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海燕
【摘? ? 要】隨著我國文化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和新課程改革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已經不適用于現(xiàn)代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因此經過我國教育學家的不懈努力,他們共同提出互動教學方法這一教學策略,互動教學法就在新課程改革這一大背景下應運而生,我們知道互動教學方法是一個比較先進的教學方法,它對于我國的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了巨大的力量。我們身為小學語文教師更要堅守自身的職責,與時俱進地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與方法,為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 師生互動?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4.147
小學生處于心智不成熟的階段,而小學教育也處于素質教育的初級階段,注意力無法長期集中,學習興趣不高、容易被其他新鮮事物所吸引這幾大特征普遍存在于小學生這個群體,因此就導致了課堂氛圍不能一直活躍這個問題的出現(xiàn),而這種狀況也給小學語文教師授課造成了一定的阻礙。我們知道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主體,學生們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在新課標改革下,教育部對教師提出更高更嚴格的要求,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改革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為我國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注入鮮活的生命力。
一、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存在的局限性
通過調研和對各個學校的小學語文教師的采訪,我們發(fā)現(xiàn)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大多數(shù)教師總是先教學生識字和朗誦字詞,然后再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讓他們記住這些字詞,我們知道在教學生認字組詞這個階段的教學過程是十分無趣的,因此許多小學生對語文產生了厭學情緒,轉而對身邊其他事物產生了興趣,這就造成了課堂氛圍不活躍,教師教學無動力的狀況。在教師組織學生默寫字詞的時候,由于學生已經對學習語文產生了厭惡情緒,所以許多學生默寫字詞都會出現(xiàn)很多錯誤,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業(yè)的時候就會斥責那些上課不認真學習的學生,這樣不僅不利于拉近教師和學生的距離,還會給教師的授課造成惡劣的影響。
語文是一門語言課程,它需要學生長期的積累,語文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許多教師都想走捷徑迅速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我們知道學習是沒有捷徑可走的,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我們身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應該著重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而不是生硬死板的教他們讀書認字,在這樣枯燥無味的教學情境下,學生會對語文教師產生厭惡情緒,從而也就慢慢地失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我們知道修樓房一定要打好地基,學習也是一樣的,小學處于素質教育的初級階段,因此我們一定要多多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人才。
二、新興的互動式教學策略對語文教學產生的積極影響
互動式教學策略講求的是高效率,通過師生互動不僅可以拉近師生彼此的距離,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潛能。譬如教師在講解春天的故事時,就可以向學生提問“你們最喜歡的季節(jié)是什么?”以及“為什么喜歡這個季節(jié)?說出你的理由?!边@樣的問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這樣簡單但不失樂趣的提問來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邮浇虒W還需要學生和教師的通力配合,學生通過和教師互動不僅可以主動地汲取到知識,還能學習到教師獨特的思維方式,為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邮浇虒W是科學的教學方法,它于無形之中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了學生們學習語文的興趣。通過互動式教學,教師可以更近距離地觀察每個學生的特性,然后再因材施教。在這樣的教學方法下,提高學生們的語文成績也是指日可待的事了。
三、互動式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一)教師課前認真?zhèn)湔n設定好提問問題、活躍課堂氣氛
一堂高效率的授課不僅和教師的教學方法息息相關,還和教師課前認真?zhèn)湔n是密不可分的,教師在備課時設定上課提問的問題一定要和所講內容匹配,不能照搬網上的教學模板,要根據(jù)課本知識來設定問題,在選擇提問問題時,還要注意它的難易程度,我們不能挑選過于復雜的問題,學生們在看見很復雜的問題時,會打消他們獨立思考的動力,認為這個問題很難,就算我認真思考了,答案也和老師提供的答案大相徑庭,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教師在備課時,要結合課本知識,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來提問,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語文是一門文字學科,所以語文答案也是千變萬化的,只要學生答出了中心思想,我們作為教師就要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活躍課堂氣氛,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運用討論式互動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
教師在教學前,可以把班集體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在提問時,組織學生獨立思考的同時也讓他們學會和同學一起討論,不是每一個問題都能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得出來的,它需要小組學習的力量。通過小組式的互動學習學生們不僅可以升華自己的答案,還可以學習其他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通過討論式互動教學,教師也可以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身上的優(yōu)缺點,從而在日后的教學工作中改善教學策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發(fā)展。
學生們在討論結束后,教師可以隨機抽取一部分學生來回答問題,然后教師再根據(jù)這些學生的答案進行適當?shù)狞c評,最后和學生一起探討由這個問題引發(fā)出的哲理,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也明白學習的意義和重要性,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讓他們被動地接受知識。通過討論式互動教學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
(三)倡導個性發(fā)展、因材施教
小學生的想象力是十分豐富的,看似他們說的話或者寫下的文字天馬行空,但是這都是小學生對于這個世界美好的愿望。我們身為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學習,在課后也要主動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了解每個學生的生活狀態(tài)和性格特征,然后在日后的授課當中根據(jù)學生的特性因材施教。語文學習倡導個性發(fā)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我們不能禁錮學生的思想,要讓他們在輕松活躍的教學環(huán)境下自由學習,我們教師一定要通過互動式教學來捕捉每一個學生的特性,讓他們在語文的知識海洋中自由地遨游!
總的來說,語文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在靈活運用互動式教學時,我們還可以組織一系列的語言文字活動和作文競賽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在文化興國的戰(zhàn)略下,我們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改革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也為學生們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