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鋒
【摘要】在九年的義務教育中,小學語文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且無法代替的,它是學習其他知識的前提條件。現(xiàn)階段,新課程的改革進行得風生水起,小學語文教育也順應著改革的潮流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教學時,必須樹立新的教學思路,采用新方法,運用新手段,這就對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卻是不容樂觀的,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處理。本文對改革過程中小學語文教育存在的問題展開了深入探究,并提出了幾條指導性的建議以期改善小學語文教育的現(xiàn)狀。
【關鍵詞】思路 方法 手段 小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7-0032-02
我國的新課程改革進入到了十分關鍵的時期,小學語文教育的改革也刻不容緩,必須緊隨改革的腳步?!墩Z文新課標》中提出了很多全新的指導思想,為小學的語文教育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它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幫助他們牢固樹立正確的三觀,培養(yǎng)他們的自覺性和創(chuàng)造性。
一、當前我國小學六年級語文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念落后,學生壓力過大
小學語文看似簡單,卻關系到了學生從小的思想素質(zhì)的養(yǎng)成,還能為其他科目的學習奠定基礎。目前階段,應試教育依然占據(jù)主導地位,所以在教學時,教師似乎只關注學生基本知識的掌握,卻對學生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拋之腦后,這是極其錯誤的。在應試教育的逼迫下,學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整天處在緊張的學習氛圍當中,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學習效率。
2.課堂氣氛沉悶
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中,課堂教育是眾多學習途徑中最重要的一條。小學語文也是如此。所以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與之不符的是,語文課堂上的氣氛往往很壓抑,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不頻繁,學生處于十分被動的地位,嚴重影響著學習的效率。
3.教學方式落后,多媒體手段缺失
在當今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和多媒體正以飛快的速度發(fā)展著,使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深刻的變革。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是任何一種教學方式所無法媲美的,如果將多媒體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可以開闊學生們的視野,使得教學過程更具吸引力和觀賞性。
二、關于如何樹新思路、講新方法、用新手段的策略
1.轉(zhuǎn)換思路,運用適當?shù)姆椒ɑ钴S課堂,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正處在活潑好動的時期,想要讓學生在自覺地去進行閱讀而非別人監(jiān)督,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所以教師應當采取有效的方法來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具有了閱讀的欲望之后,學生就會自覺地參與到閱讀中來,不會產(chǎn)生抵觸情緒或者厭煩心理。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實則不易,由于小學生的特殊性,想要找到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需要語文教師的積極探索。教師應當盡自己所能地去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為學生提供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足夠的資源空間,引導他們不斷地提升閱讀興趣,這樣學生才能在課堂上更好地配合老師,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去。例如,在六年級上冊《負荊請罪》這一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拋出一個懸念,教師可以設置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廉頗和藺相如是誰嗎?”對歷史故事不了解或者沒有讀過《史記》的同學都不了解這一故事,于是就充滿了好奇,激發(fā)了他們的閱讀興趣,然后教師給予暗示答案就隱藏在今天所要學習的這篇課文當中,學生的求知欲便立馬被激發(fā)了起來,于是就可以將全部精力融入到學習當中去,不僅能使得教學過程更順利地展開,而且能增強學生的閱讀趣味。
2.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提高語文教學水平
多媒體教學漸漸成了當今時代主流的教學模式,它具有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所不具備的優(yōu)點,正在被廣泛的應用開來。它具有全面性、創(chuàng)造性,對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不僅如此,還可以極大的拓展學生們的課外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同時,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授課的過程中也能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可以更好地掌控教學的效果,更有利于學生掌握和鞏固知識。例如,在六年級上冊《三亞落日》這一課文的教學中,可以合理地運用多媒體,將學生身臨其境地引入另一個畫面當中。首先,教師可以展現(xiàn)一幅圖片:中國地圖,并采用動畫效果將三亞在祖國地圖板塊上的位置著重顯示出來。然后在展現(xiàn)不同地域所拍攝的落日的畫面進行對比。通過對三亞落日的講解,點出了三亞的落日不同于其他地方落日的獨特的美,激起學生一睹為快的強烈欲望。最后適時播放一段具有動感音樂的視頻,讓學生在腦海中設想自己處于夕陽余暉的美景之中。學生瞬間沉浸在優(yōu)美的畫面和這一生動的教學方式中。在課堂進入良好的意境和氛圍中,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講解,學生的思維正處在積極活躍時期,興趣也處在上升時期,使教學變得更加輕松。這樣一來,既渲染了氣氛,拉進了學生與課文的距離。
總結(jié)
總而言之,新課程作為我們國家現(xiàn)階段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務,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教師必須去除舊的教學理念中的糟粕,取其精華的同時不斷地轉(zhuǎn)換思路,采用新的手段和方法,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尋求更符合當今社會需求的教學模式,在新時期為自己提出新的要求。相信我們國家的小學語文教育水平會取得長足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張生梅.探究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策略[J].新校園(中旬),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