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曙霞
【摘? ? 要】作為一名合格的語文老師,我們不僅要在理論教學上掌握教學方法,也要學會在實踐中靈活地運用,既要完成教學目標,更要教會學生掌握去獲得知識的能力??偟膩碚f,教學方法本質(zhì)上是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采取的一種有效的手段,也是整個教學過程中具有決定性作用的關鍵一環(huán)。
【關鍵詞】中職語文? 教學方法? 方法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8.070
對于教師教學來說,上好學生的每一門課,教學方法都是至關重要的,而語文作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門藝術,教學方法就顯得更為重要。因此,作為高職語文教學老師中的一員,本文將從教學方法探討入手,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給大家做一個分享,探討探討在中職語文中的教學方法探討,旨在提高中職語文教學效率。
一、開展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中職學校著重培養(yǎng)的是技術型人才,培養(yǎng)的是可以直接參與到工作中來的生產(chǎn)或管理工作人員,是現(xiàn)代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于這個高速發(fā)展的經(jīng)濟社會,技術型人才的需求更是在逐漸增加。但是現(xiàn)在社會行業(yè)需要的技術型人才,除了專業(yè)知識必須高要求達標之外,還要求工作人員具有較高的思想品德,良好的道德素質(zhì)以及文化素養(yǎng)。然而,作為中職教學中的必修科目之一的語文,就是培養(yǎng)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一門重要學科。而作為中職語文教學的老師,教好學生語文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是社會賦予我們的一項神圣而且不容懈怠的任務。
二、中職語文教學探討
(一)正確認識中職學生
要做好中職語文教學工作,就要先正確的認識中職學生,對中職學生有一個正確的定位。中職生的來源大多部分是初中處于學困階段的學生,很多都是由于學習成績不好,而選擇讀中職學校的學生。對于這些學生來說,他們往往缺乏自信,多多少少還會感到自卑,在學習中沒有成就感,還有的學生在初中學校時受到過老師與同學的輕視,沒有得到過重視,所以對于學習也不會上心,屬于一種可學可不學的狀態(tài)。尤其是對于語文這樣的文化科目,在中職教學中更是不好開展,因為他們對文化課的學習多多少少也有厭倦情緒,沒有學習的主動積極性,所以老師要轉(zhuǎn)變自己的看法,改變對中職學生的認識,像普通學生一樣對待他們,要相信他們是未來的人才,是對社會有用的技能型成員。因此,在教學中,要多多鼓勵他們,讓他們知道,他們也可以學好,也是可以成為老師眼中的優(yōu)秀學生的。我們老師要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句老話是正確且不用質(zhì)疑的。
此外,與傳統(tǒng)語文教學方法相比,學業(yè)水平測試背景下中職語文教學有了一些不同。傳統(tǒng)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掌握生字詞還有語法來進行語文的學習。而現(xiàn)在,主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更加注重語文教學的實踐性,所以對中職學生來說,他們并不差。而且,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過去只是單純的涉及到文化知識的普及,而現(xiàn)在更加注重文化知識與生活之間的結合?;诖耍覀円惨匦陆o學生定位,在正確認識他們的前提下,開展好中職語文教學工作,完成教學任務。
(二)注重日常教學中閱讀量的擴大
教師注意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擴大學生的閱讀量也是一種提高教學效果的好方法。傳統(tǒng)教學中大家往往只注重將課本上的內(nèi)容講解完成,而且很多時候連課本內(nèi)容都講不完,這樣非常不利于學生學習語文。因為課本上出現(xiàn)的內(nèi)容雖然是精挑細選過的,但是畢竟篇幅很小,中華文化的很多優(yōu)秀內(nèi)容都沒有涉及,因此只能靠我們老師來給學生做這個拓展,提高學生的閱讀量及閱讀能力。
在教學中,我們要以課本內(nèi)容為背景,開展閱讀的擴展。擴展的途徑很多,但是拓展的內(nèi)容一定要是貼近生活,并且具有趣味性和啟發(fā)性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老師本來就會接觸很多語文有關的東西,很多都可以分享給學生,提高他們的知識面。在這一方面,我覺得自己還是做的比較好,也有些許經(jīng)驗的,下面詳細敘述?,F(xiàn)在的信息技術非常發(fā)達,我們不僅可以通過書刊,報紙,雜志獲得信息知識,更可以通過網(wǎng)絡來獲得。比如現(xiàn)在時事政治就是最火的,很多教學中已經(jīng)引起這些內(nèi)容。我們平??吹降男侣劅狳c等都可以作為例子或參考分享給學生,讓他們也了解社會時事。因為對于中職學生來說,他們可能很多人都不會看這些新聞,而書本教材上往往也只涉及到了傳統(tǒng)文化和知識,對于時事比較缺少,所以這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既給學生擴展了知識面,又幫助學生了解了社會動態(tài)。
(三)注重在日常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
前面已經(jīng)提到過,書本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識很少,只是片面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語文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教材里根本沒有體現(xiàn)完全,因此還是需要我們不斷的引導,滲透。傳統(tǒng)文化是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是我們教學語文,學生學習語文必不可少的一個知識點,因此,教學過程中,我們老師一定要注重在日常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在大學里專門設有民俗文化這一門課程,要求學生了解民俗傳統(tǒng),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我們也要努力滲透進去。傳統(tǒng)有很多值得傳承的東西,有關歷史,有關文化,每一樣都不可缺少。比如講解詩經(jīng)時,我們就可以給學生聊更多,多多涉及到民俗文化中去,帶入詩,詞,禮,樂等等,讓其滲透到學生中去,給學生提供更多了解傳統(tǒng)的機會,幫助他們了解。
(四)制定系統(tǒng)的語文測試系統(tǒng)與模式
學習都會有一個測試的階段,但是很多學校,或者說老師沒有一套完整的測試系統(tǒng)或模式。都是老師記起了再考,或者就直接只設置期中和期末兩次考試,并沒有更多其他的小測驗,尤其是在中職語文的教學中,尤為缺乏。在這里,我的建議就是,我們老師自己給自己的課程設置一套系統(tǒng)的語文測試系統(tǒng)或模式。根據(jù)自己課時的多少,制定具體情況,因為是個人的設置,所以可以靈活一點。比如上完一章節(jié)課程時,在下次課上就可以安排一個小測驗;還有定期設置周考,月考之類,這樣可以讓學生隨時記得鞏固學習到的知識。但是要注意的一點是,每次的測試結果我們老師要認真對待,很多同學會因為老師都不認真對待測試卷子和結果,而不重視測試。這樣我們老師的任務更嚴峻,但是效果一定會更好。
希望以上我所敘述的一些建議和方法,可以真正幫到大家,也希望通過這些方法,我們可以提高中職語文的教學有效性,為教學任務貢獻一份小小的力量。但是教學是一個長久的任務,也是需要不斷改革,不斷更新的綿長歷程,需要我們在這條路上一直探尋與摸索。教學任務不只是政府,領導或?qū)W校的事,更是我們參與教學其中每一個老師的任務,對于教學,我們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