guī)用藥,其主要成分為布地奈德與福莫特羅,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抑制嗜酸性粒細胞、T淋巴細胞等炎癥細胞活性,舒張痙攣支氣管,減輕氣道炎癥,改善肺功能。本研究發(fā)現(xiàn),哮喘組患者治療后NLRP3 mRNA,以及血清IL-6、TNF-α、MUC5AC水平較治療前降低,IL-2水平高于治療前,提示血清細胞因子、NLRP3 mRNA、MUC5AC水平能夠作為評判支氣管哮喘預(yù)后的指標,其水平變化與療效相關(guān)。
為進一步明確血清細胞因子、NLRP3 mRNA、MUC5AC水平在支氣管哮喘疾病中的變化,本研究觀察其在不同病情患者機體中的變化,結(jié)果顯示,急性發(fā)作期哮喘患者的NLRP3 mRNA,以及血清IL-6、TNF-α、MUC5AC水平高于慢性持續(xù)期哮喘患者;急性發(fā)作期哮喘患者的IL-2水平低于慢性持續(xù)期哮喘患者,這說明血清細胞因子、NLRP3 mRNA、MUC5AC水平能夠準確反映患者氣道炎癥的嚴重程度,對臨床觀察病情、診斷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臨床應(yīng)對可疑支氣管哮喘患者定期檢測以上因子水平變化,為預(yù)防疾病惡化、臨床制定治療方案、改善患者預(yù)后具有重要價值。
本研究創(chuàng)新性在于不僅對比支氣管哮喘與健康者的血清細胞因子、NLRP3 mRNA、誘導痰黏蛋白水平,而且還分析以上因子在不同病情患者機體中的變化,以準確、有效的實驗數(shù)據(jù)證實以上因子在支氣管哮喘病中的作用,其表達水平可作為臨床評價支氣管哮喘病情的有效指標,對臨床治療提供新的思路。但因樣本量有限,其結(jié)論仍需大樣本、前瞻性研究加以證實。
綜上所述,哮喘患者NLRP3 mRNA及血清IL-6、TNF-α、MUC5AC水平升高,IL-2水平降低,并且與患者病情變化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