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實行“先學后教,合作互助”課堂模式改革已二年了。文章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對低年級語文課程改革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總結與反思,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針對低年級語文課堂中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措施,以提升課堂教學實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先學后教;自主互助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語文課程……探討和實踐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從而培養(yǎng)學生勇于質疑問難,主動探索,切磋學問,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學會合作、學會學習的能力?!碑斍肮P者單位推行“先學后教,合作互助”課堂教學模式,旨在落實“以生為本”的教育目標,提升新形勢下課堂教學效率,是一場規(guī)??涨暗恼n堂改革活動。兩年的課改下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現(xiàn)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先學后教,自主互助”課堂模式改革中筆者的幾點做法。
一、 注重教學內容預習以開拓學習思路
“先學后教、合作互助”是對傳統(tǒng)的“先教后學、課后作業(yè)”教學模式的顛覆性改革?!皩W”是學生帶著教師布置的任務、有既定目標的自學。低年級的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因此,教師要事先提出學習目標,讓學生有目的地去預習和交流。為此,每學年開學伊始,筆者便讓學生明確課文預習大體要達到目標:(1)讀通課文,掃除生字障礙。(2)讀懂課文,理解文章內容。(3)品讀課文,體味感情,積累語言。在接下來的新課學習中,教師便根據(jù)不同類型的課文提出不同的預習要求。例如,部編新教材二年級下冊第2課《筍芽兒》的預習要求:①通讀全文,借助課文下方小樹葉和小魚上的讀音,熟練認讀課后14個生字,并能給它們找朋友,進行口頭組詞。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三遍,讀出春天的美和筍芽兒的自豪。③從課文中找到描寫美好春光的句子,多讀幾遍,再邊抄邊背下來。④認真書寫本文生字一遍,看誰寫得最好。再如,古詩的預習,①④一般不會變化,但會把②③整合成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古詩。對于課前預習,教師需要有一個明確的指導計劃,這對低年級學生而言,能夠知曉教師上課的計劃與環(huán)節(jié),明白學習的重難點。久而久之,學生對于不同文體的課文,自然會有一套自學方法。
二、 發(fā)揮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主動性
在課前自主預習的基礎上,課堂上教師要讓學生合作學習。教師可以把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一般是二人或四人為一小組。在突破教學難點或組織活動時,都可讓學生合作學習。教師要引導各小組學生討論、交流存在的問題,讓學生在學習小組中自由發(fā)表見解,實現(xiàn)自我展示和評價。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級語文第七單元口語交際《敲門聲響起》這一活動中,為了激發(fā)學生自主、能動、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筆者增設了壞人冒充爸爸的朋友來敲門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各組學生分別扮演壞人、小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首先,讓學生看圖,營造一種緊張的氣氛,想一想壞人來了用什么辦法讓他顯出原形;其次,讓小組進行討論交流;最后匯總,看哪一小組金點子最多。于是有的學生就會說叫他說出爸爸的單位、手機號碼;有的學生說讓他說出爸爸的生日、星座;還有的學生說讓他說出爸爸喜歡吃什么、討厭什么。隨著課程的深入,在班上個子高的學生模仿壞人用腳踹門、用刀砍門時,臺下的學生就非常緊張,不但自主模擬了打電話報警的過程,還模擬了沖向陽臺向鄰居求助的過程。
由此可見,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主動探究、樂于參與、分享合作平臺,不僅有利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還盡可能地激發(fā)出每個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了他們的潛能,使每個學生成為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
三、 巧設課后作業(yè),讓學生自主總結提高
現(xiàn)階段,學生對于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有以下兩種現(xiàn)狀:(1)為應付檢查而做作業(yè)。做作業(yè)心不甘情不愿,應付了事,甚至不乏抄襲,代寫的現(xiàn)象,只要第二天到校不會遭老師批評就行。(2)每當遇到節(jié)假日,學生最期望的就是老師少布置作業(yè),偶爾聽到老師不布置作業(yè)時,教室里就會出現(xiàn)歡呼雀躍的“沸騰”現(xiàn)象。作為一名教師很有必要去認真分析,如何改進作業(yè)設計,讓學生自主總結提高。筆者認為作業(yè)的設計講究一個“巧”字,那些選擇性的、合作性的、展示性的作業(yè),學生是比較喜歡的。因此,教師的作業(yè)設計,可從這些方面著手,讓學生改被動為主動,真正做學習的主人。例如,在部編版二年級語文《雪孩子》教學完后,教師布置選擇性的課后作業(yè):寫一寫學完這節(jié)課的收獲,或將本課故事講給家里的人聽,讓家人說一說聽完這個故事懂得的道理。這樣選擇性的作業(yè),學生有種當家做主的感覺,他們很樂意自己去選擇一種來完成。再如,部編版二年級語文《小蝌蚪找媽媽》一文教學完后,我讓孩子們回去熟讀課文,和爸爸媽媽合作演一演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并把它錄成視頻上傳,再評選五組最佳合作獎。一樣是要求孩子讀課文,可是這樣的作業(yè),孩子們抄完后,就高高興興地回去讀課文表演錄視頻了,一句抱怨的話都沒有。從上傳的視頻看,孩子們與家長合作得非常好,大部分孩子能脫稿表演,而且還加上表情動作,有的甚至還加了道具,語氣語調也把握得非常到位,真正做到了“自主”二字。
四、 小結
“先學后教、合作互助”的課堂教學模式,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在低年級語文教學實踐中,由于教師積極主動、富有個性地指導學生預習,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參與課堂的自主合作學習,課后教師巧設作業(yè),讓學生自主總結提高,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這一核心理念,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養(yǎng)成了“積極參與、主動思考”等良好習慣。對于長期從事基礎教育的工作者而言,“先學后教、合作互助”的教學改革需要長期的不斷探索,并在探索中進行校正,真正為教育教學所服務。
參考文獻:
[1]郭海云.先學后教小組合作互助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上),2018(01).
[2]謝忠云.先學后教小組合作互助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兒童大世界:教育研究,2017(08).
[3]江昌標.“先學后教,自主互助”教學模式推廣中應注意的問題[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1(05).
作者簡介:
曹慧玉,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