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花
摘要: 英語語音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正確認識漢語拼音對英語語音的影響,了解兩種語言在元、輔音兩方面的負遷移影響并積極地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能夠使英語語音教學擺脫母語的束縛,從而使廣大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
關鍵詞: 元輔音? 英語語音? 漢語拼音? 音位? 負遷移
從考試角度來看,英語語音的教學在近些年來比以前淡化,正面考察語音的題型已被刪除。但即便如此,英語語音對學習者的語音面貌的影響仍是深遠的,這種影響主要來自母語的語音干擾和負面影響。在應試教育環(huán)境下,分數(shù)至上。學生重在聽讀寫,英語說話能力始終不能有突破性提高。所以,研究漢語思維在英語語音方面的負遷移影響及對策顯得尤為重要。
一、漢語對英語語音中元音的影響
二、漢語對英語輔音音素的負面影響
英語語音中輔音音素共28個,包括 11個清輔音和17個濁輔音。仔細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清音和濁音之間有一定的對應關系,即清為/p/ /t/ /k/ /f/ /s/ /θ/ // /t/,濁為/b/ /d/ /g/ /v/ /z/ // // /d/。厘清這種關系方便記憶,也容易得出規(guī)律。當詞尾是清音時,添加s時發(fā)/s/,添加ed時發(fā)/t/;而濁音詞尾添加s時發(fā)/z/,添加ed時發(fā)/d/。不僅如此,清輔音還有送氣音和不送氣音之別,但它們屬于同一音位。發(fā)/b/,/t/,/k/時送氣,在詞尾或/s/后則不送氣,這與漢語中的清音(b,p,f,d,t,g,k,h,j,q,x,zh,ch,sh,z,c,s)相似,它們也有送氣和不送氣之分,但是漢語語音里的送氣和不送氣能夠區(qū)分詞的語音形式,屬于不同音位。所以,英語和漢語中的清音就送氣和不送氣而言有相通之處,就音位特征來看,又是存在差別的。此外,英語中的輔音還有音位變體、脫落、是否爆破等語流音變,如/k/音:在句首或重讀時是送氣音,如Kate;在復輔音中是不送氣音,如sky;在詞尾時則失去爆破,如lake;當兩個/k/相連時,則可以脫落,如take care of。所以,英語口語是通過語音連續(xù)流傳遞信息的,這種語音流是不斷變化的音素所構成的,大量的音素都表現(xiàn)出漢語所沒有的連讀、爆破失音等語音特征。我們在教學中感覺到學生對自然語境中的真實英語語流極端不適應,這是影響口語和聽力的最大障礙。
第一,英語28個輔音中有20個與漢語拼音的發(fā)音存在相似性對應關系,如:
漢: p,b,t,d,k,g,m,n,l,f,s,z,h,r,w,y,ng,zh,ch,sh;
第三,輔音詞尾增添//音的現(xiàn)象也十分普遍,如hate變成了hater,clean變成了/k li:n/。這些增音或吞音現(xiàn)象不僅聽起來別扭,同時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
三、克服漢語語音對英語語音學習的影響與對策
首先,學習并掌握有關語音方面的理論知識。
語音是語言學習的第一步,如果完全借助于母語去口口模仿、比擬,既費時費力又偏離方向。所以,英語語言學習者可以多了解一些英漢兩種語言的相關語音方面的理論知識,如舌面元音音位圖、元輔音發(fā)音方法、音位音段劃分標準、語流音變的常見類型等。
教師在教學時應要求學生不可以用漢語拼音代替英語語音或單詞。如/i:/ /i/與漢語拼音里的i在音長和音位方面都有區(qū)別,發(fā)/f/、/v/的時候上齒接觸下唇即唇齒音,發(fā)/θ/和/ /的時候要將舌尖放在上下齒之間,如此等等。教師在講授時既要講清發(fā)音的要領,還要做好示范,播放正版錄音讓學生反復練習模仿,隨時糾正發(fā)不準的音。學生只要把握好這些發(fā)音細節(jié),經(jīng)常實踐練習,說起來也就沒有那么拗口別扭了。
其次,強化語音練習,努力在實踐中提高語音技巧。
所謂曲不離口,拳不離手,要學會流利的英語口語發(fā)音僅靠掌握理論知識還是不夠的,我們要鼓勵學生大膽、自信、百折不撓地在課堂內外及日常生活中積極地反復操練,從英語語素,到拼讀單詞、連詞組句以及整個語篇,正確地處理氣流、語流、語調、重讀、語速和感情??梢园褜W生分成幾個小組,語感強的,發(fā)音準的可以給其他同學范讀,提供范音。也可以對比練習,把語音相近的(snake與snack)、相同的(whole與hole)、多變的(record和recorder)等進行對比,找出異同,區(qū)別練習。另外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英語繞口令或詩歌諺語的練習,這對鍛煉口齒清晰伶俐是十分有益的。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為了讓學生盡快克服語音障礙,經(jīng)常將原聲音源引入課堂,比如從原版英文電影或英文歌曲中截取一些錄音片段,這些音源保留了英語的語 音特征、情感特征和個性特征。學生聽完以后,先熟悉其語音特征,之后反復仿讀訓練肌肉群,尤其要保證元音的發(fā)音位置和音長。這樣的操練充滿了趣味性,許多學生都自薦表演,那股興奮勁兒和新鮮感不亞于超級模仿秀。
最后,開闊視野,將英語學習滲透到日常生活中。
一切語言的學習最終都是生活的需要,尤其是語言練習的機會獲得、語言知識的積累、語言的熟練程度等都是在社會日常這個大熔爐中自然吸收和不知不覺地提高的。所以,筆者鼓勵學生在寒暑假多去公共場所當志愿者,力求接觸足夠多的語言,從而“過濾”和“凈化”自己的“Chinglish”。而作為教師,我們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課堂以外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如組織英語演講、故事會、校園小廣播、音樂英文臺、視頻電影新聞、口語秀等。通過這些渠道,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又可以輸入大量的英語詞匯,是一條豐富多彩的獲得語言感知能力的自然途徑。
綜上所述,英語語音是英語聽力、口語、閱讀和交流等各項技能的基礎。要掌握純正地道的英語語音需要學習者各方面的努力,既要學習語音理論知識,又要勤于練習和實踐,積極把握機會進行針對性訓練,從這些實際運用中糾錯改錯,更好地消除漢語思維對英語語音方面的負遷移,達到提高英語聽說水平和交際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