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恩龍
【摘? ? 要】小學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在教育體系當中具有不可或缺地位。近年來,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fā)展要求教育工作者提高我國整體教育水平,轉變教學模式,為國家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為了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的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加強教學中引導策略的應用,致力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以小學數學的教學為主,分析了有效引導對小學數學教學的作用及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 引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1.121
有效的引導教學策略,改變了傳統模式,促使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充分激情。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開展過程,應該重視如何進行有效引導,以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認識,從而促使學生能夠在數學學習過程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為日后發(fā)展奠定有效基礎。具體引導教學策略分析如下。
一、小學數學有效引導的重要作用
隨著國家的迅速發(fā)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小學教育在改革創(chuàng)新模式的基礎上,積極與科學技術相結合,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不斷優(yōu)化現有教學方法,不斷摸索并探究適合學生健康成長發(fā)育的教學策略。
在此過程中,小學數學最為基礎教育學科,應當與時俱進,適應現代化教育改革,滿足時代發(fā)展要求,轉變傳統教育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但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學階段學生難以理解與掌握,因此教師應當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從興趣入手積極引導,啟發(fā)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使學生感受數學的魅力。通過教師的引導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鍛煉學生的探索能力,提升數學教學高效性,保證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二、小學數學教學有效引導方法及實踐
(一)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新課改教育背景下,小學教學應在良好的氛圍中進行,通過營造輕松愉悅的數學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調動學習熱情,進而使學生在自由的空間個性成長,提升教學高效性。小學階段,學生缺乏良好的自我約束力,此時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加強對學生的規(guī)范與引導,通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在積極互動的模式下,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轉變傳統教育模式,激發(fā)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欲望。
如:進行數學知識“圓形知識”的講解時,教師可利用板書結合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動手畫圓,教師適時提問“生活中都有哪些東西是圓形的”等,使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事物,積極思考身邊的圓形,進而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刺激學生積極思考,同時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為學生后續(xù)學習數學知識積累一定的思考能力。
(二)多提問題,促進思考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利用提問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利用巧妙有效的提問強化教學的針對性,促進教學有效開展。教師利用提問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保證教學節(jié)奏跟隨教師設計方案、逐層開拓學生的思維。通過此模式鍛煉、拓展、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通過設計高效有趣的提問活躍課堂、促進討論、激發(fā)思考。如,進行數學知識“三角形邊長”講解時教師可以小組為單位,對不同小組發(fā)放不同長度的小棒,引導學生在小組配合下,搭建不同的三角形,對可搭配成三角形的小棒長度進行觀察,思考小棒之間的規(guī)律與特點。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逐步意識到“構建三角形”邊長特點應滿足“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規(guī)律,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動手實踐、解決問題,引導學生構建數學思維模式,強化對三角形知識的記憶。
(三)積極有效引導學生學習錯誤
小學階段,學生的思想意識未發(fā)展成熟、理解能力有限,而針對數學這種抽象化的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感覺能力不足、知識發(fā)揮受限,所以,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錯誤;當教師發(fā)現錯誤時,不要急于批評、責怪,而需要在一定時間進行有效的引導,進而幫助學生改正錯誤,防止錯誤二次發(fā)生,并且也有效保護了學生學習自信心,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反之,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如果沒有進行有效的引導,學生又沒有意識到錯誤的出現或是無法解決錯誤,將會造成錯誤的二次發(fā)生。另一方面,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當學生出現錯誤沒有進行有效的引導時,學生的自信心將會受到影響,久而久之,對數學學習產生厭煩心理。教師在幫助學生改正錯誤的過程中,盡可能使用積極、鼓勵的態(tài)度、言語進而引導,最大限度地保護學生自尊心,并培養(yǎng)學生知錯就改的良好品德。
例如:在日常應用加減乘除計算時,學生時常由于粗心大意,而造成計算錯誤。針對這一問題,筆者的建議是:首先教師不要急于公布正確答案,反而需要進行有效的引導,與學生重新按照步驟計算,讓學生能夠主動發(fā)現錯誤,主動更正,確保教學引導的有效性,同時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學會檢查,保證計算的嚴謹性。
三、結束語
總之,為了進一步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教師采取科學的引導策略是必要的,引導過程應該結合學生個性化差異,要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通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不斷實現科學指導,以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在教師的引導過程,突破困難,實現學習有效性,從而也進一步提升教學課堂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春雷.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引導”策略研究[J].才智,2018(15):1.
[2]解飛飛.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課例研究[D].蘇州大學,2017.
[3]趙長山.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引導”策略[J].才智,2017(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