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晗 伍曉春
摘要: 為充分開發(fā)利用柚子皮中豐富的果膠資源,實驗以柚子皮為原料,利用乙酸和檸檬酸的混合酸液作為果膠提取劑,根據(jù)乙醇對果膠的凝聚作用,選擇其作為沉淀劑,經(jīng)水浴、過濾、干燥等步驟制得果膠產(chǎn)品。實驗操作簡單,所用藥品無毒無害,適合農(nóng)村中學學生就地取材開展課外興趣實驗,在拓寬學生對乙醇物理性質(zhì)認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利用化學知識進行課外實踐活動的能力。
關(guān)鍵詞: 柚子皮; 果膠; 乙醇; 酸解醇沉法; 實驗制備
文章編號: 1005-6629(2018)6-0065-03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B
1 問題的提出
人教版高中《化學2》第三章第三節(jié)關(guān)于乙醇的描述:“乙醇易揮發(fā),能夠溶解多種有機物和無機物,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造成多數(shù)學生對乙醇的溶解能力理解狹隘,認為乙醇是優(yōu)良溶劑,能溶解所有物質(zhì),并不知道乙醇可以作沉淀劑,如用于沉淀果膠。通過本實驗便可拓寬學生對乙醇物理性質(zhì)的認識。
柚子多產(chǎn)于我國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浙江、四川等南方地區(qū),素有“天然水果罐頭”之稱,《本草綱目》記載:“飲食,去腸胃中惡氣,解酒毒,治飲酒人口氣,不思食口淡,化痰止咳”,但是柚子皮的價值并未被深刻認識到。
從柑橘類果皮果渣中提取果膠一直是重要的果膠來源,特別是柚皮中的果膠含量高且凝膠強度高,是提取果膠的良好原料,但往往作為垃圾被扔掉,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1]。本實驗就地取材從柚皮中提取果膠可啟發(fā)學生深入認識柚皮的價值,加大對柚皮的綜合利用,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資源再利用的意識,緩解環(huán)境污染,還可以讓學生直觀感受到乙醇作為沉淀劑的用途。本實驗方法簡單易行,可用于柚子產(chǎn)品的深加工,制得的果膠產(chǎn)品根據(jù)純度市售價每千克200~1000人民幣不等,創(chuàng)造高附加值的產(chǎn)品,為貧困地區(qū)改善落后現(xiàn)狀和因地制宜精準扶貧提供了一條途徑。
2 果膠的概述
果膠是一種天然線性高分子化合物,廣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的細胞壁中,以果皮中含量最多。果膠無毒無害,具有良好的凝膠特性、乳化穩(wěn)定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多用作食品的穩(wěn)定劑、增稠劑。它還具有抗腫瘤、抗輻射、抗腹瀉、調(diào)節(jié)血糖血脂、吸附重金屬、抑制微生物生長等優(yōu)良特性[2~5]。果膠在紡織工業(yè)中可作潤滑劑,在電子工業(yè)中可作清洗劑,果膠優(yōu)良的成膜性能也被應用到了制膜工業(yè)[6]和日用品工業(yè)中[7]。
3 實驗
3.1 儀器及藥品
儀器: DF-101B型恒溫磁力攪拌器(上海司樂)、DHG-9070A型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上海捷呈)、BD124S型電子天平(上海京孚)、SHZ-C型循環(huán)水式多用真空泵(鄭州長城)
藥品: 新鮮的柚子皮(市售)、新鮮檸檬(市售)、乙醇(分析純)
3.2 實驗方法
果膠具有一定的水溶性,不溶于乙醇及其他有機溶劑。果膠提取方法主要是先酸水解后乙醇沉淀或金屬鹽沉淀法[8]。本文采用先酸水解后乙醇沉淀法,依據(jù)果膠在稀酸及加熱條件下水解成可溶性果膠的實驗原理而進行,即用乙酸和檸檬酸的混合液處理柚子皮,使之水解,再用紗布過濾,用乙醇進行沉淀,最后分離,烘干,即得產(chǎn)品。
柚子皮中果膠提取工藝流程: 柚子皮切碎→入水加熱至90℃ 10min→清洗→混合酸液調(diào)pH→恒溫水浴→抽濾→加乙醇→靜置→過濾→60℃烘干→稱重。
3.3 實驗步驟
預處理: 將新鮮柚子皮切成3~5mm大小顆粒,稱取15g放入250mL燒杯中,加入60mL水加熱到90℃保溫10分鐘。把柚皮用紗布擠干,用熱水漂洗三遍再擠干。
酸水解: 將上述柚皮放入燒杯中加水70mL,滴加混合酸液調(diào)pH至3~4,用水浴加熱到90℃并保溫半小時(期間不斷攪拌)。趁熱用紗布抽濾,收集濾液。
乙醇沉淀: 濾液冷卻后緩緩加入95%乙醇40mL,靜置10min,用四層紗布擠壓,得到濕果膠。
干燥: 將濕果膠放入表面皿,在60℃烘箱中烘干,制得干果膠。
稱重: 用電子天平稱量所得的產(chǎn)品,記錄數(shù)據(jù)。
3.4 實驗結(jié)果
果膠提取量及得率: 用95%的乙醇洗滌烘干后,取適量樣品于干燥的白瓷盤中,在自然光線下觀察果膠呈淡黃色粉末狀,無異味,干燥減量為10%。15g柚皮中可提取果膠2.8650g,得率19.1%。
3.5 果膠的性狀和部分理化指標的測定
首先,將制得的果膠樣品0.5g置于清潔干燥的白瓷盤中,自然光線下,觀察其色澤和外觀,所得果膠外觀色澤為淡黃色,組織狀態(tài)為粉末狀固體,符合國家標準中果膠的感官要求[9]。
接著,對果膠的干燥減量指標進行理化測定,按照GB5009.3要求在105℃干燥2小時后,進行稱量,減重未超過12%,達到國家標準中對干燥減重指標的要求[9]。
在相同條件下,乙醇濃度越高,提取出的果膠越多。乙醇濃度太低時,幾乎提取不出果膠。原果膠充分水解需要一定的時間,開始果膠產(chǎn)量隨水浴時間延長而增大,到后面趨于穩(wěn)定。如果在90℃水解時間越短,則會導致原果膠水解不完全,造成產(chǎn)率偏低;但如果水解時間過長,則可能會使生成的果膠繼續(xù)水解生成果膠酸,同樣使果膠的產(chǎn)率有降低趨勢。
4 實驗注意事項
(1) 提取果膠必須達到一定的溫度,達到90℃時即可獲取高產(chǎn)率和很好的表觀質(zhì)量。溫度太低,水解度太小,必然產(chǎn)率低且色度較差;而溫度太高,水解度也高,同樣會造成果膠產(chǎn)率的降低和色度的降低。因此合適的提取溫度為90℃。
(2) 用乙醇沉淀果膠時必須快速冷卻濾液,這樣可以減少因果膠脫脂而受到破壞,又可以減少沉淀劑的用量。應當盡量縮短沉淀到提取之間的時間,因為酸對果膠分子的酯鍵有破壞作用,隨著作用時間的延長,其破壞性增大,結(jié)果會使果膠分子量逐漸變小,導致果膠的膠凝度下降,質(zhì)量變差[10]。
(3) 實驗蒸餾后得到的乙醇可以進行回收利用,以降低果膠的制作成本。
(4) 果膠如果用作食品添加劑,還應該按國家標準進行膠凝度、干燥失重、灰分、pH,鉛、砷等重金屬指標的檢測。
(5) 因柚子皮中鈣、鎂等離子含量比較高,這些離子對果膠有封閉作用,影響果膠轉(zhuǎn)化為水溶性果膠,同時也因皮中雜質(zhì)含量高,而影響膠凝度,從而導致提取率較低。
5 結(jié)語
柚子皮富含果膠,是制取果膠的理想原料,本文采用的酸解醇沉法,工藝簡單,提取果膠純度高,且乙醇為低沸點溶劑,可將過濾后的乙醇蒸發(fā)回收循環(huán)利用降低成本。通過實驗拓寬并加深了學生對乙醇性質(zhì)的理解,并促進學生積極將化學知識與實際生產(chǎn)生活相結(jié)合,綜合利用自然資源創(chuàng)造價值。
參考文獻:
[1]徐澤敏, 殷涌光. 柚皮的綜合利用[J].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07, (1): 176~178.
[2]胡國華. 功能性食品膠[M]. 北京: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4: 15~138.
[3]蔡為榮, 孫元琳, 湯堅等. 果膠多糖結(jié)構(gòu)與降血脂研究進展[J]. 食品科學, 2010, 31(5): 307~311.
[4]Glinsky V.V., Raz A Modified citrus pectin anti-metastatic properties: one bullet, multiple targets [J]. Carbohydrate research, 2009, 344(14): 1788~1791.
[5]陳靖, 陳孔榮. 果膠——一種有開發(fā)前途的藥物制劑基質(zhì)[J]. 現(xiàn)代應用藥學, 1997, (3): 22~23.
[6]Endress H.U. Nonfood Uses of Pectin [M]. The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 Pectin, 1991: 251~268.
[7]Gholamreza Mesbahi, Jalal Jamalian, Asgar Farahnaky. Acomparative study on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beet and citrus pectins in food systems [J]. Food Hydrocolloids, 2005, 19(4): 731~738.
[8]田旭東. 用西瓜皮制取果膠實驗方法的改進[J]. 化學教學, 1999, (7): 47.
[9]GB 25533—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果膠》.
[10]熊洪錄, 周瑩, 于兵川. 有機化學實驗[M]. 北京: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1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