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亮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體育教學在現(xiàn)代教育中越來越重要。小學是學生首次系統(tǒng)地進行體育學習的階段,是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習慣的重要時期,因此作為小學教師,要特別注意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心理機制,創(chuàng)設符合低年級學生的新穎的教學方式,明確體育學習的最終目的,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參與度及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此,本文針對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提出相關的應用策略,以期對廣大教師有所幫助與借鑒。
關鍵詞:小學體育;興趣;培養(yǎng)策略
現(xiàn)如今,我國小學體育教學仍存在許多問題,大多數(shù)教師面對身體素質(zhì)不同的學生往往采用同樣的訓練方式,并且片面化地對學生進行評價,這導致學生對于體育運動沒有自信心,甚至產(chǎn)生了巨大的壓力,長此以往也就失去了體育興趣。一旦喪失體育興趣,學生就很難再進行體育運動,久而久之身體素質(zhì)會因此變得越來越差,甚至心理素質(zhì)也會受到一定的牽連。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謹言慎行,多鼓勵少批評,靈活利用小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開展有趣的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促進學生在今后的體育學習中有更好的發(fā)展。
一、運用分層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能力
因為每個學生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所以身體素質(zhì)也都大不相同。不愛體育運動的學生也有很多,其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因為自身運動能力較差,而作為教師需要針對學生不同的體質(zhì)提出不同的要求,進行分層式的教學。例如在進行跑步訓練時,教師除了要將男生女生分開進行外,還需要將其中體能優(yōu)秀和體能較差的學生分開進行,這樣同學之間的差距不會太大,體能較差的學生更能夠樹立自信,如果學生在經(jīng)過訓練后體能有所加強,教師也可以再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進步情況來選擇分組。教師需要注意要跟學生仔細說明這樣分組的緣由,這并不是歧視體能較差的學生,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與優(yōu)勢,就算在這個項目上不擅長也可能擅長其他項目,就算是什么都不擅長的學生,也可能通過努力訓練趕超他人。分層式教學也不單單是指對學生分層,也是指每項運動教學目標的分層,為學生設立三個強度遞增的目標點,完成第一個目標訓練后就可以完成第二個,依此類推。例如在短跑訓練時,不是所有學生都可以快速掌握跑步技巧,教師要先為學生制定由低到高的三個目標,第一個目標學會起跑姿勢快速起跑,第二個目標掌握正確的跑步姿勢,第三個目標在固定時間內(nèi)跑完50米或100米。這樣依次遞進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
二、開展體育游戲,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太過單一,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系統(tǒng)的體育學習反而無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體育游戲的介入至關重要。大多數(shù)教師在進行完體育課程教學后,允許學生進行自由活動,但事實上自由活動并不能在體育學習上給學生帶來有效的幫助。教師與其這樣浪費課堂時間,還不如組織學生開展體育游戲活動,不僅可以起到緩解疲勞的作用,學生還可從中學到更多的體育小知識。例如,教師可以開展投籃比賽,先教授學生相關的投籃技巧,再讓學生分組進行比賽,規(guī)定比賽的得分規(guī)則,并對其中得分最高的小組進行獎勵。另外教師還需注意在游戲的同時也要讓學生掌握投籃技巧,教師要對其中投籃姿勢標準的學生進行表揚,反之對其中動作不標準的學生提出建議,從而為其他學生做出示范。類似的體育游戲的展開不僅可以促使學生掌握更多的運動技能,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有利于教師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
三、加強師生溝通,取得學生的信任
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不管在哪門科目中都十分重要。由于小學生年齡比較小,模仿能力較強,對教師都有崇拜的心理,對于自己喜歡的教師,在有意無意之間便會模仿教師的行為舉止,也會努力在教師面前展現(xiàn)出自己聽話懂事的一面;相反如果一個學生討厭任課教師,便會對相關的科目產(chǎn)生排斥、抵抗心理。而師生間的良好溝通很大程度就能拉近學生與教師間的內(nèi)心距離,建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重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想法,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并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方法。例如,部分學生因為體能較差,對體育運動排斥感很強,不愿意參與任何體育運動,這時教師就要出面與學生進行溝通,化解學生心底的心結(jié),鼓勵學生進行體育訓練。除此之外,在日常的體能測試時不能只表揚體能較好的學生,要從多方面看到學生的優(yōu)點,一個學生雖然體能不好但跑步姿勢標準,又或者訓練時十分努力,學習動作姿勢時態(tài)度端正。教師一定要仔細觀察每個學生的情況,并及時得給予表揚和鼓勵。自然而然,學生就會對教師產(chǎn)生信任感,愿意與教師進行交流,分享自己的苦惱,從而促使教師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糾正,制定出更加合適的教學方案,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四、結(jié)語
總而言之,作為小學體育教師要以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為根本目標,針對各個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與身體素質(zhì),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培養(yǎng)學生體育方面的興趣愛好,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并且在加強身體素質(zhì)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讓學生在長跑中學會堅持,在集體比賽中學會團結(jié),在困難中學會克服,使體育課不單單是體育課,還是一節(jié)心理健康課,從而促進學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有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巖.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策略的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6 (2):58-59.
[2]張培培.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6,6 (3):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