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愛秀
【內容摘要】結合教學實際,探討如何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全面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指出建構學生的自我語言是基礎,可通過讀出情味、實說實練、傾聽分享來實現。
【關鍵詞】生本位 語文核心素養(yǎng) 《背影》 《愛蓮說》
關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學專家已經給出了界定,而語言的建構與運用在語文素養(yǎng)整體結構中則處于基礎層面。學生個體言語的建構除了通過大量閱讀有益書籍獲得外,語文課堂則是另一個很重要的陣地。
到底在閱讀教學中如何有效引導學生建構自己的語言呢?這在理論上似乎很清楚,但是在實踐中操作起來卻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做了以下一些嘗試:
一、讀出情味——建構語言的前提
閱讀教學中面對一篇新課文,先應該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課文的美,語言的美。采用范讀、配樂朗讀、詩朗誦、講故事等形式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后讓他們自由讀、指名讀或齊讀。在具體教學某一部分時,也要先進行整體感受。不過,這時要求更高了,采用學生默讀、指名讀、教師引讀或有感情地朗讀等形式。除了安排大量的形式多樣的讀以外,還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具體有效的朗讀指導,加深學生的解讀感受。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我經常提醒學生,語言文字都有著特殊的感情,只要你用心品味,就會發(fā)現它們一個個都是活蹦亂跳的,都充滿了喜怒哀樂。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書讀百遍,其情自悟。
二、實說實練——建構語言的核心
1.品味語言——建構語言的基礎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使他們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品味語言,要對文本細心揣摩、辨析與聯想,體會作者是如何運用語言表情達意的,體會作者建構和運用語言的意圖,向作者學習如何建構和運用語言。例如我們可以用比較的辦法來品味《背影》里的經典語段: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慢慢)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彎)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蹬);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朱自清的《背影》語言平實簡潔,卻傳達出了無限的深情。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會作者運用語言的匠心,我將上文中加點的詞語換成了括號內的。學生反復讀,細細咀嚼品味?!啊橎潜憩F了父親年齡大身體胖,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慢慢根本就表現不出來這個意思了,改得不好。”“還有‘彎,多容易就可以辦到事啊,下月臺對于父親是很費勁的事,這個詞也不好。”“‘蹬也不好,那是有力量年輕的人才有的,不符合實情”……無需我多說,學生已經領會了大家運用語言的精妙,這為學生自我建構語言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2.模仿練習——建構語言的實戰(zhàn)
在閱讀教學中,依據教學目標和文本設計出來的語言訓練,是學生建構自己語言的重要途徑。語言訓練可以是根據語境填個詞使句子既完整又合乎情理,可以是仿寫一個句子,也可以是仿寫一段話或一篇文章。
在閱讀教學的言語訓練中,仿句練習是比較常見的。比如,《愛蓮說》中這段對蓮進行描寫的經典語段: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賞析之后,我們要抓住機會提升學生建構語言的能力,指導學生來進行仿句練習。
請同學們依據內容,合理想象拓展,用下面的句式說話。
“君子如蓮,不?!?/p>
學生寫到:君子如蓮,不攀附權貴。
君子如蓮,不沾染污穢。
君子如蓮,不貪圖名利。……
從學生的仿句練習中可以看到學生充分地感受和理解了作者的語言個性,并且也能夠在學習模仿中開始建構自己的語言,雖然很不成熟,很稚嫩,但是令人可喜的。
仿一段話或一個篇章的言語練習有點難度。這種言語練習重在模仿一篇文章的精妙的構思、整體結構、開頭結尾、表現手法等。在充分地解讀一篇文章后,讓學生趁熱打鐵模仿完文,不僅能加深對原文的理解,也能讓學生在模仿中體驗大段寫文的樂趣。
三、傾聽分享——建構語言的動力
魏書生說“走入孩子的內心世界中去,就會發(fā)現那是一個廣闊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許多百思不得其解教育難題都會在那里找到答案?!币苍S,在課堂上能聽到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自我的心聲,這應該就是最好的語文課堂,是我們追求的課堂,而激發(fā)孩子想說的沖動,課堂上師生間生生間彼此真誠的傾聽分享是一種最好的動力。我們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寬松的自主學習空間,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使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勇于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只有這樣,語文課的教育意義才能夠真正體現出來。
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最基本的就是建構起學生自我的語言,而建構學生自我的語言又是一切素養(yǎng)的基礎。閱讀教學是建構學生個體語言的聚寶盆,我們教師一定要像珍愛土地的老農一樣耕耘好這方樂土,積極探索有效的方法,把語言文字的神奇魅力播進學生的心田,讓語言文字的魅力滋養(yǎng)孩子們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余文森 著. 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M].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第八十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