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強
中圖分類號:G88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2-105-02
摘要 背負投這一單一技術作為柔道項目中主要的技術之一,在訓練、比賽過程中,背負投運用是否得當,是體現運動員基本功是否扎實的重要標志之一,本文通過對石河子市業(yè)余體校柔道隊的15名運動員在實戰(zhàn)比賽中運用背負投技術情況進行分析,旨在為柔道技術的訓練提供參考。
關鍵詞 背負投 特點 技術運用
一、前言
柔道的技術動作運用能使身體的敏捷性、靈活性、力量性和精神品質都得到鍛煉和發(fā)展。隨著世界柔道運動的不斷普及和迅速發(fā)展,對技術動作變化的要求也越來越得到重視。背負投這一單一技術作為柔道項目中主要的技術之一,在訓練、比賽過程中,背負投運用是否得當,是體現運動員基本功是否扎實的重要標志之一,根據數據統(tǒng)計,在實戰(zhàn)比賽中廣為運動員使用,并能在比賽中獲得較高的成功率。根據對石河子業(yè)余體校柔道隊訓練和比賽情況進行分析研究,每位隊員使用成功率在60%以上,這點充分證明了背負投技術在比賽中的重要性。本人通過對石河子業(yè)余體校柔道隊的技術分析,對背負投技術多變的變化和與其他技術配合使用的效果進行分析,為運動員成績的提高給予幫助。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石河子市業(yè)余體校柔道隊15名運動員。(10名一級以上水平運動員,都有6年以上的訓練經歷。)
(二)研究方法
1.觀察法
對石河子市業(yè)余體校柔道隊運動員的訓練情況進行觀察并分析整理。
2.數據統(tǒng)計法
對運動員在訓練、實戰(zhàn)、比賽中背負投技術實際使用情況進行分析與統(tǒng)計。
三、結果與分析
(一)背負投的動作組成
背負投是使對方向正前方或右(左)前方失去平衡摔出去。背負投中有雙手背負投和一本背負投。
1.雙手背負投
雙方交手之后,以右自護體站立為例,左手很自然地抓住對方的右中袖或底袖,右手抓住對方的左前領。抓住之后,進攻方左手向前上提拉,右手也向前拉使對方失去平衡,右腳上步落在對方右腳的內側,右臂彎曲、手腕伸展、肘部插進對方的右腋下,同時左腳背步落在對方的左腳內側,向右轉體,使對方的胸腹部緊貼自己的背部。這時候,膝部伸展、蹬腿、提腰、右手上頂、左手下拉、身向前傾。這幾個動作同時發(fā)出,把對方向正前方或右(左)前方摔出去。
2.一本背負投
同樣以右自護體站立為例,采取雙手背負投的要領,把對手向前方或右佐)前方摔出去。左手抓對方的右袖上部,右手抓對方的左前領,然后向前上提拉使對方重心失去平衡,這時候右腳上步落在對方的右腳內側,抓左前領的右手放松穿過對方的右胸,略由下向對方右腋下擦上的感覺,抱緊對方的右臂。同時左腳背步落在對方的左腳內側,向右轉體,兩腿彎曲,降低身體重心,把對方摔出去。
(二)背負頭技術使用情況統(tǒng)計與特點
1.背負頭技術使用情況的統(tǒng)計
通過觀察石河子業(yè)余體校柔道隊訓練的15名運動員在實戰(zhàn)中使用背負投技術的情況得出,背負投技術不但是柔道眾多技術中的一個重要技術,也是實戰(zhàn)中使用次數較多的技術之一。
2.背負投技術特點
背負投技術這個動作是符合力學原理的,其進攻進位時本體的重心低、速度快、穩(wěn)定性比較好。在比賽中,本體做轉體團身并發(fā)力時,從雙手的把位到起蹲,臀部作原地圓圈運動,進攻方在內圓作團身并發(fā)力時,對手就會被在外圈拉長身體的一大段,使其重心偏移、上升、同時穩(wěn)定性差、并失去重心的控制,然后讓自己的后背緊貼住對手前胸,使其完全趴到自己后背上,這樣并有利于背負投技術的完成。正因為背負投技術動作的科學合理性,在比賽時可利用對手向前發(fā)力時,轉體團身發(fā)力使自己的作用力方向與對手的作用力方向一致,從而使對手失去平衡,將對手從自己的后背上翻過去,而重心低是自己的團身作為對手重心下面的支點,雙手抓把向懷里收緊發(fā)力成了力點,這時可利用杠桿原理就比較容易的把對手摔出并得分。
(三)背負投技術常見的幾種步法的使用分析
1.上步背負投
雙方右實戰(zhàn)姿勢站立,進攻方右手抓對方前領,左手抓對方右底袖,被做方成實戰(zhàn)姿勢。進攻方左腿向左移動,用右腳向對方的兩腿前上步,同時左手向前提拉,右臂彎曲、手腕伸展、肘部插進對手右腋下,使對方身體向正上方失去重心,左腳背步落在對手左腳內側,將身體大幅度左轉,轉體進胯。兩手抓緊,同時雙腿彎曲,使對手胸腹部緊貼進攻方的背步,將身體左轉做摔的動作,扎頭向左手方向甩臉,向左前方摔倒。
2.插步背負投
雙方成右實戰(zhàn)姿勢,進攻方左手抓對方右底袖手腕外側翻轉向上提,右手抓住對方前領向上前方拉。迫使對方重心轉到雙腳上,進攻方右腳向對方兩腿問插步,同時轉體左腳向側前方移動與對手兩腿平行,膝蓋彎曲,成弓步狀態(tài),雙方上體緊貼,借助向上的彈力,身體左轉做摔的動作(注意送肩),同時對方在空中時,拉手方向為向左前方,將對方摔倒。
3.背步背負投
對方做實戰(zhàn)姿勢站立,進攻方右實戰(zhàn)姿勢站立。對手架低時身體姿勢較低,進攻方左手抓住對方右底袖,右手抓對方前領向左后方拉手,右腳不動為圓心,左腳向對方左腳外側背步,背步過程向外側畫圓,目的為雙方貼緊。右腳貼近對方的左腿,同時膝蓋彎曲、蹬腿與兩手的發(fā)力方向一致繼續(xù)往左后方拉手,迫使對方雙腳失去重心,左轉體摔倒。
4.跳步背負投
雙方成右實戰(zhàn)姿勢站立,右手抓住對方前領向上拉,左手抓對方右底袖,迫使對方的身體重心移到雙腳尖上,并進一步向前失去平衡,進攻方右腳上步同時左腳跳進對方兩腿間,身體在空中同時左轉,用右手拉,右臂肘部插進對方的右腋下,雙方上體緊貼,這時候膝部伸展、蹬腿將對方左轉體摔到。動作連貫一定要連貫才能達到更高效果。
(四)男子背負投技術的聯絡技術使用情況統(tǒng)計與分析
1.背負投技術的幾種聯絡技術使用情況統(tǒng)計
在實戰(zhàn)中背負投技術結合其它動作使用的成功率也均在85%左右,如背負投——大外刈使用均成功,成功率為100%;背負投——大內刈6人使用,一次失敗成功率84%左右。背負投——小內刈5人使用一次失敗,成功率為80%左右,而在沒有其它技術配合使用的背負投技術,使用的次數在所調查的8人中次數最多,但成功率是最低的,8人9次使用,成功率為22%,這說明在雙方實力相當,或在高水平運動員對抗過程中,單一技術的成功率低,只有在與其它技術動作配合起來使用的效果才會高,也是目前世界柔道發(fā)展的主要方向。在與其它配合技術的使用中,配合技術的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使用時必須給對方造成威脅,讓對方把所有的注意力和防守都放在配合技術上,這時使用背負投技術大大增加了成功率,所以配合技術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迷惑對手,給對手造成假象,最后使用背負投技術摔到對手。
2.幾種背負投技術的聯絡技術
(1)大外刈的聯絡方式。
雙方成右實戰(zhàn)姿勢站立,進攻方左手抓對方右底袖,右手抓左前領做大外刈技術,拉手抬起右腿向對方右腿膝胭回打這時對方為了防守會迅速抽回右腿,避開大外刈的進攻,但這時候會出現一個做背負投技術的機會,對方成兩腳平行站立的狀態(tài),進攻方把位不用變化,調整一下身體位置就可以直接轉體使用背負投技術將對方摔到??蛇@個狀態(tài)停頓的時間很短,一定要抓好時機,在對手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情況下必須做出背負投技術。
(2)大內刈的聯絡方式。
雙方以右實戰(zhàn)姿勢站立,雙方手法的抓握為相同把位,左手抓對方的右底袖,右手抓住對方的左前領,這時抓左前領的右手上提超過肩的高度再向外側翻手腕往后推壓對手,進攻方左手往正后方推,同時在起動拉手時左腳直接背步落在自己右腿后右側,呈交叉步狀態(tài),這時右腿屈膝深入對方兩腿問,右腿膝胭處向右回纏打對方左腿膝胭處,配合雙手的推力往后方發(fā)力,對方會迅速抽出左腿,身體前傾重心偏于兩腳尖。這時趁對方身體重心不穩(wěn)定,快速接背負投技術,摔倒對方。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背負投技術很受運動員和教練員的重視,是在實戰(zhàn)比賽中使用次數較多的技術之一,通過數據統(tǒng)計表明使用背負投技術的成功率較高,有很明顯的進攻效果。
2.背負投技術使用時的步法變化有很多,在實戰(zhàn)比賽中讓對手意識不到自己要運用背負投技術,還沒有等對方反應過來就已經形成背負投技術,表明在不同步法狀態(tài)下運用背負投技術成功率比較高。
3.背負投技術是具有手法變化多的優(yōu)點,在實戰(zhàn)和比賽中是一個威脅性較大、得分較高的技術,能在不同把位上都有使用背負投技術的條件,加強了運動員在困境下使用背負投技術。
4.背負投技術在高強度比賽中單一的使用成功率會比較低,可要是與其它技術配合起來使用效果就會比較高,遠遠超出了單一技術的使用的效果,說明聯絡技術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