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津(南開大學 天津 300071)
乒乓球教學屬于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而隨著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乒乓球教學改革的受關注程度也在不斷提升,但在筆者的實際調研中發(fā)現(xiàn),近年來我國各高校開展的乒乓球教學改革更多處于紙上談兵階段,改革未落到實處、未結合高校實際的情況也較為常見,而為了真正實現(xiàn)高質量的高校乒乓球教學改革,正是本文圍繞高校乒乓球教學方式多樣化改革可行性開展具體研究的原因所在。
為明晰高校乒乓球教學方式多樣化改革的可行性,首先需要了解高校乒乓球教學的重要性。體育鍛煉具備強健體魄、放松心情、調節(jié)壓力等多方面重要作用,而對于大學生來說,體育課程能夠提供脫離學習壓力、放松身心的途徑,乒乓球教學便屬于其中的重要組成。自第28屆世乒賽上我國取得了全面勝利的戰(zhàn)績,乒乓球運動便在我國掀起了一股持續(xù)至今的熱潮,乒乓球教學也因此高校體育選修課中占據(jù)較為重要的地位?!度珖胀ǜ叩葘W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明確指出,“乒乓球教學應以達到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提高體育素養(yǎng)為目標,使學生在乒乓球教學過程中不僅充分享受到乒乓球運動的樂趣,而且培養(yǎng)體育鍛煉情感和終生體育的意識”,而由于乒乓球運動具備趣味性強、所需條件較少、群眾基礎較好等特征,很多大學生希望能夠通過參與乒乓球運動提高自身的社會交往能力,由此可見高校乒乓球教學的重要性。
為判斷高校乒乓球教學方式多樣化改革的可行性,需首先考慮高校大學生先天因素不同對乒乓球教學帶來的影響。乒乓球運動具備訓練強度較大特點,但在筆者的實際調研中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乒乓球教學多缺乏專門針對體質較弱大學生的專項訓練,這就使得體質較弱大學生往往很難在乒乓球學習中掌握訓練要點,學習積極性因此受到影響的情況也較為常見。雖然高校大學生群體的年齡層基本一致,但個別先天體質不好的大學生往往無法與其他同學一樣進行乒乓球學習,這種情況下乒乓球教學的專業(yè)化訓練中較為常見,對發(fā)球、接發(fā)球、搓、拉、攻、擋等動作的拆分與反復練習便屬于專業(yè)化訓練的典型,而這類訓練存在的枯燥乏味、練習時間長、運動量大特點往往會對體質較差學生帶來一定挑戰(zhàn),有的學生甚至可能因此出現(xiàn)身體疾病,而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高校便需要開展乒乓球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改革,由此將乒乓球的專業(yè)訓練和跑、跳、投擲等簡單的運動結合在一起,即可保證體質較差的大學生較好參與到乒乓球學習中。
高校乒乓球教學對大學生個人認知能力存在較高要求,這就使得部分認知能力較差的學生往往很難在短時間掌握動作要領,同學間差距的加大往往會給予這類學生較大的心理壓力,這顯然與高校乒乓球教學的開展目的背道而馳。在筆者的實際調研中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高校乒乓球教學存在盲目采取統(tǒng)一標準、不考慮能力較弱學生實際的情況,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教學任務定值的缺陷與這類情況的出現(xiàn)存在較為緊密聯(lián)系,由此引發(fā)的高校乒乓球教學“吃不了”、“吃不夠”問題必須得到關注??紤]到高校乒乓球選修課的課堂教學時間受到多方面限制,高校必須為學生提供課后的乒乓球練習場所與相應指導,而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同樣需要得到高校乒乓球教學方式多樣化改革的需要。
很多大學生在參與高校乒乓球教學前已經(jīng)擁有較為優(yōu)秀的技能水平,而更多數(shù)大學生雖然沒有開展過乒乓球運動相關的訓練,但本身對乒乓球運動有著較為濃厚的興趣,但如果高校不結合學生技術水平開展統(tǒng)一式乒乓球教學,“吃不了”、“吃不夠”問題很容易因此出現(xiàn),大學生參與乒乓球學習的熱情也會有所降低,這就使得高校需要開展分層教學以滿足不同技術水平的學生需要;此外,大學生參與乒乓球學習的目的較為多樣性,欣賞乒乓球運動、鍛煉身體、參加比賽均屬于其中典型,但傳統(tǒng)的高校乒乓球教學并不能較好考慮學生目的,這種情況的改變需要高校開展乒乓球俱樂部活動,由此即可更深入了解高校乒乓球教學方式多樣化改革具備的較高可行性與必要性。
(1)教學思路。
為真正實現(xiàn)高校乒乓球教學方式多樣化改革,各高校需首先實現(xiàn)分層次教學在乒乓球教學中的融入,這種分層次教學需要關注高校大學生的先天差異與后天差異,這里的差異不僅包括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差異,更包含大學生受身體素質影響在乒乓球運動中表現(xiàn)出的不同發(fā)展速度和水平、能力、個性心理傾向,大學生乒乓球相關的自我意識、興趣、愛好、個性、特長等方面也將由此出現(xiàn)顯著差異,這種差異便屬于高校乒乓球教學方式多樣化改革、分層次教學開展的重要依據(jù)。分層次教學的開展需要在承認學生差異的前提下進行,由此確定高校大學生實際情況,即可提出針對性、科學性較高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分層次要求也將在其中實現(xiàn)高質量滲透,同時創(chuàng)立評估體系即可保證不同層次學生均能夠在乒乓球課程中實現(xiàn)最充分的發(fā)展和提高,大學生群體的綜合素質也將由此實現(xiàn)全面提高。現(xiàn)階段,我國高校大學生存在顯著的多樣性、差異性特點,但教材內容陳舊、教學時間不足卻使得這類特點無法較好在乒乓球教學中得到體現(xiàn),很多乒乓球基礎較弱學生感到教學動作難度較高、教學目標難以達成,而乒乓球技術較優(yōu)秀的學生則無需努力即可完成教學目標,這便是上文提到的“吃不了”、“吃不飽”問題的具體表現(xiàn),因此分層次教學的開展必須拋棄杜絕統(tǒng)一授課計劃、教學要求,真正著眼于學生差異。
分層次教學的核心是承認差異、利用差異,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的群體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屬于開展分層次教學的具體思路,由此確定目標層次并制定針對不同層次的教學計劃,即可實現(xiàn)大學生群體的橫向分層、縱向聯(lián)系,同時制定科學的層次間升降制度,高校乒乓球教學的科學性將大幅提升,學生參與乒乓球學習的積極性、學習信心、良好學習習慣、合作精神的提升與養(yǎng)成也才能夠真正實現(xiàn)。在高校乒乓球分層次教學的探索中,湖南理工大學的屬于其中典型,在邀請乒乓球教育領域專家將學生分為初、中、高三個層級后,湖南理工大學開展了針對性較強的乒乓球教學,表1為湖南理工大學完成一學期分層次乒乓球教學后收集的學生反饋,而結合該表可直觀發(fā)現(xiàn)分層次教學能夠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發(fā)揮的優(yōu)秀效用。值得注意的,我國現(xiàn)階段多數(shù)大學會按照學生的性別、身材開展乒乓球分組對抗訓練,這種訓練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滲透著分層次教學特點,但大學生的差異性、多樣性并未得到充分考量,以此高校乒乓球分層次教學的開展必須真正改變“一鍋燴”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通過乒乓球教學的因材施教,高校便能夠真正實現(xiàn)多層次、多規(guī)格人才的培養(yǎng),高校乒乓球教學方式多樣化改革也將獲得有力支持。
表1 分層次乒乓球教學反饋
(1)探索趣味競賽教學。
為保證高校乒乓球教學實現(xiàn)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習慣和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設法提高學生參與乒乓球運動的愛好、興趣、主動性、自覺性,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需要在乒乓球教學中遵循差異性原則、對抗性原則、因地制宜原則,由此鼓勵學生開展單人主動練習、組織趣味競賽教學,即可為高校乒乓球教學方法多樣化改革提供更有力支持。單人主動練習可圍繞對墻擊顛球練習、顛球練習、跑動中的練習展開,對墻擊顛球練習包括近距離和遠距離連續(xù)擊球練習、左推右擋練習、指定區(qū)域連續(xù)擊球練習等,而顛球練習則包括原地自顛球練習、原地高低顛球練習等,跑動中的練習包括持拍托球跑動練習、持拍自顛球跑練動習等;趣味競賽教學則可以開展兩人多球連續(xù)擊球游戲、繞臺循環(huán)跑動擊球賽、四人兩球對角賽、兩人四拍一球連續(xù)擊球游戲等,由此大學生參與乒乓球學習的積極性將大幅提升。趣味競賽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大學生能夠在游戲中學習技能,師生間也將由此開展良性互動,體育館由此成為游戲的樂園、乒乓球成為大學生喜愛的游戲,大學生參與乒乓球學習的主動性自然將大幅提升,學生也將在游戲的支持下更好掌握乒乓球技巧。
(2)建立校園乒乓球俱樂部。
乒乓球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這就為校園乒乓球俱樂部的建立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高校乒乓球教學方式的改革可圍繞校園乒乓球俱樂部的建立開展,由此大學生將獲得業(yè)余時間參與乒乓球訓練的平臺,學生彼此間的溝通交流也將獲得校園乒乓球俱樂部的支持。在筆者的實際調研中發(fā)現(xiàn),校園乒乓球俱樂部具備提高學生的乒乓球運動技巧與技能、開拓學生眼界的能力,這主要是由于學生能夠在校園乒乓球俱樂部支持下獲得更多競技比賽的經(jīng)驗,高水平的乒乓球球技也將成為學生更努力參與學校的動力。為保證校園乒乓球俱樂部較好服務于高校乒乓球教學方式的改革,本文建議將上文提到的分層次教學方法融入校園乒乓球俱樂部,以此創(chuàng)建高校乒乓球教學俱樂部,具體的創(chuàng)建流程可以描述為:“建立高校乒乓球教學俱樂部組織→建立高校乒乓球教學俱樂部會員加入和轉會制度→明確高校乒乓球教學俱樂部具體教學任務→融入分層次教學法→明確高校乒乓球教學俱樂部教學開展方法”,由此開展“乒乓球俱樂部測試→分層次教學→分層指導→采取不同教學方法→完成不同教學目標→分層次教學評價→動態(tài)升降級→乒乓球俱樂部再測試”的循環(huán)流程教學,即可更好為高校乒乓球教學方法改革提供支持。
綜上所述,高校乒乓球教學方式多樣化改革具備較高可行性,在此基礎上,本文涉及的開展分層次教學、探索趣味競賽教學、建立校園乒乓球俱樂部等具體策略建議,則提供了可行性較高的高校乒乓球教學方式多樣化改革路徑,而為了更好推動我國高校乒乓球教學的開展,教學手段現(xiàn)代化、教學內容精簡化、教學方法娛樂化、教學測評綜合化等也應成為各高校的關注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