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tǒng)英文詩歌閱讀教學大多注重研討詞匯、語法、段落等方面的策略,使得英文詩歌閱讀課顯得有些枯燥乏味,學生學習效率低。事實上,結合大專院校學生特征,采用適宜的教學策略將大大促進英文詩歌閱讀教學的發(fā)展。本文將重點探討大專院校英文詩歌閱讀課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英文詩歌;大專院校;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呂凡,女,漢族,四川遂寧人,碩士研究生,民辦四川天一學院思政(基礎)部,助教,研究方向:大學英語、英漢互譯。
英語閱讀通常包含四個層次,即字面理解、推斷性理解、評價性理解和欣賞性理解。英文閱讀旨在利用一些閱讀策略讀懂文本,以便進行推斷性理解、評價性理解和欣賞性理解。大專院校的學生大部分好奇心強,思維活躍,樂于展現(xiàn)自我;善于實踐操作,動手能力強。但同時,他們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在學習上自信心不足,學習興趣有待增強;對教師依賴性強,自主學習能力有待提高。然而,在閱讀課上,許多教師仍采用傳統(tǒng)講授方式進行逐字逐句講授,導致大部分學生只能做到字面理解。自身水平較高的學生或許可以做到推斷性理解,而能做到評價性理解和欣賞性理解的學生則少之又少。
一、利用新穎的方式導入新課,以增強學生閱讀英文詩歌的趣味性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至關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一堂課是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條件。但現(xiàn)今,在閱讀課上,許多老師仍采用傳統(tǒng)導課模式:查單詞和短語,理解句子和段落。如此乏味可陳,再加之大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濃,使得英文詩歌閱讀課顯得枯燥乏味,收效甚微。采用新穎方式導入新課更能抓住學生的心理,增強學生學習興趣,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以特蕾莎修女創(chuàng)作的詩歌《人生是美好的》為例,原詩如下:
Life is Beauty
Life is beauty, admire it.
Life is bliss, taste it.
Life is a dream, realize it.
Life is a challenge, meet it.
Life is a duty, complete it.
Life is a game, play it.
Life is a promise, fulfill it.
Life is sorrow, overcome it.
Life is a song, sing it.
Life is a struggle, accept it.
Life is a tragedy, confront it.
Life is an adventure, dare it.
Life is luck, make it.
Life is too precious, do not destroy it.
Life is life, fight for it.
這首詩簡練質樸,結構整齊,格調鏗鏘有力,詩人在詩中較為完整地闡述了對人生和人生態(tài)度的看法,告知讀者生活充滿了喜怒哀樂和酸甜苦辣,要積極看待人生,勇敢生活。通過閱讀這首詩,學生能領略詩歌的無限魅力,激發(fā)斗志,積極生活。試想,若采用傳統(tǒng)導課模式:查生詞和短語,進而逐字逐句理解,學生定然感覺索然無味,更別提感受詩歌的魅力了。在此,筆者以學習這首詩歌時的幾種不同導課方式為例,闡述采用新穎方式導入新課對增強學習興趣的促進作用。其一,以提問的方式開始課堂。筆者向學生提問“What is life ?”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學生的答案豐富多樣:生活像甜甜的棉花糖、美麗的玫瑰花、勇敢的冒險、夏天的冰激凌、讓人哭的喜劇……學生討論積極,課堂氣氛活躍,同時能實現(xiàn)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啟發(fā)學生思維的目的。之后在肯定學生的答案后,告知學生詩中還有更多對生活的不同理解,以激發(fā)學生研讀這首詩的興趣。其二,采用配樂吟誦方式導入新課。其三,利用做游戲方式導入新課。如可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用一個單詞描述生活,寫得最多,解釋合理的同學將獲得榮譽。在此過程中,教師可適當鼓勵學生,適時引導學生將闡述內容和詩歌內容聯(lián)系起來,而后進入英文詩歌的學習。
二、采用語音形式進行教學,以增強學生閱讀英文詩歌的聽覺體驗
傳統(tǒng)的英文詩歌閱讀教學更注重采用閱讀文字等非語音形式,事實上可兼用語音形式進行教學,如聽錄音跟讀、個人朗誦、小組朗誦、朗誦比賽等。借助語音教學利于增強聽覺體驗,提高學習效率。以詩人Eleanor Farjeon的《知識》為例,原詩如下:
Knowledge
Your mind is a meadow
To plant for your needs; [dz=a]
You are the farmer,
With knowledge for seeds. [dz=a]
Dont leave your meadow
Unplanted and bare, [e?=b]
Sow it with knowledge
and tend it with care. [e?=b]
Whod be a know-nothing
When he might grow [??=c]
The seed of the knowledge
Of stars and of snow; [??=c]
The science of numbers,
The stories of time, [a?m=d]
The magic of music,
The secrets of rhyme? [a?m=d]
Dont be a know-nothing!
Plant in the spring, [r??=e]
And see what a harvest
The summer will bring. [r??=e]
這首詩采用暗喻方式介紹了知識的不同種類及其重要意義,鼓勵學生要努力學習知識,要學有所獲。全詩用詞簡單質樸,分行意群干凈利落,句型簡單。采用語音方式進行教學,利于增強學生聽覺體驗,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首先,能更好地把握詩歌的韻律特點和節(jié)奏特點。整首詩詩行長短不一,全詩的韻腳是“abcde”,節(jié)奏簡練而明快,口語感極強,具有很強的音樂性。在課堂中,可采用教師帶讀、學生個人朗誦、小組朗誦、聽錄音跟讀方式體會詩歌的韻律美和節(jié)奏美。這樣在較強的語音聽覺體驗下,啟發(fā)學生帶著問題發(fā)揮想象以更好地領悟詩人的情感和觀點。其次,體驗親切感。全詩采用第二人稱“you”進行敘寫,詩人仿如令人敬仰的教師一樣給與讀者諄諄教誨,讓讀者倍感親切,這和全詩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相呼應。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積極探索詩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義,在討論中挖掘詩歌的深層含義。大部分學生知識基礎薄弱,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不足。語音教學方式利于增強學生聽覺體驗,激發(fā)學習熱情,以提高學習效率。
三、借助閱讀技巧,循序漸進學習詩歌,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英文詩歌
在閱讀英文詩歌時,學生逐步獲得字面理解,進而進行推斷性理解、評價性理解及欣賞性理解。這樣才能有效實現(xiàn)英語閱讀的四個層次和閱讀教學目標。但大部分學生知識基礎不扎實,對教師依賴性強,自主學習能力有待提高。事實上,可借助閱讀技巧,采取由淺入深,由外在形式到深刻內涵的漸進學習過程。在此仍以《人生是美好的》為例。第一步了解詩歌的外在形式。整首詩句式整齊,結構對稱工整,讀起來朗朗上口,鏗鏘有力。通過閱讀可以把握同類詩歌在形式及基調方面的特點,引導學生感受詩歌的形式美。第二步字面理解。將整首詩歌進行中英文對比理解,讓學生初步理解整首詩的大致意思。第三步推斷性理解。在這個階段,學生可借助字面理解,嘗試著去推斷整首詩字里行間的隱含意義,了解詩人的寫作意圖和觀點,明白: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美麗的人生就是由喜怒哀樂交錯形成,因此無論遇到什么困難,要積極樂觀勇敢拼搏。第四步評價性理解。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適時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原則和觀點對整首詩的形式美、意境美及詩人的觀點進行分析和評價。第五步欣賞性理解。在此時,學生可嘗試著對整首詩的寫作技巧及思想水平等方面做出最終的評價。誠然,第四步和第五步較之前三步更難,但可鼓勵學生不斷探索,積極嘗試。
綜上所述,大專院校英文詩歌閱讀課應當給與足夠重視。一方面,英文詩歌教學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英文詩歌閱讀教學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語言素養(yǎng)及創(chuàng)造力。教師在英文詩歌閱讀課中采用適宜的策略,引導學生理解英文詩歌,欣賞英文詩歌,運用英文詩歌,真正做到實學、活學,利于實現(xiàn)樂學及學以致用目標。本文結合大專院校學生的特點探討了大專院校英文詩歌閱讀課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對其他老師所有幫助。
參考文獻:
[1]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2]付文中.人生即美麗[J].大學英語,2013,(12).
[3]孟憲忠.英語語音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