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薔薇
【摘 要】上料渡槽是桂中樂灘水庫引水灌區(qū)一期工程實施的第一座預應力渡槽,跨度為24 m,采用薄殼“U”形結構,加大輸水流量為21.31 m3/s。鑒于上料渡槽跨度大、橫向寬、結構單薄、輸水流量大等特點,需對上料渡槽進行結構研究,確保結構安全。文章采用邁達斯有限元軟件進行渡槽空間實體單元結構計算,CIVIL橋梁有限元軟件計算渡槽的縱向配筋與fea實體單元有限元軟件計算渡槽的橫向配筋,最終確定預應力渡槽結構尺寸、預應力鋼束布置數量和位置、渡槽端肋及槽身普通鋼筋配筋大小,服務于工程。
【關鍵詞】預應力“U”形渡槽;縱向預應力結構計算;橫向結構計算;樂灘水庫引水灌區(qū)
【中圖分類號】TV3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02-0104-03
1 工程概況
廣西桂中治旱樂灘水庫引水灌區(qū)設計灌溉面積為8.59萬hm2(128.8萬畝)。灌區(qū)工程分一期、二期工程,一期工程包括總干渠及北干渠,設計灌溉面積為3.65萬hm2(54.7萬畝),設計概算總投資約26.5億元。二期工程包括南干渠、遷江分支渠及石陵分支渠,設計灌溉面積為4.94萬hm2(74.1萬畝),設計概算總投資近40億元。北干渠從龍馬林場始,經合山市后在上雷處進入長隧洞,在屯武附近接明渠,然后經良塘、城廂等鄉(xiāng)鎮(zhèn),至正龍鄉(xiāng)略蒙水庫止,總長56.56 km。北干渠共布置有19座渡槽,其中包括跨北之江的上料渡槽,北干渠所有渡槽的總長8 263 m。
上料預應力渡槽為北干渠上料渡槽的一跨24 m預應力渡槽。位于北干渠樁號B33+243.024 m處,與來賓至思練公路交叉穿越,設計流量為17.05 m3/s,加大流量為21.31 m3/s。上料渡槽采用“U”形斷面,設計縱坡i=1/4 000,圓弧半徑為2.5 m,設計水深為2.97 m,加大水深為3.44 m,槽身高度為4.35 m,渡槽左側頂部設人行橋,寬為1.36 m。布置如圖1所示。
上料渡槽是桂中樂灘水庫引水灌區(qū)一期工程實施的第一座預應力渡槽,跨度為24 m,采用薄殼“U”形結構。鑒于上料渡槽跨度大、橫向寬、結構單薄、輸水流量大等特點,需對上料渡槽進行結構研究,確保結構安全。
2 計算條件和方法
上料渡槽24 m跨預應力槽段進行有限元分析。采用邁達斯CIVIL有限元軟件對渡槽沿水流方向的縱梁進行結構計算,邁達斯fea有限元軟件對渡槽垂直水流方向橫向進行普通鋼筋配筋計算。計算時采用的單位為s(時間)、kg(質量)、kN(力)、m(長度)。
2.1 計算條件
構件類型:A類部分預應力;設計安全等級:一級;構件制作方法:現澆;預應力張拉形式:后張法。
2.2 計算假定及邊界條件
(1)溫變場對混凝土結構的裂縫影響很大,需考慮溫度場對結構的影響。
(2)欄桿及拉桿在模擬時直接加均布荷載。拉桿作用作為結構安全儲備。
(3)渡槽支座處采用簡支約束。
2.3 計算荷載
結構自重:93.75 kN/m;端肋自重:7.88 kN/m;欄桿重:1.19 kN/m;拉桿重:4.06 kN/m;人行板重:2.34 kN/m;人群荷載計算:2.72 kN/m;加大水深水重:141.92 kN/m;溫度荷載:采用梯度荷載,側槽內外水溫差為9 ℃(外高內低),底槽內外水溫差為5 ℃(外高內低);張拉控制應力允許值:0.75×1 860=1 395 MPa。
2.4 縱向預應力鋼筋計算
邁達斯CIVIL有限元軟件計算理論為空間桿系有限單元法,利用軟件PSC設計驗證功能驗算預加的鋼束需要滿足規(guī)范要求。通過取上料渡槽23.96 m預應力渡槽混凝土整體結構作為計算對象,梁單元10個;節(jié)點數量:11個;鋼束數量:6孔道58束;邊界條件數量:2個;施工階段:1個。有限元計算模型如圖2所示。
2.5 橫向結構計算
因CIVIL屬于桿系有限元軟件不能模擬實體單元,故采用邁達斯fea實體單元有限元計算軟件進行上料渡槽24 m預應力槽段的結構計算。取23.96 m預應力渡槽槽身作為有限元計算對象。具體單元劃分情況如圖3所示。
3 結構有限元計算分析
計算結果采用“雙規(guī)范”(即水利部門的規(guī)范及交通部門的規(guī)范)控制。對于縱向計算,因交通部門的規(guī)范相對于水利部門更為嚴格,施工階段法向壓應力驗算、受拉區(qū)鋼筋的拉應力驗算、使用階段正截面抗裂驗算、使用階段斜截面抗裂驗算、預應力混凝土構件使用階段正截面抗裂驗算、預應力混凝土構件使用階段斜截面抗裂驗算、預應力混凝土構件使用階段抗扭驗算等均滿足《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JTG D62—2004)要求。橫向配筋計算采用水利部門規(guī)范,滿足《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SL 191—2008)的相關要求,采用應力圖形面積配筋法與按裂縫寬度控制計算配筋法雙控制法,選結果較大為最后計算方法。
3.1 縱向預應力鋼筋計算結果
預應力鋼束總共6束Φs15 mm的預應力鋼絞線,上部加大部分兩側各采用1孔道7束Φs15.2 mm直線預應力鋼絞線;底板采用4孔道44束Φs15 mm直線預應力鋼絞線。
普通鋼筋分為2種,縱向鋼筋采用直徑為25 mm的HRB400鋼筋,間距為100 mm??辜艄拷畈捎?肢直徑為16 mm的HRB 400鋼筋。
3.2 橫向結構計算
上料渡槽“U”形斷面橫向計算選用4個斷面:跨中及邊跨、端肋及拉桿。建立有限元模型時,采用精細劃分網格,自直段與圓弧交接面往下每隔15°劃分一個斷面,用此斷面進行配筋計算。經過計算發(fā)現,在端肋及槽身90°斷面及45°斷面應力較大,配筋也大,端肋45°法向應力最大,配筋亦最大。拉桿網格與槽身網格共節(jié)點。端肋網格劃分如圖4所示,槽身網格劃分如圖5所示。
渡槽橫向配筋計算包括跨中、邊跨、端肋和拉桿配筋計算,采用應力圖形面積配筋法與按裂縫寬度控制計算配筋法,計算結構取2種方法中較大的結果。具體計算配筋結果見表1。
4 結論及建議
(1)采用MIDAS/Civil軟件進行渡槽縱向預應力鋼筋設計時,因交通部門的規(guī)范相對于水利部門更為嚴格,為確保重要結構安全運行,故結構驗算指標遵守交通部門的規(guī)范要求。
(2)采用MIDAS/FEA有限元軟件進行渡槽橫向結構計算時,考慮溫度荷載的作用,對計算斷面進行單元細化,從而獲取每個斷面的應力面積,使三維實體單元有限元模型不僅能分析結構的位移變形、應力應變分布趨勢,也能方便常規(guī)的配筋計算,獲取準確的配筋計算成果。
(3)進一步驗證了采用邁達斯CIVIL有限元軟件進行渡槽沿水流方向的預應力鋼束設計與邁達斯fea有限元軟件進行渡槽垂直水流方向的結構計算相結合的計算方法,能夠全面地研究預應力渡槽縱向及橫向的應力變形問題,準確地擬定預應力渡槽結構布置形式、成果及普通鋼筋配筋成果。
參 考 文 獻
[1]王勖成,邵敏.有限單元法基本原理和數值方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2]北京邁達斯技術有限公司.MIDAS Civil 02.Advanced Applications[M].北京:北京邁達斯技術有限公司,
2007.
[3]北京邁達斯技術有限公司.MIDAS分析與設計原理[M].北京:北京邁達斯技術有限公司,2010.
[4]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廣西桂中治旱樂灘水庫引水灌區(qū)工程項目建議書(修訂本)[Z].2007.
[5]JTG D62—2004,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S].
[6]SL 191—2008,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