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活動中的天文活動課是學生所喜愛的活動項目,在這一活動中學生能學到天文知識、開闊視野,體會成功,鍛煉科學思維方式,學習科學方法,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如何上好天文活動課,一直是廣大師生所關(guān)注的問題,本文從激發(fā)學習興趣、合作學習以及轉(zhuǎn)變教師角色方面做出論述。
關(guān)鍵詞:激趣;情境;問題;合作;角色
神秘的宇宙、浩瀚的星空一直是人類不懈探索的領(lǐng)域,研究這一領(lǐng)域的天文學更是吸引了人們關(guān)注的目光,對中小學生普及天文知識的天文活動課更是學生們所喜愛的科技活動項目,天文知識能使學生樹立起辯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和世界觀,培養(yǎng)孩子們從宏觀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的眼光,并能抵制一些封建迷信的不良影響,如何把天文活動課上好,讓更多的孩子體會到天文活動的快樂呢?本人結(jié)合天文活動教學實踐體會如下。
一、 用興趣吸引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在天文活動課上,我就要建立一個能激發(fā)不同學生學習興趣的、多樣性的、有選擇性地課堂,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一) 創(chuàng)設(shè)情境,以問激趣
愛好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成功的秘訣,如何能更好地激發(fā)出他們的學習興趣,在這一階段,我采取了情境教學和以問激趣相結(jié)合的方法。
在天文活動課中,我充分利用現(xiàn)有設(shè)施,營造氛圍。學生進入活動室后,我拉下窗簾、打開屋頂?shù)哪M星空,這樣學生就仿佛置身于星光閃爍的夜晚,他們的注意力也立刻被吸引過來,這時我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提出問題:“如果同學們晚上在星空下迷失了方向,你都會用哪些方法找到正確的方向呢?”用這一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導入對“北極星”的教學。然后我再依次變換四季星空,讓學生體會到四季的星空中,只有北極星的位置是相對不變的。這時我順勢提出“你們想一想北極星的位置為什么不變呢?”
采取情境教學,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不僅能促進學生的積極性,更能讓學生通過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結(jié)果而體會到成功,進而更喜歡天文,更想去學習科學。
(二) 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將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中的天文知識、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認知水平結(jié)合起來
在教學活動中,我的教學對象主要是中小學生,他們的空間認知能力發(fā)展不平衡,形象思維還占主導地位,對天文知識的認識還處于較模糊的階段,因此,綜合學生的這些特點,在天文教學活動中我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手段,針對中小學生的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心理特點。在進行九大行星的教學中我借助背投電視和計算機播放九大行星的圖片和關(guān)于九大行星的科普片,圖文并茂的介紹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講解星座知識時,我采用講星座故事的形式,為學生介紹各個星座名字的由來,這種形式引起了學生們極大的學習興趣,也加深了他們對星座的認識。
在教學活動中,我除了借助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外,還采用知識競答的形式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認識太陽的活動中,我預先給學生設(shè)定十幾道關(guān)于太陽的問題,然后分組競答,并為優(yōu)勝組加分,這一形式起到了積極的效果,學生們特別歡迎,在競賽中學生體會到了自我價值,找到了成功和快樂。
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只要我們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際,采用切實有效和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與方法,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受益。
二、 構(gòu)建問題研究、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新模式
美國著名學者施瓦布指出,“學生的有效學習過程與科學家的研究過程在本質(zhì)上是一致的?!背珜ё灾鲗W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是新課程的核心內(nèi)容之一。天文活動所具有的自然科學特點使天文教學更易于開展探究式學習。到科技中心活動的學生來自不同學校、不同班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家教素養(yǎng)存在很大差異。有的學生在課外通過圖書、網(wǎng)絡(luò)、電視以及父母的教育等渠道,積累了豐富的天文知識,這無形之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天文資源寶庫,我們?yōu)楹尾缓煤眉右蚤_發(fā)利用呢?基于這些方面,我在天文活動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例如,在進行宇宙中的天體活動時,我把學生分成幾組,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合作交流、討論,集思廣益,這樣大家在合作中學到了天文知識,開闊了視野。學生在交流合作中也逐漸了解了宇宙,體會到了成功,并認識了自我價值。
不同的學生對同一天文現(xiàn)象的解釋也許是不同的,這時教師就要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之間充分地交流,以比較各自的觀點,直至形成正確的認識。這種有教師引導、學生相互交流為主的研討和探究式的課堂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還可以引發(fā)新的問題,形成更高層次的學習動機和研討的動力,這種課堂學習將是充滿生命活力的。
三、 做學生的朋友、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和支持者
(一) 學會傾聽學生的意見,尊重學生的觀點,做學生的朋友
在課堂中要讓學生大膽地說,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在這里不怕錯,就怕不表達,即使學生的觀點對教師來說是錯誤的。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體會到了老師的尊重,他就會積極的思考,學習的主動性也會調(diào)動起來,自然就會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二) 教師要做好“促進者”的角色
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是一個好的引導者,要引導著學生通過問題來明確學習的目標,并確認和協(xié)調(diào)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這樣不僅要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更要想辦法為學生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性的課堂氣氛。
積極地旁觀。俗話說,旁觀者清。學生在進行自主的實驗或討論時,教師并不是清閑的,一定要積極地看,積極地聽,設(shè)身處地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根據(jù)所了解的情況,來考慮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但要做到不干涉學生的活動。
綜上所述,我認為只要我們在天文教學活動中,注意了以上三點,就一定能上好天文活動課,使學生受益,為學生插上飛翔的翅膀!
作者簡介:牛永剛,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qū)中小學生科技活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