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令
【摘? ? 要】物理課程更注重科學性,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要求更高,也是學生高中階段的學習重點和難點。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以理論教學為主,導致學生很難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教學效果無法得到有效保證。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出,要將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作為高中物理教學的主要目標,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將物理教學同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推動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物理? 生活化教學? 開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4.059
在進行生活化的高中物理課堂構建時,教師要找到一些更具代表性的教學范例,要善于利用各種教學輔助工具,并且發(fā)揮生活化教學的實用性,輔助一些重難點知識的講解,合理有效地采取這種教學組織形式,可以讓學生理解吸收知識的綜合實效更高,學生應用知識解答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會更充分,更加有助于學生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與構建。
一、導入生活化
精彩的導入,能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有效課堂的“點睛之筆”。而生活化的導入,會讓學生感到物理就在生活中,能增強學生物理學習的內驅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例如,在教學“氣體的性質”時,教師可先利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呈現(xiàn)古老的爆花機,呈現(xiàn)爆花機制作爆米花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然后借此融入故事:老外來中國旅游,看見一個小販用爆花機制作爆米花,就要求對爆米花進行品嘗,當香脆可口的爆米花入口后,他感到驚訝,稱爆花機為“糧食放大機”??墒撬麑@個機器為什么能使玉米、大米變大且成為美味可口的食物卻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便買了一臺回國進行研究。教師講完故事后,緊接著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能說說這個爆花機工作的原理嗎?”這個生活化問題,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誘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導入生活化,可以直接通過生活現(xiàn)象、學生熟悉的生活體驗而導入。這樣的導入,能讓物理教學貼近生活,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例如,在教學“必修一”第一章《運動的描述》時,教師對機械運動概念的引入就可以通過公路上奔馳的汽車、天上飛翔的小鳥、路上的行人等提出核心概念——什么是機械運動,讓學生在總結這些生活化的現(xiàn)象和體驗中而引發(fā)對機械運動概念的探究興趣。
二、利用生活化教學降低理解難度
對于高中階段的物理知識而言,其具有著較強的復雜性與抽象性,導致學生在理解其中的公式、原理、概念時,遇到諸多的困難,即使是記住了,也很難靈活的應用,使其的學習自信、學習效果得以逐步的下降。至此,為了突破這一瓶頸,教師就可以將生活化教學引入進來,以借助于一些直觀、形象的現(xiàn)象,來幫助學生進一步的理解知識,以在降低其理解難度的同時,也能夠促使其達到一個學以致用的目的,保障授課目標得以逐步的落實。
例如,在講解“彈力”這一知識點的過程中,由于部分學生在理解彈力時,就只是集中在運用彈簧上,以在理解上存在著一定的偏差。至此,針對于這一情況,教師就可以將生活化教學引入進來,使這一問題得以解決。比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準備好一些墨水,然后將其裝在塑料瓶子中,密封好;在這之后,教師就可以請一名學生,對瓶子進行擠壓,有利于后續(xù)觀察;最后,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在擠壓過后,瓶子中的墨水也發(fā)生了微弱的變化,使其對于彈力這一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借助于這樣的方式,可以通過一些常見的生活現(xiàn)象,來幫助學生理解抽象、復雜的物理概念,以有效地增強教學效果,促使授課目標的達成。
三、將實驗課程與生活化教學內容相結合
物理是一門由理論知識與實驗操作相結合的課程,教學實踐性極強,教師在教授實驗課程時,可以與生活化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能夠掌握物理實驗的應用范圍。教師通過將實驗課程與生活化教學內容相結合,將抽象化的理論知識變?yōu)榫呦蠡膶嶒瀮热?,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例如:在講解“離心運動”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列舉洗衣機脫水的過程。通過對洗衣機脫水的過程進行演示,從而使學生明確當水滴與物體吸附力所提供的向心力較小時,則水滴屬于離心運動。通過對生活化知識的講解,使學生進行實驗,從而掌握相關的物理知識。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將實驗課程內容與生活化教學內容相聯(lián)系,可以使物理教學更加生活化,教師利用生活中的相關事物進行實驗講解,有利于學生理解實驗的流程與原理。
四、設計生活化習題
好的習題不僅可以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查看近幾年的高考真題就會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真題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如B超、高鐵、滑輪運重物、地震波等。針對這一現(xiàn)象,進行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時,教師設計的練習題也應該結合實際生活,這樣才能鞏固學生物理課堂上學習的理論,也對高考的習題模式有適應性,提高學生解答習題的能力。
例如,教師講解“牛頓運動定律”這部分內容時,出題者曾經(jīng)出過這樣的課堂習題:在一段平坦的直行公路上,機動車在該路段的最大限行速度為40km/h,一輛汽車突然發(fā)現(xiàn)前面有障礙立即剎車,從剎車到該汽車完全停止,交警對滑行距離進行的測量,測量結果為20m,已經(jīng)知道了這輛汽車的車輪與地面的摩擦因數(shù)為0.6,請你幫交警計算一下該汽車是否超速。教師提問汽車的剎車的距離與哪些因素有關?學生會答出汽車的行駛初速度、剎車壓力、駕駛員反應快慢。我們假設汽車的質量為m,剎車時速度為v,剎車壓力為f,司機反應時間為t,根據(jù)已知條件我們就可以得出汽車剎車前速度,判斷汽車是否違章。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司機反應時間引申出法律嚴禁醉駕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物理知識分析和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五、結語
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不僅順應新課標下對素質教育的理念和基礎要求,對提升物理教學質量,實現(xiàn)教育目標有重要作用,還滿足了當今社會的人才儲備需求,切實為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奠定基礎。學生要積極的從生活中尋找學習物理的靈感,充分的結合生活,配合老師的教學,從而提高自己的物理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姜海洋.高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思考[J].情感讀本,2018(3):50-50.
[2]毛君妮.高中物理課堂生活化教學模式探析[J].文理導航(中旬),2018(8).
[3]姚屹林.高中物理知識生活化學習探析[J].考試周刊,2018(13):17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