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新課標改革在不斷進行著,小學語文是小學課程的基礎。近幾年雖然新課標體制越來越深入,小學語文的課堂也越來越豐富,但是目前語文課堂仍然存在傳統(tǒng)聽、說、讀、寫的方式,這些傳統(tǒng)的教學并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新課標體制的改革對各科目也有明確的標準。在深入了解這些標準后,應該根據(jù)所要求的標準結合教學實際,采取一些措施激發(fā)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本文就對此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主觀能動性
一、 引言
語文學習不論是對于學生個人還是國家都非常重要,作為中國人的母語,語文學習尤為重要,因為語文是傳播中國文化的載體。近年來我國小學語文成績進步不明顯,學生表達能力欠佳,追根到底是教育方式的問題,導致學生對語文的積極性下降。很多小學生都抱怨語文不好學,其實在小學階段語文課本內(nèi)容并不算多。學生這樣抱怨主要是因為學生對語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低。
二、 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一) 理解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主要是拼音、閱讀、寫作。這些對學生的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小學語文基礎差,會導致在初中高中階段學習吃力,甚至不能理解題目的具體意思。所以小學的基礎非常重要。理解能力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實際上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不論是與人溝通還是自我提高,都需要理解能力,足以可見,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二) 語言表達能力
隨著社會發(fā)展,網(wǎng)絡時代來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所以對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就越高。打好語言表達能力的基礎,為后期接觸社會極為重要。如果語言基礎薄弱,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就受到了限制。除此之外,在社會中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下降,久而久之,將會與外界隔絕。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在社會交往,人際關系中有極大的幫助。
(三) 寫作能力
寫作能力也是語言表達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在學生步入社會,處處都需要寫作能力的體現(xiàn),比如工作總結、求職信等等。比如某一專業(yè)性人才在完成自己專業(yè)性工作的同時,能寫出一份完美的工作總結,那么該專業(yè)性人才就有躋身管理層的機會,因為他除了由專業(yè)性知識以外,還擁有優(yōu)秀的寫作能力,使他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但是某一專業(yè)型人才的工作總結干巴巴的,那他一定沒有機會進入管理層,因為寫作能力就是管理能力的另一種體現(xiàn)。
三、 小學階段高年級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小學高年級指的是五、六年級,而作為五、六年級的學生,此時最應該注意的就是小學與初中知識的銜接問題。在一項調(diào)查中,有百分之三十的學生喜歡學習語文,百分之四十的學生認為學語文比較困難,尤其是寫作與閱讀,剩下的不喜歡學習語文。在小學期間,尤其是高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現(xiàn)狀并不好,因為在大多數(shù)小升初的考試中奧數(shù)占重要部分,而英語又尤為重要,大多數(shù)學生及學生家長認為,語文這門學科從小到大都在運用,并不存在學或不學的問題,對語文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其次,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并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做到課前預習,課后及時復習,以及課后多讀課外書的好習慣。大多數(shù)學生只憑借上課聽講,有的學生甚至上課不聽,課后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學習習慣不好導致成績差,學習效率低。
所以我認為在小學高年級的教育中,應該注意為初中教育做好準備,做好小學與初中的銜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并自覺、主動地學習。然后在教育方法上作適當?shù)淖儎?,以適應高年級的學生。
其次老師應該注意到學生情緒以及心理的變化,這一時期的學生說大也不大,說小卻也算得上懂事,在心靈上更需要家長的陪伴和鼓勵。而有的家長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對學生的陪伴和鼓勵不夠,甚至有的家長忙于工作,對學生心靈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鼓勵更是少之又少。作為老師,在給予學生知識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學生情緒和心里的變化。只有學生在心靈上和精神上尋找到安全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之中。
四、 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一) 通過有趣的方式來教授課程
雖然是高年級學生,但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重,容易分神,并且求知欲較強。所以在這一階段下,應該融入有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為后來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例如:五年級下冊《童年的發(fā)現(xiàn)》一文,可以在上課前問學生他們童年的發(fā)現(xiàn)是什么?引發(fā)學生們的思考,當學生們自己思考的時候便對該文章產(chǎn)生了興趣。其實,在現(xiàn)在社會環(huán)境下,大多數(shù)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相對較為自我,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總是喜歡將話題引入到自己的身上,所以如果在上課前,讓學生們思考自己童年的發(fā)現(xiàn)就會引起他們的興趣,同時就會使課堂更加地生動有趣。
(二) 豐富展現(xiàn)語文知識的方式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只是學生一味地聽,老師一味地講,但是,語文是一個覆蓋面積較大的學科,所以老師在講述的過程中可以穿插性地講一些與課本有關的課外知識,以豐富課堂。例如: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的《最后一分鐘》一文,是以一首詩的形式講述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中國的事件。但是,一首詩的時間并不能夠讓學生深刻了解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場景,如果老師可以通過更多的資料來描述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事件,則在一定程度上就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同時也豐富了課堂。
(三) 讓學生自己參與到課堂中來
很多知識,僅僅只依靠上課聽講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將課堂與實際相聯(lián)系,才能加強學生的印象。例如: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下冊《夢想的力量》一文,在講述該文章時,老師應該先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在小組內(nèi)討論自己的夢想,積極參與到課堂的交流活動之中,可以讓每位學生寫下自己的夢想交上來,并且為自己的夢想制定一個可實施的方案,努力朝自己夢想的方向前進。最后再一起探討文章,文章中瑞恩的夢想是怎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夢想,還有,學生們?nèi)绾慰创鸲鞯膲粝氲鹊冗@樣的問題來討論。只有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學生對文章的記憶程度更深刻,更加有利于學生們的學習。
五、 結束語
結合上述,簡要討論了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主要是以上五點。但是我認為在小學的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抓住學生們的心理,因材施教,只有對癥下藥,才能給學生們最好的教育。老師根據(jù)學生心理,為學生營造一個最好的教育氛圍,同時,要積極引導學生的語文學習,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興趣,讓學生們真正地喜歡上學習語文。
參考文獻:
[1]陳姝.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4(24):91.
作者簡介:
鄭超盛,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上京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