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茹
摘要: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以考代教”現(xiàn)象普遍,寫作課教學隨意乃至缺失。學生得到寫作方面的有效指導很少,導致學生英語寫作中常出現(xiàn)詞匯貧乏、句型單一、結(jié)構(gòu)松散等現(xiàn)象。鑒于此,嘗試改變目前的寫作教學模式,建構(gòu)以話題為導向的寫作教學模式,切實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關鍵詞:單元話題;英語寫作;教學方法;課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8)06007403
一、初中英語寫作現(xiàn)狀
學生方面:學生對英語寫作在思想上很重視,但是在實際學習中分配的時間精力很少,缺少足夠的寫作練習和教師的寫作指導,且容易忽視教師的反饋信息,寫作技能的提高普遍緩慢。教師方面:教師平時主要注重對聽、說、讀等語言交際功能的培養(yǎng),對英語寫作教學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重視,往往是為應試而教學。以上問題的出現(xiàn),主要是由于教師在英語寫作方面缺乏足夠的重視和沒有掌握有效的寫作教學方法;而學生對英語寫作也是不得其法,并缺少練習。
二、課標中對于“寫”的標準要求
三級:
1.能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1];
2.能使用簡單的圖表和海報等形式傳達信息;
3.能參照范例寫出或回復簡單的問候卡和邀請卡;
4.能用短語或句子描述系列圖片,編寫簡單的故事。
四級:
1.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2.能用詞組或簡單句為自己創(chuàng)作的圖片寫出說明;
3.能寫出簡短的文段,如簡單的指令、規(guī)則;
4.能在教師的幫助下或以小組討論的方式起草和修改作文。
五級:
1.能根據(jù)寫作要求,收集、準備素材;
2.能獨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改;
3.能使用常見的連接詞表示順序和邏輯關系;
4.能簡單描述人物或事件;
5.能根據(jù)所給圖示或表格寫出簡單的段落或操作說明。
寫作能力并非是學生通過聽、說、讀等能力的培養(yǎng)就能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它必須通過反復的系統(tǒng)訓練才能獲得(倪娜,2012)。作者為了解決這些普遍存在于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難題,選取“單元話題”為寫作教學的突破口,在促進教師教學觀念轉(zhuǎn)變的同時,力求探索出適應目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發(fā)展的系統(tǒng)及指導方案,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三、寫作課策略的改變
(一)教材是基礎:立足教材,通過“單元話題”提高寫作能力
“教材是練習寫作的基礎,是作文素材和表達方式的模板與源泉。”教材是我們進行寫作教學最基本、最直接的抓手。本套教材寫作板塊的特點:
1.寫作板塊強調(diào)讀寫結(jié)合,以讀促寫,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寫作訓練。
2.每個單元根據(jù)話題及其特點,所設定的寫作訓練形式又不盡相同。有讀后續(xù)寫、讀后仿寫、讀后改寫、讀后縮寫及讀后主題寫作等,但最常見的是讀后仿寫、讀后續(xù)寫和讀后改寫。讀后仿寫主要包括內(nèi)容仿寫和結(jié)構(gòu)仿寫。
(二)單元話題下寫作教學的原則和實施策略
1.圍繞單元中心話題,進行足夠的語言輸入
寫作是一個輸出的過程,沒有大量的語言輸入是很難自然地進行語言輸出的。注重寫作前的“輸入”,以讀、說等活動作為寫前的鋪墊。人教版教材中每一個單元的設計都是圍繞一個中心話題進行聽說讀寫的活動。因此,在寫作之前要進行詞和短語、句式和語法等的輸入,為接下來的寫作做好鋪墊。
2.充分利用教材文本信息,給學生搭建支架
基于單元話題的寫作教學方法要求教師樹立新的寫作教學觀念,探索基于單元話題的寫作教學的基本方式,在諳熟該種寫作教學方式之后,跳出模式,根據(jù)各個單元話題的具體情況,靈活安排教學活動。無論在寫前、寫中還是寫后都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fā),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2]。人教版教材中的每個單元寫作板塊都給學生提供了適當?shù)拈喿x材料,這是開展寫作教學的前提條件。因此,要從教材中的文本框架入手提供支架,引導仿寫。
3.活動形式多樣,激發(fā)學生興趣
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激發(fā)并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zhuǎn)化為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樹立寫作的自信心(教育部,2011)。
4.創(chuàng)新評價模式,給學生以自信
采取“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美文賞析—復寫提高—教師再批”的模式進行寫后活動。修改階段要求學生和同伴仔細討論,鼓勵互評,小組評議、自我評議和教師指導要相結(jié)合,經(jīng)過多種評議方式提高學生書面表達能力。
(三)理論依據(jù)
現(xiàn)代英語教學理論為我們的英語教學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支撐,其中的“支架式教學”“過程寫作法”尤其具有指導意義。以話題為中心,與支架式教學及過程寫作方法有機結(jié)合。
1.支架式教學(Scaffolding instruction)
支架又稱腳手架,在教學中用于描述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所得到的有效支持?!爸Ъ苁浇虒W”基于建構(gòu)主義的理論基礎,尤其是Vygotsky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3]。
2.過程寫作法(Process writing)
過程寫作教學法是美國西北大學教授道格拉斯(Wallace Douglas)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他認為:“寫作是一個過程,寫作課應傳授的是構(gòu)成寫作過程的具體的操作方法。”(Jucy,1981)其核心理念是視寫作為循環(huán)式的心理認知過程、思維創(chuàng)作過程和社會交互過程,強調(diào)寫作者在寫作過程中的自主性及交互性。過程寫作法從傳統(tǒng)的關注寫作結(jié)果轉(zhuǎn)向了關注寫作過程。下面以一節(jié)課為例,分析、反思寫作教學的過程。
四、單元話題下的寫作課課例分析
(一)教學內(nèi)容分析
本課例的教學內(nèi)容是人教版《英語》(Go for it!)8年級上冊Unit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Section B 3a—3c部分。本單元內(nèi)容在整套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節(jié)課力求以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為目標,以有效的教學設計為實施保障,以單元話題為主線,以語言知識為載體,任務貫穿始終,在一節(jié)課堂上將本單元所學習的詞匯及語法結(jié)構(gòu)融入到寫作教學之中,從而完成由單元話題下的詞匯句式的輸入到語言的輸出的任務。
(二)學情分析
本課是八年級上教材,寫作難度比較大。因此,教師應以教材和學情為基礎,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jù),同時以話題為中心,以任務貫穿始終,用過程取向的英語教學模式,以訓練與學生寫作能力相適應的模仿性寫作能力為目的來設計本節(jié)課。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對話題內(nèi)容的整合,對相關話題的詞匯句型進行積累。
技能目標:采用任務型教學法,通過多樣化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進行過程取向的寫作,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
情感目標:鼓勵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目標,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決心和計劃。
發(fā)展目標: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對寫作充滿信心。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利用單元話題下已知的詞匯和句型,通過過程取向教學模式完成寫作任務。
教學難點: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并自如流暢地應用于寫作中。
(五)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jié)寫作課,試圖嘗試以話題為中心,以任務貫穿始終的英語教學模式,訓練與初中生寫作能力相適應的英語模仿寫作能力。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英語寫作不再被看作只是學生自己的事,而是一個與教師、同伴共同完成的活動。教師幫助學生掌握寫作的全部過程,包括話題素材收集、寫初稿、同伴評議等環(huán)節(jié),整個寫作被分為寫前、寫中和寫后三個具體階段,三個階段的任務不同:寫前階段的任務是大量輸入語言和激活學生的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寫中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指導學生進行寫作實踐和理清篇章結(jié)構(gòu),寫后修改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發(fā)現(xiàn)學生寫作上的缺陷并改進,使學生的文章更為完善。這三個階段環(huán)環(huán)相扣,使教學活動整體有效,又有明確的階段側(cè)重要求,更有利于教師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六)教學過程
Step 1:通過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直接引出單元寫作話題。
[設計意圖]導入的方式有很多種,本課采取創(chuàng)設情境直接導入,通過翻滾的日歷圖片,創(chuàng)設出新年即將到來的真實情境,每個人都會制訂自己的新年計劃。教師也不例外,通過教師展現(xiàn)自己的新年計劃,即多多陪伴家人,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并直接引本節(jié)課寫作話題。
Step 2:對話練習及思維導圖訓練——激活本單元核心句型和詞匯。
[設計意圖]本單元的核心語法是be going to的用法,通過對核心句型的操練來激活單元話題下的句式信息,為寫作進行積累。同時,學生可以利用以往學過的和be going to相近的句型,豐富了寫作句式。利用思維導圖進行頭腦風暴,激活學生相關話題下的詞匯。
Step 3:完成教材文章的結(jié)構(gòu)分析,為接下來的續(xù)寫做好“支架”準備。
補全教材3a部分,然后回答出作者的計劃是什么,為什么及怎樣做三個問題。
Resolutions are promises to yourself. They may help to make you a better person and to make your life easier. I am going to make four resolutions.
The first resolution is about my own personal improvement. Next year, or maybe sooner, I am going to take up a new hobby. I think singing is a great activity so I am going to learn to sing. I think this will also make my family happy because they love to listen to music and sing together.
通過對教材文本的分析,我們看到作者講述了resolution的定義及自己關于個人改進方面的計劃。教師提出問題“Is it a good passage?”很顯然,答案是否定的。教師接著提問“How to make it complete?”引發(fā)學生對篇章結(jié)構(gòu)的思考,即一篇結(jié)構(gòu)完整的文章應該包括標題,首段,主體內(nèi)容及尾段。師生共同完成對基礎文本的分析與處理,得出以下結(jié)論: 第一段 Resolution 的定義。第二段具體的Resolution 如個人改進方面身體改善改善關系自我提高等方面(需要續(xù)寫)第三段對 resolution 的期待并總結(jié)文章(需要續(xù)寫)。
然后教師給出另外三條計劃的首句并提出問題:“How to make it longer?”換了一種方式讓學生體驗每段中的邏輯結(jié)構(gòu),學生能清楚地知道要想寫其他的新年計劃就必須要完成為什么和怎么做這兩個方面。
[設計意圖]本單元的寫作是續(xù)寫。無論是哪種文體的續(xù)寫都必須和原文保持高度一致,所以分析原文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非常關鍵。通過補全教材3a部分的段落,進行理解性支架寫作。
Step 4:寫作進行時簡化任務量,讓每個孩子在課堂上都有寫的欲望。
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本節(jié)課只要求學生續(xù)寫主體部分,根據(jù)另外三個計劃的首句信息續(xù)寫。把班級學生分成三大組,每一組學生寫一種計劃,并按照文本的支架進行how和why的補充。然后讓學生朗讀自己所寫的段落。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寫作是一項高強度的腦力勞動,學生如果沒有興趣,是很難寫出好的文章的。但是,如果學生一旦對英語寫作產(chǎn)生興趣,他們就會展現(xiàn)出聰明才智。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的最有效辦法就是降低寫作任務的難度,所以在本節(jié)課寫的環(huán)節(jié),只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一段。學生的興趣更濃。又由于剛才大量的語言輸入,學生寫作會更加輕松。
Step 5:寫作技巧指導。
在學生展示完自己的寫作段落之后,教師提出“How to make it perfect?”通過觀察得出是文章perfect的寫作技巧通常是添加適當?shù)年P聯(lián)詞,高級詞匯和高級句式。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是寫策略和技巧的指導。策略是一種跨方法且包容技巧的概念(王篤勤,2006)。寫作策略不但關注寫作過程,也注重寫作前的積累和寫作后的修改。語言的積累與使用、語篇知識是影響寫作的重要因素。
Step 6:寫后修改。
采取“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美文賞析—復寫提高—教師再批”的模式進行寫后活動,課堂上讓學生根據(jù)剛才老師指導過的寫作技巧進行自評,然后小組交換文章,學生間互評。學生展示后由教師進行評價。把復習和教師再批環(huán)節(jié)留為作業(yè)。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在培養(yǎng)學生自我糾錯能力。在這種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的過程中學生潛移默化地實現(xiàn)了寫作能力的提升。
Step 7:總結(jié)提升及作業(yè)布置。
根據(jù)所學寫作技巧,續(xù)寫文章。要求:結(jié)構(gòu)完整,層次清晰,邏輯合理,語言流暢。
Freetime Activities
Freetime activities are what you do in your free time and what you like to do as your hobbies...
(七)課后反思
1.要以教材為中心根據(jù)組織教學。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編寫上具有創(chuàng)新性,具有語言教學的整體性和綜合性的優(yōu)點。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是以一個話題為中心而展開,因此以話題為中心讓學生進行寫作前的積累。writing板塊作為單元的最后一部分,目的是鍛煉學生寫作能力,教師應在各板塊教學中圍繞話題滲透寫作訓練,積累詞句語言素材,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完成寫作板塊的學習任務。
2.要切實運用學生主體性教學方式。立足單元話題,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下調(diào)動已有的知識,在獨立的主體意識下,獨立地感知教材,學習教材,理解教材,寫出文章,學生由以往的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訉W習。
3.要靈活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在寫作過程中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是發(fā)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有效教學方法。
五、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英語寫作教學任重而道遠,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長期的積累和訓練。英語教師在面對寫作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好教材,發(fā)掘教材的寫作資源,立足單元話題,進行有效的寫作教學和訓練。寫作的訓練也是貫穿單元始終的,朗讀對話可以輸出寫作,閱讀篇章也可以輸出寫作,學習篇章的寫作框架還是可以輸出寫作。不同的寫作模式都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做到讓學生樂于寫作、習慣于寫作、不懼怕寫作,最終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林立.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初中英語[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8—36.
[2]莊海濱,曹志希.初中英語單元話題寫作教學[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16:35—40.
[3]劉健,施志紅.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活動設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3—11.
(責任編輯:蔣琰)2018年6月第37卷第6期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Jun.2018Vol.37 N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