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立平
摘 要 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能力的培養(yǎng)是其他課程進行教學的基礎,也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它對學生閱讀水平及寫作能力的高低產(chǎn)生的重要的影響,對學生后期進行知識擴展,吸收消化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小學低年級正是培養(yǎng)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教師們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重視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識字教學對于學生的重要性,通過一系列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識字學習新區(qū),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識字能力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小學低年級進行語文識字能力的課堂教學,有利于低年級學生打好識字基礎,為今后的語文學習及其他課程的閱讀鋪平道路,因此,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教學的不重視,導致目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識字學習情況較為落后,因此,提升教師對小學語文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教學的重視程度,對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識字能力的方法策略進行探索研究,選擇最適宜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方法,是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開展高效識字教學的關鍵。
1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識字教學的現(xiàn)狀及必要性
1.1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識字教學的現(xiàn)狀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在小學階段“使學生認識3500個常用漢字”,“在一二年級教學生掌握半數(shù)左右”。這個識字量,是建國以來也是迄今為止幾部大綱規(guī)定的最大識字量。因此,學生識字的新區(qū)以及語文學習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過程,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特點,但是,當前有很多老師對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教學不重視,只是片面地強調(diào)課文朗讀與文章寫作,忽視了對語文識字教學培養(yǎng)的重要性,沒有打牢學生的語文識字基礎,只是白白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而學生最基礎的識字量并沒有顯著提高。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屬于剛剛脫離輕松、愉快幼兒教育的群體,到了一個逐漸對學習與考試成績更為重視的階段,許多低年級學生還暫時不能適應這樣的角色轉變,同時,由于低年級學生對于語文識字教學基礎與學習能力有差異,有一部分低年級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更強,而有部分教師只會死板地根據(jù)課本的內(nèi)容進行教學,這就會導致有的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的時候,由于之前已經(jīng)對語文漢字進行過了解學習,就無法被課堂語文教學內(nèi)容所吸引,同時對課堂的教學氣氛產(chǎn)生消極影響。
1.2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識字教學的意義與必要性
素質(zhì)教育的核心就是引導學習主動思考、主動學習的能力,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是否能夠做到主動思考、主動學習的關鍵就是其識字閱讀、文章寫作的能力,其次是低年級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與興趣的養(yǎng)成。對于學生來說,小學低年級時期是其整個學習生涯識字教學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黃金時期,他們對于漢字讀音、字形的掌握程度,直接決定了他們今后文章閱讀與寫作的學習效率,因此,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教育進行重視,對于其學習思維及學習習慣的形成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甚至對低年級學生的大腦機能也會產(chǎn)生促進影響。
2教師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識字能力的方法
2.1注重學生語文識字學習興趣的養(yǎng)成,激發(fā)學生學習潛力
對學習的興趣是學生保持學習效率的關鍵,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教師教學效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是由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情緒狀態(tài),因此發(fā)揮教師在課堂上的正面引導作用,盡可能地指引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學習,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中不開小差、專心學習,教師的情緒教學是在與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溝通交流中架起一座心理橋梁,打開低年級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根據(jù)不同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對癥下藥,引導低年級學生集中注意力、主動思考、主動學習。
首先,小學低年級學生由于其精力旺盛,很容易在課堂上分散其學習的注意力,要想保持低年級學生的教學關注度,就需要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對癥下藥,在課堂教學中盡量采取低年級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教學切入點,例如在“小燕子”識字教學中,可以采用在課堂上放兒歌的形式,采用生動形象、趣味多彩的課堂小游戲的方法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娛樂中將小燕子生動形象的畫面刻入低年級學生的腦海,在能牢牢吸引低年級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將低年級學生的生字認識進行鞏固,加深印象。
其次是通過在課堂上多看、多聽、多讀、多寫的各種感官學習活動,進行低年級學生掌握生字、生詞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進行“大”這個字的生字教學中,可以在課堂中讓學生進行猜謎的形式,“一個人”猜一個字,這樣來引導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一個人”就是將“一”和“人”進行組合,通過這樣的課堂小游戲猜謎形式,既讓學生學習了字形與字意的聯(lián)想,又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在讓低年級學生進行識字學習的同時又加深了其對生字的印象,提高了學習效率。
最后是教師在對低年級學生進行識字教學時,應注意理論聯(lián)系實際,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以及現(xiàn)實中存在的事物讓低年級學生提高對生字的學習效率。例如在進行“筆”字的生詞教學當中,首先可以讓學生各自領一只毛筆,然后告訴學生毛筆筆桿由竹子加工制作而成,所以是竹子下面是筆桿,讓學生通過現(xiàn)實記憶的方式,記住“筆”這個字,通過充滿趣味性的課堂語言,拉近教材與學生的聯(lián)系,課本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對于新知識的學習興趣,最終達到提升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目的。
2.2運用多種語文識字教學模式,讓學生掌握高效學習方法
(1)結合課本教材,激發(fā)學習興趣。由于小學低年級絕大多數(shù)學生年級較小,好奇心較強,不能長時間全神貫注地進行語文學習,這就要求老師在語文教學中盡可能地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及吸引力,抓住學生的課堂關注點,適當?shù)倪M行一些互動,例如開展一些輕松有趣的識字小游戲,或者利用多媒體課件,將文字對應的實物圖通過漫畫、水彩畫或者視頻的形式,創(chuàng)造學生識字的氛圍環(huán)境,打造小學低年級學生高效識字學習的趣味課堂。
(2)鼓勵學生通過閱讀提高語感,學習記憶生字。由于每一個學生的思維方式與學習習慣都不相同,有的學生習慣自主學習,有的學生習慣有老師引導,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結合各個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積極鼓勵學生進行課文朗讀,對于認識的字可以加強記憶,提高語感,對于不認識的生字可以結合讀音強化記憶,達到提升學生識字能力的目的。
(3)結合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識讀生字。漢語是經(jīng)歷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洗滌和沉淀下來的文化精華。每一個漢字的形成及演變都是由現(xiàn)實事物進化而來,能夠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所以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的教學當中,教師應結合文字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在漢字與漢字之間進行聯(lián)想與推斷,結合文字的部首與偏旁進行分類歸納,便于低年級學生總結記憶。同時,還可以采取聽歌識字、猜謎識字和講故事識字的形式,鼓勵學生形象記憶,將識字能力這一項學習生活的基本能力融入進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提高學生的語文識字水平。
(4)文字學習回歸語言文章,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效率。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識字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就是提高文章閱讀的效率,為學生后續(xù)學習與寫作打好基礎,因此教師可以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最后階段,將學生新學的生字生詞回歸到文章當中去,通過文章的邏輯性將生字在學生的思維中串聯(lián)成一句句一段段連貫飽滿的實體形象,真正成為學生能夠融會貫通的知識。
2.3強化課外自主語文識字學習,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據(jù)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遺忘是在學習結束后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速度并不是均一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變慢,因此,要使學生真正學習記憶理解一個字是必定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反復記憶的,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后,應該留出一定的時間給學生進行復習鞏固所學習的生字,首先是為學生的課后復習合理安排時間,第二是為學生的課后復習鞏固制定計劃,第三是采用多種方法例如抄寫、背誦來加強記憶的效果,只有加強課外的自主學習記憶,才能使學生的識字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結束語
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能力是其進行所有學科學習的基礎。因此,在教師進行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對課堂教學的效率引起重視,通過不斷轉變教學理念,探索教學策略的方式,加強學生對識字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低年級自主學習的思維,最終對低年級語文綜合水平的提升產(chǎn)生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顧世榮.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識字教學探討[J].數(shù)字化用戶,2017(48):185.
[2] 趙淑紅.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方法研究[J].讀與寫,2018(02):51.
[3] 王穎.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初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02):86.
[4] 汪鵬玲.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識字教學策略[J].速讀(中旬),2017(0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