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向東 陳海波 宋淑麗
摘要:? 對胡桃楸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的生長規(guī)律進行深入研究的結果表明,胡桃楸種子經層積混沙埋藏法處理后,在播種前給種子增溫增濕可以提高種子的出苗率(最高達70%),胡桃楸1年生幼苗的地徑、苗高主要生長期在6、7月份,苗高在8月下旬停止生長,地徑在9月上旬停止生長。應在6、7月份要做好撫育管理、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工作,促進苗木生長。
關鍵詞:? 胡桃楸;? 種子萌發(fā);? 幼苗的生長規(guī)律
中圖分類號:? ?S 792. 132, S 723. 1+31. 1?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是珍貴的木本糧油樹種之一,經濟價值較高,是我國重要的用材林樹種,也是優(yōu)良的經濟林樹種。目前,胡桃楸天然林已所剩無幾,人工造林面積也很小,為了滿足市場對胡桃楸木材和果實的大量需求,應加大培育胡桃秋經濟林力度。但在胡桃楸育苗的過程中,存在著種子處理較難,出苗率不高等問題,通過對胡桃楸種子播種前三個處理,及三種不同的播種方式,找出胡桃楸最佳種子處理和播種方法,以期為培育胡桃秋果材兼用林提供優(yōu)質苗木。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 1 試驗材料
試驗種子于2006年8月中旬采自伊春市烏馬河林業(yè)局翠嶺林場的針闊混交林中,樹齡為25年的胡桃楸母樹,去除果皮取出種子,當年 11月采用層積混沙埋藏法處理,第二年5月下旬取出,在伊春林科院實驗站苗圃育苗。
1. 2 試驗方法
1. 2. 1 試驗地概況
伊春林科院實驗站施業(yè)區(qū),位于N47°44′,E128°55′,海拔高268 m,為小興安嶺腹地,地處伊春河與湯旺河交匯處的北岸丘陵地帶,生態(tài)環(huán)境具有代表性,屬于溫帶北部寒冷山區(qū)濕潤氣候類型,年均溫1.5℃,1月均溫-22.2℃,7月均溫20.7℃,極低溫-43.1℃,冬季漫長,占全年天數(shù)50%以上,干燥少雪;夏季短暫,但溫暖多雨,光照充足,年降水量約670 mm,70%以上分布在6~9月份的生長季內。≥10℃的年積溫2 100~2 300℃,無霜期115天。原植被類型為柞樺次生林,土壤為典型暗棕壤。
1. 2. 2 試驗設計
2006年11月上旬土壤結凍前,將種子放在冷水中浸泡7~10天,其間要換水2次,然后將種子與濕沙按1∶3均勻地攪拌(含水量使沙子能捏成團,而不出水)。選背風,向陽的地方,挖深1.2~1.5 m,寬1.2~2 m的平底坑,坑的長度可根據種子的數(shù)量而定。把攪拌均勻的種子與濕沙放入坑內,當種子距地面40~50 cm時,再蓋上一層沙子直至地面,坑內每隔2~3 m遠處設一通風孔,坑的周圍應設有排水溝,第二年春季5月下旬取出。種子在播種前分三個處理:①溫室增溫(播種前5天把種子取出,放在溫室大棚里增加溫度和增加濕度);②日光暴曬(播種前2天把種子取出,從混沙篩出來,放置陽光下暴曬);③對照(播種當天把種子從混沙篩出來,直接播在地里)。每個處理重復三次,把種子尖從下,覆土5 cm,按行間距5 cm×5 cm播下即可,試驗面積0.5畝。
播種方式采用三種:①壟播(做壟臺高約16~20 cm,壟距一般為60 cm的壟,播種時按播種量0.33 kg/m2把種子尖從下,覆土5 cm播下即可);②床播(做床寬110 cm,床距一般為60 cm的床,播種時按行間距5 cm左右,把種子尖從下,覆土5 cm播下,播種量在0.4 kg/m2);③直播(穴面直徑50 cm,每一穴播三粒種子,把種子尖從下,覆土5 cm播下即可),每個處理重復三次,試驗面積0.5畝。
1. 2. 3 試驗數(shù)據采集
種子處理及播種方式的試驗在2007年10月15日開始調查,每個處理調查30株,重復三次。幼苗生長規(guī)律的調查在2007年7月12日開始,每隔半個月進行一次調查,每次調查50株,共調查4次。
1. 2. 4 數(shù)據處理與分析
采用OFFICE 2003和SPSS13.0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處理與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 1 不同處理對胡桃楸出苗率及生長的影響
為了提高種子出苗率及苗木生長量,我們在種子播種前做了溫室增溫(增溫增濕)、日光暴曬、對照3個處理。其中溫室增溫(增溫增濕)在播種前5天進行,日光暴曬在種子播種前2天進行,對照是即播即取。
出苗所需的天數(shù)、出苗率、苗高、地徑對生長量有主要影響。由表1可知,經窖藏處理的胡桃楸種子溫室增溫處理后7天便陸續(xù)出苗,比日光暴曬和對照分別提前9、14天。三種處理的種子出苗率分別為64.3%、45.7%、46.71%,處理①比處理②提高18.6%,比處理③提高17.59%。1年生苗平均苗高分別為21.77、17.99、16.24 cm,1年生苗平均地徑分別為0.9 、0.69、0.68 cm??梢钥闯龊议狈N子在播種前的不同處理對苗木生長量的指標有明顯影響。
由表2可知,不同處理間胡桃楸1年生苗高差異顯著。將上述數(shù)據指標進行多重比較(表3)可以看出,溫室增溫與日光暴曬差異顯著,對照與日光暴曬差異也顯著,溫室增溫處理效果最好。。
方差分析(表4)表明,不同處理間胡桃楸1年生苗地徑差異極顯著。為了進一步判明何種處理對胡桃楸1年生苗地徑生長效果最好,將上述指標進行多重比較(表5)的可知年溫室增溫(增溫增濕)與日光暴曬、對照差異顯著,日光暴曬與對照差異不顯著,種子經溫室增溫(增溫增濕)處理后胡桃楸1年生苗地徑生長效果最好。
2. 2 不同播種方式對苗木生長的影響
在種子處理技術相同的條件下,研究不同播種方式對胡桃楸1年生苗木生長的影響。胡桃楸種子經過處理后,分別以床播、壟播、直播的方式進行播種,床播播種量0.4 kg/m2, 壟播播種量0.33 kg/m2,直播穴面直徑50 cm,每一穴播三粒種子。
由表6可以看出,壟播苗無論苗高、地徑的數(shù)據都高于床播、直播,為了進一步弄清不同播種方式對胡桃楸1年生苗木生長的影響,對以上數(shù)據進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結果(表7、表8)表明,三種播種方式的苗高方差分析p值為0. 225>0.05,差異不顯著,所以床播、壟播、直播對核桃楸1年生苗的苗高生長影響不大。
由表8可以看出,三種不同播種方式1年生胡桃楸苗地徑的方差分析p值為0.00<0.05,差異及其顯著,為了弄清三種不同的播種方式對1年生苗的地徑生長量影響程度,對上述數(shù)據進行多重比較的結果(表9)表明,壟播1年生苗地徑生長量最高,平均可達1.08 cm,床播可達0.84 cm;直播1年生苗地徑生長量最低,平均地徑0.60 cm。
由于床播苗的密度要比壟播苗的密度大,從而影響床播苗地徑的生長,壟播在光照、地溫、水分三要素方面占有一定的優(yōu)勢,因而壟播苗的平均地徑比床播苗的生長量大。而直播苗主要由于澆水、撫育管理等因素跟不上,造成地徑的生長量偏低。由上述分析還可以看出胡桃楸1年生苗的地徑受環(huán)境因子影響較大而高生長受環(huán)境因子影響較小。
2. 3 胡桃楸1年生幼苗生長規(guī)律的研究
從5月下旬開始播種,到7月上旬幼苗出齊,大約需要35天的時間,從7月12日開始調查胡桃楸幼苗生長量,到年末上凍前9月24日,每隔半個月進行一次調查,每次調查50株,共調查4次(表10),為了更清楚了解1年生胡桃楸幼苗,在當年不同的時間段生長情況,采用excel軟件根據表10數(shù)據制圖1、圖2。
從圖1、圖2可以看出,1年生胡桃楸幼苗的地徑在8月中旬前,生長較快,8月中旬至9月中旬生長緩慢,9月中旬以后基本停止生長。高生長在7月末之前生長較快,7月末至8月中旬生長緩慢,8月下旬以后停止生長。由此可見胡桃楸1年生幼苗的地徑、苗高主要生長時期在6、7月份。高生長要比地徑提前半個月停止生長,所以在6、7月份要加強對胡桃楸幼苗的撫育管理、以及病蟲害的防治,可以提高1年生胡桃楸幼苗的生長量。
3 結論與討論
3. 1 胡桃楸種子經層積混沙埋藏法處理后,在播種前增溫增濕可以提高種子的出苗率(最高達70%,比對照提高17.6%),縮短種子出苗的時間(播種后7天出苗,比對照提前14天),從而提高1年生胡桃楸苗的生長量。
3. 2 不同的播種方式對1年生胡桃楸的高生長影響不大,對地徑的生長量有較大影響。1年生胡桃楸幼苗的地徑、苗高主要生長時期在6、7月份。所以在6、7月份要加強對胡桃楸幼苗的撫育管理、施肥以及病蟲害的防治,可以提高1年生胡桃楸幼苗的生長量。
參考文獻
[1] 黃桂龍,? 毛立仁,? 劉玉鳳,? 等.? 核桃楸的經濟價值與栽培技術[J].? 遼寧林業(yè)科技,? 2010(3):? 52 - 53,? 56.
[2] 葛文志,? 劉建明,? 李業(yè)娟,? 等.? 胡桃楸嫩枝扦插技術及營養(yǎng)物質含量變化研究[J].? 森林工程,? 2016,? 32(5):? 13 - 15.
[3] 張東來,? 張玲,? 葛文志.? 不同光環(huán)境對胡桃楸幼苗生物量及光合生理的影響[J].? 森林工程,? 2017,? 33(5):? 8 - 11.
[4] 楊立學.? 落葉松對胡桃楸化感作用的研究[D].? 哈爾濱:? 東北林業(yè)大學,? 2006.
[5] 張東來,? 張玲,? 劉長樂.? 黑龍江省經濟林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林業(yè)科技,? 2016,? 41(2):? 61 - 62.
Study on Seed Treatment and Seedling Growth Law of Juglans mandshurica
CHENG Xiangdong
(Yichun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Yichun 153000)
Abstract Study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of Juglans mandshurica, the data analysis showed that after the seedlings of Juglans mandshurica were treated by layering and sand burying, the seedling rate can be increased by increasing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fying the seeds before sowing (up to 70%),the ground diameter and seedling height of 1a juglans are mainly grew in June and July, the seedling height stopped growing in late August; the ground diameter stops growing in early September. In June and July, we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tending management, fertilization, pest control, etc. to promote seedling growth.
Key words Juglans mandshurica;? Seed treatment;? Growth law of seedl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