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瓊華
【摘? ? 要】在傳統(tǒng)的高考評價體制之下,高中生物教學不過是知識的灌輸和學生應試能力的培養(yǎng),高中生物教學以一種較為簡單的模式在進行。隨著教育的發(fā)展和新課程改革的進行,高中生物教學面臨著新的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該如何實施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學?正確的樹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理念,讓學生自由發(fā)言,主動讓學生學習。重視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其讓學生了解學習目標。老師同時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高中生物? 激發(fā)興趣?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1.110
一、選擇好切入點,活躍課堂氣氛
提問切入點的選擇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隨意性、形式性的提問都不能達到啟發(fā)思維的效果。教師要有的放矢地選擇好提問角度,把握契機,才能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在上課初期,學生的思維處于由平靜趨向活躍的狀態(tài),應多提一些回憶性問題,這樣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當學生的思維處于高度活躍狀態(tài)時,多提一些說明性、分析性和評價性問題,有助于分析和理解所學知識的內容,進一步強化興趣、維持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當學生的思維處于由高潮轉入低潮時,多提一些強調性、鞏固性、放松性和幽默性問題,這樣可以重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防止學生非學習行為的出現(xiàn)。教學中可從以下幾個角度設疑:
1.于無疑處設疑??赏诰驅W生看來不是問題的問題,激發(fā)疑問,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問無疑點,必然興趣索然,激不起探究氣氛;2.于重點、難點處設疑。重點、難點是一堂課的核心、精華,此處提問,提要鉤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攻關,把難點攻破、重點深化。問無重點,如履平地,難以培養(yǎng)能力;3.于枯燥無味處設疑。此處設疑,猶如平靜的湖面上投下一顆石子,激起層層漣漪,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講述“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一節(jié),如直接讓學生去記“核酸的概念、分布、結構、功能是什么?”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當我講到“核酸的結構與功能”時,我就換了個角度問學生:你們有誰聽說過案件偵破工作中的DNA指紋法?有誰知道DNA在案件偵破工作中有什么作用?還有誰聽說過DNA親子鑒定?這樣發(fā)問,激起了學生的思維波瀾,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課堂立即活躍起討論的氣氛,很自然的掌握了核酸的結構和功能的相關知識。
二、根據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新課標要求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改變以講解知識為主的傳授者的角色,努力成為一個善于傾聽學生想法的聆聽者?,F(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為新時代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學平臺。教師除了采用對學生提問、分組討論、要求學生查資料、寫小論文等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之外,還可以適當?shù)倪\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投影儀、錄音錄像、多媒體課件。特別是制作復雜生命現(xiàn)象演示動畫等視聽設備和手段,為學生提供大量而豐富的感性材料,提高教學效果。同時,我們教師也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靈活恰當?shù)剡x擇教學方法。生物教學的方法很多,如講授法、分組討論法、探究法、講練結合法等。在一堂課的具體教學中,往往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如,(必修1)《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一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搜集一些在農業(yè)生產上有哪些提高光合作用強度的具體措施及光合作用原理的應用等方面的信息,在課堂上進行全班交流,以加深對科學、技術、社會相關聯(lián)系的認識,教師做好點評總結,并組織學生完成探究活動――環(huán)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這樣,不但使學生領悟科學研究的方法,學得相關的操作技能,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體現(xiàn)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課程理念。
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將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出來
老師在進行生物課堂教學的時候,應該重視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幫助學生更加準確地把握學習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應用知識,使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對教學內容產生情感共鳴,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良好的教學情境還能夠幫助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幫助老師和學生更好地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學生往往會對周圍的世界比較好奇,因此,老師應該重視情境創(chuàng)設,在創(chuàng)設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通過織織學生觀看科學家的故事,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生物學習興趣。
此外,老師必須真正意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縮短學生與生物知識之間的距離,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識,從而提高其科學探究能力和認知能力。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的時候,老師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重視對學生的引導,讓其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驗探究和課堂教學中去,讓學生更好地思考問題,并提高其動手實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以及團隊協(xié)作能力有明顯提高。
在教學中,興趣往往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只要學生對其產生了興趣,那么主動學習的意識便會提高,從而更好地實踐、探索和發(fā)現(xiàn),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的時候,老師必須真正意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并通過各種方法,將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fā)出來,幫助其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生物學探究,只有這樣,生物教學效率才能得到提高。
四、總結
總之,生物新教材注重了學生多方面綜合能力的提高,對提升學生生物科學素養(yǎng)和獲得生物學知識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作為教師,應加強對新教材教學方法探索和嘗試,不斷總結經驗,多與同行交流,積極誘導學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全面實施新課改,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盡我們教師的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胡繼飛,鄭曉惠.生物學教育心理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田光文.以研究性實驗代替驗證性實驗的研究U1.中學生物教學,2015.
[3]鄧衛(wèi)民.論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生物教學[D].鄭州:河南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