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啟遷
【摘? ? 要】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加強口語的訓練的時候,要及時地將說引入到對作文的訓練上,目的是將說和寫結(jié)合起來,使之互相融合和促進,同時使得學生對說和寫并不會覺得是孤立的,還是幾乎沒有什么差別的。把自己想說的話整理下來就是一篇作文了。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小學生降低了心中對作文的恐懼心理,逐漸加強了自己的自信心。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4.106
作文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小學生作文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其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而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教師怕教作文,學生怕寫作文。下面,筆者就此談談作文寫作中教與寫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小學生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小學生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指導不得法。語文教師在作文訓練中普遍存在重教法、輕學法的傾向。此外,有些教師不善于寫作文,于是學生也怕寫作文,造成惡性循環(huán)。
2.作文訓練年級不銜接。各年級作文訓練不銜接的現(xiàn)象比較嚴重。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三年級的作文大多數(shù)是命題作文,寫作要求偏高,教師往往忽視寫片斷的練習,一下子就要求學生寫短文,缺乏過渡。
3.讀寫結(jié)合不緊密。在閱讀教學中,不少教師不注意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造成學生有話難說、有情難抒。
4.缺乏及時有效的反饋。有些教師不及時批改學生的作文,致使學生要過很久才能得到教師的批改意見。學生對教師的批改結(jié)果不重視,很難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的有效溝通。
(二)提高小學作文教學的對策
1.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教師要加強自身的文化學習,每個學期都要制訂自學計劃,不斷地提高文化專業(yè)水平。學校要激勵教師參加不同層次的函授培訓,并組織教師參加教研活動,舉辦作文教學觀摩課,提高教師的教學業(yè)務水平。語文教師要從素質(zhì)教育的高度進一步明確作文教學的目的,指導學生正確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作文能力,學習做人,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良好的語言習慣。
2.落實各年級的作文教學要求。《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著重練習寫話,要有內(nèi)容,語句要完整、連貫;中年級著重練習寫片斷,內(nèi)容要真實具體,語句要通順、連貫;高年級著重練習寫成篇的作文。教學中,教師要自覺落實《課標》要求,強化低年級作文訓練的意識,落實低年級說話寫話的要求,做到所寫作文有內(nèi)容,語句連貫、完整。要重視中年級的片斷練習,讓學生逐步達到寫作內(nèi)容具體,語句通順、連貫的目的。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重要途徑,也是構(gòu)成作文能力的重要因素。小學生對外界事物缺乏敏銳的觀察、思考能力,他們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起點低、程度低,好多學生寫作文像記流水賬一樣,究其原因是學生不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從一年級起,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借助教材,讓學生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帶領學生參觀、游覽,教給學生觀察方法;留心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習慣。
4.加大閱讀量,強化練習意識。閱讀與寫作是相互滲透的,讀是寫的基礎,寫是讀的延續(xù)、鞏固和發(fā)展,所以教師要擴展學生的閱讀面,加大閱讀量,強化練習意識。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有計劃地加強對學生的寫作指導,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學作文,加大作文的練習量,訓練的方式主要是仿寫。此外,教師還要注意課外閱讀的指導和練習,從大量的課外閱讀中吸取養(yǎng)料,并定期舉辦讀書會、故事會,課外閱讀知識比賽,辦墻報、板報,多方面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積累的素材多了,練筆的機會多了,作文思路就會更加開闊。
5.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欲望是人為某種需要而產(chǎn)生的心理向往,它既是開啟思維閘門的鑰匙,又是思維的指南針。作文教學要激發(fā)學生的欲望,教師就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馳騁的舞臺,調(diào)動學生內(nèi)在的言語表達欲望,以“讓學生暢所欲言為本”,為學生的自主表達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的束縛,為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馳騁的舞臺,讓學生在這個舞臺上說自己要想說的話。
二、小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學生總是找不到寫的。所謂作文指導過程是指從生活中,逐漸引導小學生去提取出寫作的素材。在這里,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多提醒小學生要做注意“做生活的有心人”、因為“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處處有生活”,只有這樣小學生才能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關注身邊的事物,留心體驗和觀察;如何引導小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提取出習作素材,源于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源于現(xiàn)實生活的本身;第二、源于書本中所反映的是現(xiàn)實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三、源于課本插圖所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于教師的任務,需要不斷去指導小學生,即讓其能夠從復雜多變的社會、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尤其是那些能夠觸動、啟發(fā)自己的人與事,或者景與物,這些來自生活、勞動等方面獲得豐富的經(jīng)驗、感情等,而教師不斷給予小學生引導、啟發(fā),最終能熟練地運用素材習作。
2.生活就像源泉一樣,而文章就像溪水一樣,小學生要能夠?qū)懗龊梦恼?,我們就要從小學生的生活入手,讓小學生自己去感受生活的全部過程,讓他們在生活中,解放自己的感官,“六大解放”:第一、解放小學生的大腦,讓小學生自己去思維;第二、解放小學生的雙手,讓小學生自己動手;第三、解放小學生的眼睛,讓小學生自己去觀察;第四、解放言論自由,讓他們想說就說;第五、給予他們自由的時間安排;第六、給予他們自由活動的時間。
3.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觀察、思考、表現(xiàn)、評價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fā)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
參考文獻
[1]吳穎.鏈接教材與生活,豐富寫話內(nèi)容[J].才智.2012(28).
[2]熊榮敏.口語與書面語的共生性及寫作教學[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05).
[3]鄧妍.現(xiàn)行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文言文研討與練習分析探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