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年
老爸老媽一向標榜對我實行“民主教育”,一番擺事實講道理后,都由我決定自己的事情,所以多年來,我被老媽拉進了我就讀的小學(xué)、初中、高中各個家長群里,并潛伏起來。
常常見到群里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老師短短的一句話,隨后便是烏泱泱撲上來的點贊、OK、獻花……晚來的家長費力地爬N多層樓,穿越大片鮮花、動畫小人,方能膜拜到老師那一句金言。我曾問過我的老師是否享受這一片頌揚聲,老師回答四個字:“不勝其煩”。所幸老媽從未這般從眾,而是利用家長群,與老師結(jié)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與眾位家長形成合力,共同“對付”我們這幫孩兒們。
我讀初二時,正值叛逆期,成績一瀉千里地退步,屢屢在家長群里被點名,冷靜的老媽也無法再淡定,在群里不斷地做著檢討。我急了,對老媽說:“憑什么我犯了錯,板子打在家長身上?!崩蠇屢桓蓖葱募彩椎臉幼樱骸白硬唤蹋钢^嘛!”我振振有詞地說:“可三字經(jīng)里還有下文呢,教不嚴,師之惰。”老媽眼睛一亮,仿佛覺得孺子可教,開始大講“幼不學(xué)”的道理,而我的側(cè)重點卻在“師之惰”上,滿擰。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老媽與老師私下里聊得火熱,不知給老師出了什么鬼主意。老師變得與我們心有靈犀一樣,在群里不再點名批評同學(xué)了,而是對每位同學(xué)的閃光點不吝表揚,再“開小窗”給個別家長詳細說明孩子的問題,使家長們很是受用,并積極配合,群內(nèi)一派歌舞升平、欣欣向榮之態(tài)?;氐桨嗬?,老師私下找同學(xué)談心,背地里指出存在的小毛病……同學(xué)們覺得:老師、家長這么給我們面子,我們哪有不改的道理。
班級建設(shè)越來越好,家長們也深受鼓舞,在群里一呼百應(yīng),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印象最深的是校運動會,前期在群里各抒己見,討論充分;實施時,大家分工明確,各司其職。賽場上專業(yè)錄像師、攝像師爸爸們讓我們有了明星的感覺,后勤媽媽們細致入微的準備,仿佛是開派對的節(jié)奏,我們這些主角怎能不奮力拼搏?
班上有一張經(jīng)典畫面至今流傳:老師穿著高跟鞋,一手打小花陽傘,一手舉著一只運動鞋,奔跑在彩色的塑膠跑道上,費力地追趕著前面穿著一只鞋子、手握接力棒飛奔的我,那是我可愛的老師見我被踩掉鞋子,情急之下,不顧形象、不計后果的壯舉,溫暖了無數(shù)孩子和家長的心。
家長和老師常說,一切為了孩子,那群里群外,也請多聽聽我們的聲音吧!
(責編 劉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