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曉文
摘要:高三時對物理復習,要求學生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物理概念及相互關系,熟練掌握物理規(guī)律、公式及其應用,總結解題方法與解題技巧,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如今的高考形勢下,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提高復習質量。
關鍵詞:高三物理;復習方法;教師;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3-0104
一、抓課本,挖教材,復習基礎知識
高考立足課本考基礎,于變化中考能力。高考試題源于課本,不拘泥于課本,高考卷中的大多數(shù)試題都可以從課本上的例題、習題、復習題中找到它們的“影子”,甚至課本中的插圖、閱讀材料等都可成為高考命題的素材;文字表述、規(guī)范答題都可以課本為參照。為此,應做到如下幾點:
1. 立足基礎知識。通過透徹理解,全面掌握基礎知識,如對物理概念的理解,應該讓學生從定義式及變形式、物理意義、單位、矢量性及相關性等方面進行討論;對定理或定律的理解,則應引導學生從其實驗基礎、基本內容、公式形式、物理實質、適用條件等做全面的分析。
2. 回歸教材。抓住重點,幫助學生了解知識間的縱橫聯(lián)系,構建高中物理基礎知識網(wǎng)絡,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使知識系統(tǒng)化、網(wǎng)絡化。如復習力學知識時,要了解受力分析和運動學是整個力學的基礎,而運動定律則將力和加速度聯(lián)系起來,為解決力學問題提供完整的方法。
3. 分析典型題。以課本的習題背景、插圖和閱讀材料為素材,深入淺出、舉一反三加以推敲、延伸或適當變形形成典型例題,運用中、低檔試題進行訓練,花大力氣吃透課本上那些有特色、概念性強、構思新穎和方法靈活的習題。
二、明考點,悟考綱,研究試題特點
高考試題是經(jīng)過命題專家精心設計的,在考查學生的能力方面是一般試題所不能替代的。近年來,高考命題不回避陳題,并且推“陳”出“新”,及各地高考試題相互借鑒等。研究高考試題的特點,就是研究命題專家的命題特點和命題思路。通過對高考題的研究、比較、創(chuàng)新,體會高考命題的技巧與方法,有利于指導復習備考,為此,有如下應對措施:
1. 研究考綱。師生人手一份,認真閱讀(知識、能力、要求),教師務必研究知識要點,領悟能力要求,教師看到知識要點,就能選擇相關習題,看到能力目標,就能準確剖析試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2. 分工協(xié)作。收集近三年各地的高考試題,研究試題的命題特點,試題考查的側重點,全卷考查的熱點等,共同研究,形成共識。
3. 研究熱點題。對熱點題要認真研究,透徹分析,加強訓練,包括能源與環(huán)保問題(太陽能、風能、海洋能、核能);天體運動問題(神舟、同步衛(wèi)星、極地衛(wèi)星、環(huán)月衛(wèi)星);電磁問題(生產、生活、體育、國防)。
4. 演練高考題。加大往年高考題的訓練力度,要通過分析它的特點,找準易考點,講評時,不僅要注重思路和方法的講解,還要進行拓展與創(chuàng)新。
5. 明確各階段目標。實驗復習第一階段側重于基礎實驗復習,從第二階段開始,側重于設計性實驗的分析與訓練。
三、精講解,嚴訓練,提高學習效率
高三復習內容多,時間緊,任務重,因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鞏固學習成果,意義重大,具體做法如下:
1. 精心講解。通過教師引導對示范例題的分析、討論和解答,“以題引路——借題發(fā)揮”,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歸納解題步驟和思路,歸納解題中易出錯、易遺漏、易忽視、易混淆、易忘記的地方,特別是近三年高考題,要啟發(fā)學生“一題多解、一題多變”,重視解題后的反思。
2. 講練結合。多讓學生思考,注意適當做一些有一定靈活性、綜合性、有助于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好題,并且做到講得透、練得精。
3. 重視訂正。對學生的錯題,作講評后,要求學生認真訂正,訂正方法靈活,以提高學生的作業(yè)效率。
四、舉方法,用技巧,構建思想體系
物理方法是為了解決物理問題而用到的方法,在高中物理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有:物理模型、整體法與隔離法、歸納法、演繹法、實驗法、分析法、綜合法、圖像法、對稱法、微元法、臨界法、排除法、割補法、轉換法、控制變量法、極限思維法、等效替代法、猜想與假設等。通過對認識方法的總結和升華,提煉物理思想,形成體系,只有嚴格訓練,學生才能在解題時方法多,技巧活。
1. 具體知識滲透。在平時教學中,結合具體的題目和章節(jié),應有意識地、恰當?shù)剡M行物理方法的滲透、學習和領會,強化物理方法的運用,突出方法教學。
2. 例題或習題滲透。通過例題、習題的講練,強化物理思想的滲透,揭示思想方法在知識互相聯(lián)系、互相溝通中的作用,要讓學生逐個掌握物理思想方法的本質,做到靈活的運用和使用物理思想和方法去解決問題,突出思維抓教學。
3. 競賽試題滲透。研究近年來的物理競賽試題中的中低檔試題,在選編、改編后訓練學生,使試題的物理思想融入其中。
五、重基礎,敢創(chuàng)新,突破得分瓶頸
近年來,高考試題中實驗題考的原理,都是中學物理中最普遍、最常用的原理,但問題情境是新的,使得考生不知如何入手,被稱為“題目不難,但得分難”。所以,復習中對物理實驗應予以足夠重視。基礎實驗在第一輪復習中與章節(jié)同步進行復習,拔高實驗在第二輪中進行專題復習。具體做法如下:
1. 基本儀器使用的訓練。熟練掌握各種基本儀器的構造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如要掌握各種電表、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彈簧秤等儀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2. 注意聯(lián)系實際進行操作訓練。對大綱中要求掌握的13種儀器,一定要實際操作,熟練掌握,強化實驗操作訓練,重新觀察課本實驗,通過新視角,研究物理實驗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實驗技能。
3. 加深對物理實驗目的、實驗思想、實驗原理的透徹理解。強化實驗方法與實驗技巧的訓練(衡量學生實驗能力的核心:實驗思維、原理、方法與技巧),如伏安法測電阻實驗中對實驗條件的控制方法(滑動變阻器的接法)、實驗誤差的控制方法(電流表的內、外接)、作圖時對個別點的舍棄、圖線的“曲化直“(驗證牛頓第二定律時畫圖象)等,提高實驗能力。
4. 加強設計性實驗訓練,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實驗能力。物理設計性實驗,要求學生根據(jù)給出的實驗儀器,按要求設計出實驗的原理、方法、步驟,最后得出實驗結論;或只給出實驗課題,由學生自選儀器、自己設計實驗原理、方法與步驟,得出實驗結論,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及實驗技能與技巧。
六、勤訓練,多分類,提高應考能力
從每年高考后學生的反映來看,“會做但沒有時間了?!薄邦}目看錯了。”“我理解錯了。”“因為不規(guī)范而被扣分”等現(xiàn)象十分普遍。鑒于此,有如下針對性改進措施:
1. 加強審題能力的訓練。引導學生讀題、審題,讓學生能準確地理解關鍵字眼,挖掘隱含條件,排除干擾因素,使學生在大腦中能重現(xiàn)題目的物理情境,并能快速地用語言、示意圖和方程等形式“翻譯”出來。
2. 加強解題技巧的訓練。讓學生懂得選擇題(理解、邏輯推理)、實驗題(原理、方法的理解和應用,方法的遷移和靈活運用能力)和計算題(過程、模型、方法和能力)等不同類型題的題型分析、掌握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
3. 加強考試最后10分鐘內學生心理及正常答題的訓練。這樣,學生在高考的最后10分鐘能以正常的心態(tài)繼續(xù)答題及檢查試卷。
4. 落實訓練,鞏固成果,全面提升學生應變搶分能力。由易到難,各個擊破,對于物理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可以考慮放棄一些“過難”的題目,讓每個人的時間利用效率最大化;會做的題能夠得全分,熟悉高考評分細則,領會其中精神,思路嚴謹,說理透徹,表述準確,規(guī)范答題,清晰無誤。
總之,為應對物理高考,提高物理學科復習效果,必須要有周密的計劃、科學的方法、得力的措施,重視對物理狀態(tài)、物理情境、物理過程的分析,重視學生學情的把握,要加強信息遷移問題的訓練,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取得物理高考的勝利。
(作者單位:陜西省渭南市渭南高級中學 7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