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熱譯師傳是藏族典籍重要的作品之一,體現(xiàn)了熱譯師的智慧和思想。本文選擇首次翻譯的譯本作為研究對象,考察譯者身份、翻譯策略、譯本特色等內(nèi)容,分 析譯介成功的原因,以期對藏族典籍和藏族文化翻譯和傳播提供有益的啟示。
關(guān)鍵詞:熱譯師傳威德之光;多識仁波切;翻譯
一、引言
《熱譯師傳威德之光》是一本藏傳佛教密宗大師的生平傳記。
熱譯師,全名“熱羅·多吉扎”,是藏傳佛教偉大的佛學家、高僧、大成就者,享年182歲,被稱為藏傳佛教史上“威力無比的神通王”。他是公元11世紀初去印度和尼泊爾學法的最著名的藏族譯師之一。
格魯派五大本尊之一“大威德金剛”熱系傳承的首傳宗師熱羅譯師,被稱為藏傳佛教史上“威力無比的神通王”。本書敘述了他漫長一生中求法、修證、傳法、利眾的偉大而又具有傳奇色彩的經(jīng)歷,較為全面地展示了藏傳佛教證悟佛法后的大自在境界以及不可思議的密宗神通法力。
二、熱譯師傳漢譯本概述
本書由多識仁波切首次翻譯,于2005年3月第一次印刷,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是誠信人士及藏傳佛教文化愛好者不可多得的珍貴讀本。后來曲甘·完瑪多杰再次翻譯此書,并于2015年3月第一次印刷,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三、譯者身份:多識仁波切
多識仁波切,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朵什寺第六世寺主活佛。西北民族大學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wù)院特殊津帖專家,雪域當代深孚眾望的學者、翻譯家和教育工作者。大學者曾在天堂寺和拉卜楞寺學習藏傳佛教五部四續(xù)顯密經(jīng)典,后從事藏語文教學工作,教育成就突出,培養(yǎng)的學生遍布國內(nèi)各大藏學研究機構(gòu)及教育系統(tǒng),是國家民委“突出貢獻專家”獎獲得者。在藏傳佛教哲學與倫理學研究、藏族傳統(tǒng)文學、藏族歷史文獻、藏傳因明學、藏語語法研究、藏漢翻譯研究與實踐等學術(shù)領(lǐng)域,以及文化保護、慈善等方面均有卓越建樹。
四、多識仁波切譯《熱譯師傳》的翻譯策略和譯本特色
熱譯師傳是一本藏傳佛教密宗大師的生平傳記。由多識仁波切首次翻譯,而后又有曲甘·完瑪多杰翻譯,因此有兩種不同的版本。就多識仁波切的譯本,譯者在翻譯這部作品時采取了一些翻譯策略,使譯本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chǔ)上,呈現(xiàn)出一些獨有的特色。
(一) 深度翻譯
熱譯師傳和其他藏族典籍一樣,原文中充滿了大量藏傳佛教專有名詞,蘊含深奧的佛教教義等文化信息。同時,熱譯師傳以藏語方言口語為載體,闡釋熱譯師尊者的密宗思想和傳奇經(jīng)歷,這就對譯者如何傳達出原文的獨到之處提出了巨大的挑戰(zhàn)。深度翻譯的策略恰恰“適合涵納豐富文化信息的文化典籍、學術(shù)作品和少數(shù)文學作品 ”,因此,在熱譯師漢譯過程中,多識仁波切采用了深度翻譯的策略,大量使用解釋性翻譯、完備的文本體例,把漢譯本置于全面詳盡的藏傳佛教文化環(huán)境中,幫助讀者深入理解佛教文化詞匯及佛教文化信息。譯者努力在譯本中實現(xiàn)藏族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再現(xiàn),并將源語文化和譯語文化之間的差異保留在譯本中,引導并促進漢族讀者對熱譯師傳的理解。
(二) 專有名詞的翻譯策略得當
翻譯策略是指翻譯過程中的思路、途徑、方式和程序。翻譯策略與翻譯方法是天然的一對,二者并無太大區(qū)別。在對待熱譯師傳專有名詞的處理上,多識仁波切采取了靈活的方式。在全部譯文中,譯者對專有名詞的翻譯策略多是意譯和音譯,并運用解釋性翻譯做出解釋,這種靈活的處理方式在最大程度上再現(xiàn)了原文的內(nèi)容。
總的來說,多識仁波切翻譯的《熱譯師傳威德之光》在異文化中的接受狀況較好,也獲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無論是專業(yè)讀者在學術(shù)期刊發(fā)表的譯評,還是普通讀者在圖書網(wǎng)絡(luò)銷售平臺的評分和評論,都給予了該譯本很高的評價。
五、多識仁波切《熱譯師傳威德之光》譯介成功的原因分析
(一) 獨具特色的原作
熱譯師是藏傳佛教的傳奇人物,也是藏傳佛教各教派所公認、敬仰、崇拜的 大成就者、大瑜伽師和苦行僧,在他的傳記中夾雜著各種文學色彩,體現(xiàn)了熱譯師吃苦耐勞、潛心修佛、鍥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一部兼具文學性、藝術(shù)性、宗教性的作品。在藏區(qū),讀者將熱譯師看做是一部圣者傳記、修行指南、佛教瑜伽手冊,乃至一部藏傳佛教的傳奇讀本。羅選民和楊文地指出,典籍翻譯的覆蓋面不僅要包括文學藝術(shù)和教育。熱譯師傳恰恰是藏族典籍中極具特色的代表性作品,多識仁波切選擇熱譯師傳作為翻譯對象之一,除了個人的興趣愛好外,同時也想將藏族文學史上的這一力作介紹給其他的讀者,使更多的讀者能夠閱讀并理解熱譯師傳中蘊涵的佛理,傳播和發(fā)揚西藏文化,這一選擇無疑是成功的。
(二) 佛家譯佛典
多識仁波切作為藏族一為學者,他的豐富經(jīng)歷和多重身份對成功翻譯熱譯師傳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大學者創(chuàng)作或翻譯了多部與佛教有關(guān)的著作,具有高水平 的藏、漢雙語翻譯。同時他早年間修行佛法,在佛學方面造詣深厚,能夠充分理解和把握熱譯師傳記的特色。因此,嫻熟的多語能力、翻譯實踐和佛教背景使得他的譯本成為忠實于原文的譯本,并且翻譯中他采用了深度翻譯的策略,使得譯本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chǔ)上,仍具較高的可讀性。
參考文獻
[1]???????????????????????????《??????????????》????????????????????????????????2015????????8?????????????????????
[2]多識仁波切翻譯的《西藏佛法修證之王:熱羅大師傳》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5年3月第一次印刷
[3]方夢之.翻譯策略的理據(jù)、要素與特征[J].上海翻譯,2013(2).
作者簡介
拉郎草(1991—),女,藏族,甘肅夏河,學生,西南民族大學,專業(yè):藏漢翻譯方向。
(作者單位:西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