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超
【摘? ? 要】在中職階段,英語課程教學以閱讀教學為重點。要知道閱讀課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幫助學生提高運用所積累的單詞和學習語法的熟練度,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圍繞提高閱讀課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進行了如下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中職英語? 閱讀課? 有效性?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8.162
閱讀教學是中職英語課程中每位教師都需要重視的部分,其涉及到英語教學的完整性、系統(tǒng)性、相關性等多個方面。自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大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方法轉換與調整的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一些問題。諸如:學生的單詞量不夠,導致其對于英語閱讀中出現的較為生僻的單詞難以理解;語法掌握不夠到位,導致其對長難句的翻譯不夠準確;缺乏一定的語感,閱讀速度較慢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對閱讀教學而言,無疑是阻礙其有效性提升的磐石。因此,我著重就能夠提升英語閱讀課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進行了思考與探索,從翻轉課堂,學生興趣,基礎知識等方面展開了討論。
一、巧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激情
在新課程的教學背景下,“翻轉課堂”作為一種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并充分發(fā)揮教師指導者作用的教學模式,具有高度的創(chuàng)新性與生命力,正被很多教師所廣泛使用。這也是我用于提高閱讀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之一。
由于學生的性格、閱讀能力等差異,很多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的激情也高低不同,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為了讓學生能夠適應這種“陌生”的教學模式,幫助其發(fā)揮作為課堂主體的作用,我就實施過程中值得注意的幾個方面給出了以下建議。
其一是重視教學溝通。在實施“翻轉課堂”模式的過程中,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而是充當教學的引路人。實際上,很多教師仍然忽視了這一點,這是很不可取的,應該合理規(guī)避。那么,如何進行有效地溝通就成了每位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由于翻轉課堂強調學生提出問題,教師來加以解決,而這就為彼此進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應該合理利用。因此,教師需要認真對待學生所提出的問題,找出其出現這種錯誤思路的原因,就相應的知識點進行鞏固。例如:在閱讀理解中,涉及到情態(tài)動詞“can、will”的用法時,很多學生都會對陳述句轉換成疑問句中情態(tài)動詞的變化情況感到疑惑。一旦學生表達出對這方面知識點不理解的現象,我就會先進行知識點的梳理,幫助學生回憶已學過的知識點,對疑問句的學習要點進行再次強調,注重理解,以幫助學生解答課堂上提出的問題。
其二是重視培養(yǎng)學主動性。教學是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和教師合理引導的雙面性活動,翻轉課堂的實施更是離不開學生的積極主動。要知道這種教學模式是教學的主動權置于學生手中,教師僅僅扮演推船人的角色,要想迎接學習中的大風大浪的挑戰(zhàn),需要每位學生都能夠充分地參與課堂教學之中,才能在閱讀課堂上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因此,教師不妨從學會激勵學生開始做起。在閱讀課堂上,對能夠勇敢地提出問題的學生給予一定的表揚與贊美,幫助其逐漸樹立學習信心,培養(yǎng)起善于提出問題的良好習慣。通過這一方式,一方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得到充分的調動,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課堂氛圍的活躍度,提高閱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注重培養(yǎng)學生興趣,提高其課堂參與度
在中職英語的閱讀課堂上,學生的興趣高低是關乎其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關鍵。一般而言,學生的學習興趣越高,那么,其參加課堂學習的熱情也就越高漲,對知識點的接受程度也會越好。我在進行閱讀方法探索的過程中,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去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具體而言,我總結為以下幾點。
其一是通過交換閱讀書籍的方式,來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妨開展書籍交換閱讀的方式,讓學生手中的資源進行流轉,幫助學生拓寬閱讀面,逐漸豐富閱讀量。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在書籍交流中,增進對彼此閱讀愛好的了解,拉近彼此距離,培養(yǎng)同學情誼,有利于營造和諧溫馨的學習氛圍。其二是教師可以給予學生選擇閱讀書籍的建議,幫助學生進行挑選合適的英語閱讀書目,有助于加強對學生閱讀習慣的了解,幫助學生培養(yǎng)熱愛英語閱讀的興趣,有助于進行英語課程的教學。我在教學中,也運用了這種教學模式,并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當然,在進行書籍交流時,教師不能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與學生交流心得,要知道這樣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不利于順利地進行書籍內容的講解。
三、重視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培養(yǎng)其閱讀能力
在進行英語閱讀的過程中,學生都會遇到一些不熟悉的單詞或者語法,這些都是在理解文章大意的擋路石。實際上,這些都是與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度的優(yōu)劣有關。換而言之,學生需要持續(xù)不斷地進行單詞的背誦,熟記重點單詞的含義,發(fā)音及用法。除此之外,教師不妨引導學生進行“猜詞義”,通過聯系上下文和回憶相近的單詞詞義的方式,有根據地對單詞的意思進行推測與猜想,以此來幫助學生克服閱讀過程中由于單詞陌生所帶來的障礙。
對于部分長難句的閱讀,大部分學生都會望而生畏,很容易出現找不準主語、謂語、賓語的現象。對句子的結構沒有清晰地認識與把握,無法分析出句子表達的正確意思,對于題目中所涉及的相關問題也是難以下手,導致其閱讀效率不高,閱讀積極性受挫。針對這一問題,教師不妨在教學中,就課本上,試卷上,練習中出現的具有代表性的長難句進行分析,就部分語法結構相似的句子,從中抽取一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句子,來展開分析。
具體而言,先找準主干,對于部分有定語修飾的主語,更是要加強鍛煉。再分析語句成分,去掉枝葉,認清句式,瞄準重點單詞,進行合理的推斷,進行整合,以弄清句子的含義??偠灾?,基礎能力的鞏固關系到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教師加以重視。
四、結束語
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不只是局限于上文所提,還有很多具有教學意義和實用性的方法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只要有教學育人之心,對英語教學保有持久的熱情,學會對以往的教學經驗進行總結與反思,將會對教學方法的探索大有幫助。除此之外,還需要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去探索英語閱讀學習的樂趣所在,結合學生反饋的寶貴信息,進行合理科學的教學調整,以此方式來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閱讀方法的教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