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明
摘要:通過體育鍛煉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思想品德,是新時期體育教學中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體育教師要針對體育項目的特點和實際的教學內容,不斷豐富教學手段跟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通過體育鍛煉來培養(yǎng)學生的紀律性跟集體思維,以及勇敢頑強機智這些優(yōu)秀品質。
關鍵詞:體育鍛煉;品德;習慣
初中學生正處在學習文化知識跟樹立正確世界觀的關鍵期。對他們的思想品德進行教育對他們克服不良的行為習慣跟情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跟思想道德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體育活動的各種模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素質和行為習慣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思想道德教育的體現
(一)德育跟體育之間的關系
德國的教育學家在19世紀提出了教育性質的問題,這個理論也為現在的教育性研究提供了范本。體育教學是整個教育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體育教學的教育性被廣大人民所接受。在體育教學中除了要教會學生體育鍛煉的技能以及增強學生體能之外,還會對學生情感傾向跟道德品質都造成較大的影響。初中的學生正處在性格形成,世界觀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體育教學中一定要正確使用體育德育的特性,這樣才可以把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性充分的展現出來。這樣才可以保證學生不僅是在接受體育的基本動作學習跟素質訓練,更多的表現在學生的愛國主義跟集體主義這樣的觀念,以及規(guī)則的遵守、吃苦耐勞以及拼搏精神。
(二)體育教學中包含的道德教育
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無論進行什么類型的活動,我們都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因此每項運行的展開都充分表現著學生的道德教育。在跳遠跟調高的運動中要求學生要擁有勇于攀登的信念跟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長跑運動可以鍛煉學生的不怕吃苦的精神品質以及耐力跟堅強。短跑運動可以鍛煉學生拼搏爭先的精神。在進行這些運動的過程中一定要求學生要將自己的全部思維都調動起來,這樣才可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以及如何可以正確的掌握某一項特定運動的技術要領跟原理。通過不斷的鍛煉來逐步掌握這樣的技能,同時在此過程中也鍛煉了身體,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良好性格的養(yǎng)成,為思想品德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體育教學中的思想道德
體育課堂在教學的規(guī)范中跟一般的文化課有著很大的不同,體育課堂更加重視規(guī)范性。這樣特征在教學內容的實施上以及學生隊伍組織中,運動技巧的學習跟具體的比賽中都擁有完整的規(guī)則跟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通過教師的引導進行有組織跟紀律的教學活動,其中可以對學生的組織紀律性跟集體榮譽感都有著重要的作用。體育教師也一定要在新的形勢下深刻的認識到體育教學中的規(guī)范性跟嚴格性只有這樣才可以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規(guī)范跟特征,對學生的思想跟紀律以及文明這樣方面的教育,這樣才可以使得學生養(yǎng)成遵守規(guī)則的習慣。
(四)體育教師的自身道德跟品格的展現
教師在學生的學習中有著重要的示范性作用。教師的專業(yè)素質以及思想素質跟教學風格、言行等等這些都會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教師在授課的過程過程中一定要做到動作的規(guī)范標準,語言描述到位。同時也要重視自身的思想道德,這樣都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體育鍛煉中要逐漸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同時也要求對待工作一定要認真負責,用心關注每個同學,這樣才可以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成為學習的榜樣跟楷模,這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
二、初中體育課中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yǎng)的策略
(一)組織一些集體的體育活動
在體育活動中無論什么樣的體育活動都對人的生理和心理形成壓力,這樣學生可以通過對這些壓力的克服鍛煉自己的決心?,F在的很多初中的體育課中都有評比跟競賽機制,在和競爭對手的對抗中以及人跟集體的對抗中甚至是集體跟集體的對抗中都要產生競爭,這樣便要加強學生對在情感跟思想這些方面上的溝通。這樣通過不斷的學習讓學生養(yǎng)成團結跟體諒的效果。同時還可以多舉行一些廣播體操或者健美的比賽,這樣才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
(二)使用案例進行教學
初中體育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密切關注課堂氛圍的變化跟學生自己的行為。同時好要重視學生對體育活動的熱愛,我們可以通過案例進行教學,例如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會例舉一些中國的選手在比賽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意志力跟技巧戰(zhàn)勝對手,贏得比賽的事情。在這些案例中重點強調要想掌握這些技巧一定要堅持練習頑強進取,以及學生的愛國意識,這樣增加團隊意識。
(三)通過文明體育培養(yǎng)文明習慣
在體育課堂中要強調學生的衛(wèi)生習慣,在上課之前一定要讓學生穿好運動服跟運動鞋,同時一定要保護好運動中使用的器材,更不能在運動場中吐痰。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進行集體訓練的重要性,在課前以及快要結束的時候,一定要讓學生快速整齊同時擁有良好的集合紀律。在長時間的訓練過程中學生便會形成很好的行為習慣。
(四)針對性的教學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發(fā)現,有的學生膽小自卑或者身體弱小肥胖這些都對學生自己的內心造成障礙,讓這些同學對集體活動沒有信心跟勇氣。體育教師作為教育者在授課的過程中一定要及時的發(fā)現學生的這些心理活動,我們可以通過活動的組織讓學生參加到適合自己的運動中去。同時對于優(yōu)秀的表現一定要及時表揚,使用這樣的方法構建出自信樂觀的心態(tài)。例如身體肥胖的同學,他們自身的力量較為強大,這時可以讓他們在鉛球或者這些需要力量的課程中展現自己,同時讓他們多多發(fā)揮自己的價值,這樣方能建立起他們自己的體育興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自己養(yǎng)成尊重別的習慣。
(五)積極健康的心理素質
初中的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較淡薄,同時自己還是弱勢群體。在這個過程中便要學生樹立起安全意識,在體育活動中對場地跟器械進行檢查,這樣排除安全隱患。同時還要教會處理傷口的方法,教會正確的使用方法,用完器具要及時整理。
(六)深挖課程,因材施教
在初中的教學中內容上較多同時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較強,在這個過程中體育教學的這些特性更容易發(fā)揮出來。教師也可以充分使用教學實踐跟課程教育的不同環(huán)境把思想道德融入教學中去,這樣可以依照不同的教學活動跟學生在活動中的具體表,為學生制定出不同的培養(yǎng)方法。例如,對于學校的教材來講,也一定要符合教學的要求,同時還要有一定的普遍性跟統一性,這樣更容易對學生進行統一管理。對于體育活動的舉辦我們可以依照不同的性格跟要求以及性別分別展開,這樣才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要求。體育教師一定要深刻理解教材,只有在完成對教材的深刻理解,才能夠在完成教學任務之后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我們可以開展各種體育活動比如頂杠子,這樣學生可以依照既定的比賽規(guī)則進行,同時也可以理解到比賽過程中的公平性。
三、課外體育鍛煉中對學生良好品德以及習慣的養(yǎng)成
(一)高效的體育大課間需要良好的行為習慣作支撐
體育大課間具有時間長,內容多,形式活,強度適宜等特點。它不僅能調解學生緊張的學習情緒,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體現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同時讓學生學會通過體育鍛煉釋放壓力,培養(yǎng)團結合作精神。因此體育大課間中組織一些有趣的鍛煉十分重要,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品質還可以全面發(fā)展。但是這些活動要想順利進行一定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在現在的初中課堂上我們經??梢钥吹胶芏鄬W生的坐姿等行為習慣非常有問題,這是學生長身體的重要時期,因此教師一定要及時的糾正學生的姿勢,為大課間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體育競賽過程中養(yǎng)成的體育品德
體育競賽本身就帶有集體的特征,這種集體的特征會引發(fā)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同時社會是一個大集體,集體榮譽感跟責任感是學生在學習體育品德中的重要部分,其中籃球跟接力跑以及足球這些集體運動中都有包含。在體育競賽過程中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這樣學生可以在生活中明白自己所在的位置跟承擔自己的責任形成良好的體育品德。
四、小結
在體育鍛煉中學生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正確的行為習慣。在結合初中體育教學實際,希望這些方法對這個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行為習慣跟良好道德的養(yǎng)成有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張玲.高中體育對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與行為習慣的策略研究[J].運動,2017(14):118-119.
[2]馬曉俊.淺談體育教學中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J].職業(yè),2010(15):87-87.
(作者單位:東莞市厚街湖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