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學課程是進入初中階段后新增的課程內容,其主要特點除了全新的理論知識外,還包括了一部分化學實驗內容。但由于學生是初步接觸化學課程,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需要靠一定的化學實驗來輔助驗證和實踐。另外,從化學實驗本身的角度來說,一部分化學反應和現(xiàn)象對于初中生來說具備一定的奇特性,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如果能夠在此基礎上引入趣味化的教學方法,則必然會對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效果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趣味性;化學實驗;初中化學教學;應用
一、 引言
初中化學課程的教學內容中,除了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學習,化學實驗的課程安排也占有較大的比重,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幫助學生通過實驗更加清晰準確的理解初中階段化學課程的理論知識,并提升其實際應用能力,是非常關鍵的問題。本文就趣味化的化學實驗教學方法在初中化學中的應用進行討論。
二、 實驗課程趣味化的重要性分析
(一) 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實驗課程有一個顯著的本質特征,就是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完成。教師在實驗過程中主要起到輔助和指導和師范的作用,而學生則進行主要的實踐操作,但由于化學課程是自九年級才開始開設的。因此,學生對化學客戶才能的熟悉程度和認知程度都比較有限,雖然化學實驗課程的一些實驗現(xiàn)象具有奇特性的特征,但從理論知識入手進行化學課程的教學,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而趣味性的實驗課授課模式,則主要是指教師從實驗課程設計、課程輔助工具以及課程實施方法上都以趣味性為目標進行開展,促進課堂教學生動性的提高,以此激發(fā)其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有利于促進課堂教學內容形象化
在化學實驗課程中,一些關于實驗原理和實驗步驟的描述對于接觸化學課程時間不長的初中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這無疑提高了學生對實驗原理和操作流程的理解難度。但在趣味化的教學模式下,化學實驗的操作步驟能夠實現(xiàn)更加的形象化和具體化,學生可在具體化的實驗操作方法指導下進行化學實驗流程操作,從而更加直觀的觀察化學反應現(xiàn)象和生成物。
(三)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有了趣味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流程的支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提升。那么進一步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會得到提升。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更容易主動探索和實踐,并在此過程中逐步鍛煉和提高其化學實踐能力。這不僅滿足了新課標關于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需求,也負荷初中階段學生注重學習的自主性和思維具有發(fā)散性的身心發(fā)展特點。
三、 趣味化的化學實驗教學方法具體應用分析
(一) 利用情景設置,加大實驗探索深度
這里的情景設置,其主要的要點在于情景的選擇,對于初中生來說,從其日常生活中與其有一定聯(lián)系的點上入手進行情景的設置,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達到趣味化教中學的目的。例如,在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第四章《燃料及其燃燒》的第3節(jié)中,就介紹了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二氧化碳作為與人們的生活甚至是生命緊密相連的一種氣體,其用途具有很強的廣泛性,教師可以從這個角度入手進行課堂導入,將專業(yè)化和抽象化的氣體制造課程以生活化的方式進行引入,減低學生面對化學實驗課程時的困難感,而使其感受到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引起其深入探索的欲望。
(二) 通過設置問題引發(fā)實驗思考
在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中,教師通常采用正向思維的方式,通過逐步的實驗操作和結果觀察,結合理論描述最終得出化學實驗結論,這種方法往往是以教師為主導的,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容易產生枯燥感。因此,教師可以轉變教學思路,用逆向思維的方式現(xiàn)將實驗結果或結論擺出,并按照逆向的思維方式,提出相應的實驗問題讓學生自行思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思維能力必然是一種鍛煉。例如,在初中九年級化學實驗課程中《實驗室制氧》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將制氧過程的結論提出,然后將具體的實驗流程進行分散排序,讓學生通過自行重新組織而形成其認為合理的實驗步驟,并自行進行實驗操作,教師則可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進行觀察指導,及時解決其實驗過程中遇到的障礙和問題。由學生獨立完成實驗過程,對其來說是一個新奇的實驗體驗過程,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并且,如果實驗取得的最終結果與前期得出的理論結果相符合,學生則會產生強烈的學習自信心,對其教學積極性的促進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三) 利用多媒體輔助工具提升教學過程的趣味性
新課標對教學目標的多元化要求,使得教學工具和模式多元化的必要性也有所提高,在這種背景下,教師應當及時轉變教學思路,積極應用多媒體手段開展教學,尤其是對于化學實驗課程來說,化學反應的產生常常歷時很短,為了便于學生的觀察,教師可將部分實驗課程以微課形式進行教學,使課堂教學過程動態(tài)化、趣味化。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全方位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另一方面,微課教學視頻可供學生隨時觀看、自由學習,并且其與學生熟悉的互聯(lián)網和視頻軟件相聯(lián)系,更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同,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 結束語
總之,初中階段作為學生初步接觸化學課程的階段,實驗課程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的重要手段。教師應當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入手,結合化學實驗課程本身的特點,通過多種途徑融入趣味化的教學方法,以實現(xiàn)此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琳.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1).
[2]王英.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數(shù)理化學習(教研版),2017(4).
[3]王登祥.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6(5).
[4]胡志華.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1(26).
作者簡介:
杜竇,貴州省遵義市,務川自治縣分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