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飛
【摘要】“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是我國大學生素質拓展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對社團活動的改革和發(fā)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過對“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的介紹,分析當前高校大學生社團活動的發(fā)展現狀和不足并提出解決措施,以期社團活動的改革適應“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的發(fā)展。
【關鍵詞】“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社團活動;社團建設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發(fā)展,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也開始變得全面、多方位,逐漸從第一課堂向第二課堂延伸。高校共青團作為第二課堂建設的主力軍,在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而大學生社團作為高校共青團工作的重要活動組織,在健全大學生人格、提升大學生專業(yè)能力、豐富大學生課余生活、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上也起著重要的作用。為進一步推進全國高校社團工作,深化高校素質教育改革,適應廣大青年學生成長成才、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的迫切需要,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決定在部分高校聯合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試點工作。2016年,共青團中央為了推進團學組織深化改革、促進高校共青團事業(yè)新發(fā)展,提出在高校中要逐步推行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面對這一改革形勢,“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的建設對大學生社團工作提出了諸多要求,同時,面對這一新趨勢,大學生社團活動也要由內而外進行轉變,適應高校共青團工作發(fā)展的新趨勢、新思路。
第二課堂是大學生課堂教學之外的一大教學和育人平臺,從教學內容上看,它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它無需考試,但又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從形式上看,它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然而,大學生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愿加入到第二課堂當中,這使得第二課堂缺乏系統有效的監(jiān)管,導致其內容和質量參差不齊?;诘诙n堂這一缺點,“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應運而生。
(一)內涵和意義
“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指的是依托互聯網技術,通過客觀記錄、有效認證、科學評價學生參與第二課堂的經歷和成果,形成可量化、可視化的考評結果,從而成為學校人才培養(yǎng)評估、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用人單位選人用人的重要參考。
高校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有三個方面的重要意義:一是適應經濟發(fā)展、順應國家教育改革的必然選擇。充分發(fā)揮各級團組織在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服務地方經濟發(fā)展、深化教育改革這三方面的作用。二是順應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和需求,促進其更好地適應社會需要的必然選擇。為滿足大學生就業(yè)這一根本性需求,“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的建設很好地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證明自我的科學的、量化的評價體系,使學生更加直觀地看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從而使其努力的方向更好地契合社會的需要和崗位的需要,提高學生就業(yè)競爭力。三是促進高校共青團深化改革。“第二課堂成績單”涵蓋面之廣使得高校共青團的絕大部分工作都能夠在這一制度下得以系統、協調地運作,成為學校共青團深化改革的樞紐中心。同時,以往各自為營的活動和項目也為“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的推廣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二)功能和作用
高校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主要應具備六個方面功能:一是客觀記錄。通過該平臺,學生參與的所有活動,如黨團日活動、學術科研活動以及任職履歷都能真實客觀地被記錄在案。二是科學評價。每學期、每學年,都會生成一份多維度的學生成長反饋單,對學生在校期間的綜合素質發(fā)展進行科學評價,幫助學生正確了解自身優(yōu)勢、彌補自身不足。三是促進成長。通過“第二課堂成績單”的反饋,能夠激發(fā)學生廣泛參與各類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四是提升工作??墒垢咝9睬鄨F工作從各自為營向統籌協調進行發(fā)展,倒逼共青團工作轉型升級,推進工作的科學化、標準化、系統化建設。五是服務大局。共青團通過實行“第二課堂成績單”,能夠有機融入學校育人工作全局,同時通過網絡平臺對大數據進行收集分析,為學校黨政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六是融入社會。通過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可以為社會用人單位選人、用人提供科學參考,搭建學生、學校、社會三者之間的有效連接平臺。
大學生社團活動作為高校第二課堂育人和教學的一大重要載體,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引導學生適應社會、促進學生成才就業(yè),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也與“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建設的目標和內涵不謀而合。
(一)大學生社團活動的現狀和問題
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大學社團的規(guī)模和數量也隨之不斷擴大。在豐富大學生課余生活思潮的推動下,社團的建設由小變大,由單一走向多樣,由學校走向社會,給社團的發(fā)展增添了活力,也擴大了社團發(fā)展的外延和影響力。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感受到參與社團活動對自身素質提升和能力提高的重要性,也漸漸將社團作為施展才華、張揚個性的一大窗口。因此,各大高校的學生社團建設得到了迅速發(fā)展,社團活動也呈現出多樣化、規(guī)范化的特點。社團活動類型由最初的娛樂健身型發(fā)展成理論學習型、文化藝術型、專業(yè)研究型、實踐參與型和管理服務型等新興、多樣化學生社團。管理方式也從最初的“散養(yǎng)”式管理,逐漸發(fā)展成“統一”式管理。各大社團由校社聯或校團委統一標準進行管理考評,使得社團在規(guī)章制度建設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改進。
雖然,社團活動發(fā)展至今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變,但也存在著許多不足。目前高校社團的問題可歸為兩類:第一類是社團外部管理環(huán)境的問題,如學校重視不夠,科學定位不準;活動束縛較多,物質條件匱乏;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第二類是社團本身存在的問題,如社團的數量和類別急劇增加但發(fā)展不平衡;學生社團的功能在增強、作用在擴大,但內部管理尚不夠規(guī)范,社團內部較混亂;活動隨意性強,社團方向易出現偏差;社團經費使用及活動開展缺乏監(jiān)督和計劃等。
在“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建設的大背景下,對社團活動的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社團活動的建設和發(fā)展
高校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的工作設計,將努力以學生需求為中心、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一是在內容設計上,主要涵蓋五個方面:黨團學工作履歷、志愿公益經歷、參與團學活動情況、實踐活動經歷、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優(yōu)等。除此之外,各地各高校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自己的特色項目和課程模塊。二是在評價標準上,堅持“客觀為主,兼顧主觀”的原則,從客觀上建立可量化的科學考核體系,同時探索主觀評價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合理標準。三是在呈現方式上,堅持客觀性、價值性、簡便性原則,在成績單的設計中強調科學實用和用戶體驗?;凇暗诙n堂成績單”對活動和內容的要求,依托“第二課堂成績單”平臺,本文對社團活動的建設和發(fā)展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積極發(fā)動,全員參與。從學生入學伊始,積極響應校團委的號召,積極落實“第二課堂成績單”的普及教育。利用入學教育的契機,通過講座、主題班會等形式,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第二課堂的重要性和意義,同時把第二課堂的相關內容和細則了然于心,做到人人知曉、人人參與,提高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意識,提升對社團活動的認識。
2.統一組織,統一管理。在校團委的統一組織安排下,由院團委負責組織安排第二課堂相關活動事宜;設立院第二課堂聯絡員,及時處理學生反饋的問題,學分、證書的認證,做到對學校負責、對學生負責,從而提高社團活動開展的規(guī)范程度,避免社團活動的“淺、窄、粗”,使得社團活動更具有延展性。
3.提升質量,開展課程化試點。依托第二課堂平臺,對社團活動進行追蹤和數據分析,細分社團活動,精準定位受眾群體,以及提供更好的精品活動。
4.追求特色,推動全校性參與。在日?;顒臃矫?,將講座、培訓與第二課堂系統對接,利用第二課堂系統發(fā)布相關活動信息,學生在系統上報名,并在活動結束后進行反饋。第二課堂的開設成功解決了學生找不到喜愛的活動、好活動找不準喜歡的學生這一信息不匹配的問題。如,第二課堂的開設更好地擴大了筆者所在學校美術學院特色活動的參與面和影響面,越來越多跨系院的同學參與到書法、篆刻、繪畫、雕塑、手工、棋藝、攝影、收藏、設計、動漫等活動當中,也更好地將這些手工技能和資源與全校同學進行分享。
“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已逐漸成為各大高校共青團建設的重點工作,給社團活動建設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的推廣進一步帶動了高校社團活動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意識到參與社團活動的重要性,單純從獲得第二課堂學分來說,也為社團活動帶來了一批數量龐大的參與者?!暗诙n堂成績單”制度在激發(fā)社團開展各類活動的同時,也在悄無聲息地給社團活動質量打分。提高社團活動的系統性和活動后期的拓展性成為了“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下社團活動質量提升必不可少的兩個要素。
“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和高校社團活動是兩個共生的關系?!暗诙n堂成績單”制度對學生的素質發(fā)展提出了量化要求,也集中體現出社會對于當代大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而社團活動正是將這些綜合能力進行分解、整合最后輸送給學生的一大平臺?!暗诙n堂成績單”制度的科學性離不開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社團活動的價值則集中體現在“第二課堂成績單”的認可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