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順良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其對小學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提出了更為多元化的要求,要求開展“跨越式”的教育模式。本文就新時期小學語文課堂跨越式教學進行思考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旨在提升教師教學水平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同時望對以后有關方面的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 小學語文 跨越式教學 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130
跨越式教學是新課改中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在小學語文中開展跨越式教學,主要目的是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1]。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對生字、閱讀和作文能夠實現(xiàn)有效的學習和認識,并將語言的應用作為教學的主線??缭绞浇虒W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能夠很大程度的提升教學效率,并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閱讀能力、語文應用能力,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一、小學語文課堂跨越式教學的思考
小學階段為六年制,包括低、中、高三個年齡階段,一般將一、二年級作為低年段,三、四年級為中年段,五、六年級為高年段。
對于低年段的學生,在設置教學目標時,主要以增加識字量為主,要求其掌握漢字至少達2000個,并培養(yǎng)其閱覽多種文學的興趣,而且能在寫作中正確書寫漢字,做到自身想法的充分表達。
針對中年段學生設置教學目標,是在完成低年段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圍繞課本增加學生的識字量,這一階段也要著重提高小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尤其是國內外的名著,并能在欣賞過程中提出自己的疑問,同時加大對語句的理解難度,并要求其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語句的理解,進而體會更為深層次的意境,對于寫作方面來說,中年段的學生要學會掌握記事類文章的寫作手法和中心思想,適當引用文學作品中的詞語或是句子,而且在教師沒有規(guī)定寫作體裁的情況下,學生可選擇自己擅長的體裁形式,如讀后感等[2]。
高年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相對較高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其掌握教學大綱中要求的全部漢字,并擴大文學作品的閱讀氛圍,讓其閱讀國內外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及時摘抄下其中優(yōu)美的句子,并正確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寫作手法,學會自主完成高質量作文的能力,為以后學習階段的語文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加強新時期小學語文跨越式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設置問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教師可圍繞閱讀材料的內容進行問題的設計,使得學生需要閱讀整篇文章,有針對性的去文章中尋求答案。教師在設計問題過程中,還要注重問題的創(chuàng)新,讓其更具開放性,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感受,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教學效率,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3]。
例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26課《蜜蜂引路》時,教師在通讀課文后對課文進行深入的了解與分析,并設置相應的問題。這是一片具有教育意義的文章,教師不能將教學重點只放在講解生詞上,而是能夠讓學生理解文章中心,并從中受到啟發(fā)。在課堂中,教師可提問“蜜蜂明明在花叢中紛亂飛舞,為什么列寧卻看出了其中的規(guī)律呢?”、“你們覺得列寧身上有什么你們值得學習的品質嗎?”學生在接受教師的問題后,就會有針對性的去文中尋找答案。當然,每個人的思路不同,其得出的結論也是有差異的,這時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提問后,再進行系統(tǒng)的講解,讓學生對文章中心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一定注意層次性和開放性,必須根據文章順序做安排,打開學生的思維。
(二)采用多媒體教學,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
如今多媒體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教育階段的教學當中,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的限制,其對于抽象的事物不能很好的理解,而且小學語文教材中涉及的內容較廣,既有小學生較為感興趣的內容,也有一些從未接觸到的內容,對此,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展開教學,將與題材相關的圖片或視頻播放給學生看,給學生以視覺沖擊,進而對學生形成更為直觀和深刻的印象[4]。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31課《女媧補天》,由于該文章的題材是神話故事,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且小學生從小就觀看動畫片或是閱讀相關書籍,對女媧補天的故事有一定的了解。教師通過運用多媒體,在網上尋找一些相關的圖片和視頻制成課件并播放給學生看,學生看到女媧用五彩石物補天,瞬間天地不再混沌,變得生機勃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原本靜態(tài)的文字課、可以由圖片和視頻形象的展現(xiàn)出來,感覺到十分新奇。當然,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其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加深其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記憶。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和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新時期下,為滿足其具體要求,“跨越式”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對生字、閱讀和作文實現(xiàn)有效的學習和認識,并實現(xiàn)語言的有效應用,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閱讀能力,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并為其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教師通過對跨越式教學的不斷摸索與研究,提高了自身的教學水平,及時的完成了教學任務,促進了我國教育教育事業(yè)的更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鄒娜.小學語文跨越式發(fā)展的實驗研究——中年級段教學模式與創(chuàng)新[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5(9):59-60.
[2]吳艷慧.小學語文中高年段跨越式教學模式研究[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11).
[3]王英平.跨越式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6(4).
[4]宋成香.用跨越式教學模式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都市家教月刊,2016(2):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