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寧,郭代紅,趙粟裕,寇 煒,賈王平,胡鵬洲,楊鴻溢(.沈陽藥科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制藥學院,遼寧 沈陽
110016;2.解放軍總醫(yī)院臨床藥學中心,北京 100853)
質子泵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自20世紀80年代上市至今,作為治療胃酸相關性疾病最為有效的藥物而被廣泛應用[1]。然而在臨床消化性潰瘍防治中,普遍存在超適應證用藥或濫用現(xiàn)象[2]。相關的藥品不良反應/事件(adverse drug reaction/adverse drug event,ADR/ADE)案例時有發(fā)生,安全性問題受到各方關注。筆者提取解放軍ADR數(shù)據(jù)庫中PPIs類藥物ADR/ADE報告相關信息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基于數(shù)據(jù)挖掘技術進行風險信號挖掘與評價,深入了解PPIs所致ADR發(fā)生的情況及特點,旨為臨床安全合理用藥提供參考依據(jù)。
提取解放軍ADR數(shù)據(jù)庫中2009年1月– 2017年12月PPIs相關ADR/ADE報告,納入標準為:PPIs為第一懷疑藥品,關聯(lián)性評價結果為“肯定”、“很可能”、“可能”。
應用Microsoft Excel 2013及 SPSS 22.0軟件,對涉及藥品、用藥原因、患者年齡及性別、ADR/ADE臨床表現(xiàn)、累及系統(tǒng)/器官、發(fā)生時間、持續(xù)時間、轉歸情況等進行整理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 0.05。
納入肝功能異常組的ADR/ADE描述分別為:“肝功能異?!?、“肝酶升高”、“谷丙轉氨酶升高”、“谷草轉氨酶升高”、“膽紅素升高”、“γ-谷氨酰轉肽酶升高”、“肝性腦病”、“肝衰竭”、“肝昏迷”;其中涉及多個ADR/ADE的報告,按照藥物-ADR組合進行拆分。利用比例報告比法、報告比值比法、英國藥品和保健產品管理局的綜合標準法和貝葉斯可信區(qū)間遞進神經網(wǎng)絡法4種方法,對PPIs相關肝功能異常進行風險信號挖掘,以IC-2SD > 0、ROR-1.96SE > 1、PRR-1.96SE > 1及(PRR≥2,A≥3,χ2≥4)為生成陽性信號的判定標準[3]。
1561例ADR/ADE報告中,患者年齡最小不足1歲,最大111歲,年齡中值53歲(40,65),詳見表1;男性869例(55.67%),女性692例(44.33%),男女比例1.26 : 1。涉及藥品排名前3位依次為蘭索拉唑464例(29.72%)、奧美拉唑461例(29.53%)、泮托拉唑341例(21.85%),詳見表2;靜脈滴注1260例(80.72%),口服267例(17.10%),靜脈注射33例(2.11%),含服1例(0.06%)。用藥目的,病因治療1340例(85.84%)、輔助治療133例(8.52%)、預防用藥88例(5.64%)。
表1 患者年齡分布Tab 1 Age distribution of the patients
表2 ADR/ADE涉及藥品Tab 2 Distribution of drugs involved in ADR/ADE
1561例ADR/ADE中,累及系統(tǒng)達18個,其中排名前3位的為皮膚及皮膚附件損害523例次(27.04%)、胃腸系統(tǒng)損害344例次(17.79%)以及全身性損害289 例次(14.94%),詳見表3。
表3 ADR/ADE累及系統(tǒng)/器官Tab 3 The system/organ involved in ADR/ADE
1561例ADR/ADE中,ADR/ADE發(fā)生時間在1 d內的占70.40%,持續(xù)時間小于1 d占72.00%,詳見表4、表5。50.16%患者痊愈、45.04%好轉,僅3.33%患者癥狀持續(xù)或有后遺癥,未見死亡病例。
表4 ADR/ADE發(fā)生時間Tab 4 Distribution of occurrence time in ADR/ADE cases
1561例ADR/ADE中,嚴重報告109例(6.98%),一般報告1452例(93.02%),各年齡段及男性、女性組間ADR/ADE報告類型分布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109例嚴重ADR/ADE涉及的藥品及臨床表現(xiàn)中,肝功能異常最為多見,具體見表6。
表5 ADR/ADE持續(xù)時間Tab 5 The duration of ADR/ADE
表6 嚴重ADR/ADE涉及藥品及臨床表現(xiàn)Tab 6 Distribution of drugs and manifestation involved in serious ADR/ADE
針對嚴重報告中出現(xiàn)頻次最高的肝功能異常進行風險信號挖掘,ROR法測檢出奧美拉唑相關肝功能異常的陽性信號,詳見表7。
有報道[4]顯示,PPIs所致ADR多發(fā)生在用藥后前3天內,持續(xù)時間一般在1周內。本研究1561例報告中,發(fā)生于用藥后1 d內占70.40%,經對癥處理后可于較短時間內好轉或痊愈,持續(xù)時間不超過1 d的占72.00%,分析可能與注射給藥途徑占比高達82.83%有關。因此該類藥物應在用藥初期給予密切關注,一旦出現(xiàn)皮疹、瘙癢、惡心、嘔吐、寒戰(zhàn)、胸悶、肝功能異常等ADR,立即采取相關治療措施;對于PPIs所致肝功能異常等歷時較長的嚴重ADR/ADE,臨床也應引起重視。
表7 PPIs肝功能異常風險信號檢測結果Tab 7 Detection results of risk signal of PPIs-induced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本研究中PPIs所致ADR/ADE累及系統(tǒng)/器官排名前五位分別為皮膚及皮膚附件、消化系統(tǒng)、全身整體、神經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有文獻報道PPIs所致ADR/ADE主要為神經系統(tǒng)損害、消化系統(tǒng)損害、皮膚及附件損害、全身性損害及心血管系統(tǒng)損害[5],兩者基本一致。文獻報道[6]男性的發(fā)生率高于女性,且多集中于18 ~ 59歲的中青年群體,本研究中也顯示同樣情況。109例嚴重ADR/ADE的男女比例為1.63 : 1,涉及藥品主要為奧美拉唑、蘭索拉唑及泮托拉唑,主要表現(xiàn)為肝功能異常、過敏性休克;而1561例ADR/ADE中的男女比例為1.26 : 1。分析可能與男性過度疲勞、精神壓力大、飲食不規(guī)律且多有吸煙、飲酒習慣相關。有報道PPIs存在過度使用及濫用現(xiàn)象,尤以無適應證用藥情況嚴重,導致用藥風險隨之增加[7-9];而嚴格遵循PPIs相關治療指南,可明顯減少PPIs的不必要使用[10],特別是對于存在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宜適當個體化減量;既往存在藥物過敏史的患者用藥亦需多加關注,避免不合理用藥現(xiàn)象的發(fā)生。
奧美拉唑可致肝損害已經有報道表明[11];其說明書中報道的奧美拉唑致肝功能異常發(fā)生率為1.7%。對109例嚴重報告中出現(xiàn)頻次最多的肝功能異常(33.03%)進行風險信號挖掘,可以有效地發(fā)現(xiàn)藥物安全性問題的風險信號[12]。結果表明,6種PPIs中只有奧美拉唑生成肝功能異常陽性信號,提示奧美拉唑與肝功能異常存在較高關聯(lián)性,在臨床使用過程中應注意監(jiān)測患者肝功能變化。
PPIs是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一類抑酸藥。但相關報道指出,近年來PPIs存在過度使用,尤其是無適應證使用,進而導致其潛在不良反應風險增加并加重醫(yī)療負擔[13]。因此臨床應加強對PPIs安全性的認識,嚴格按適應證選藥用藥,避免過度使用及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