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平
摘 要:黃驊港積極開拓市場,集裝箱船舶到港艘次、頻次都呈現(xiàn)逐月遞增趨勢,同時集裝箱船舶大型化給港口引航操作帶來新的挑戰(zhàn)。本文分析大型集裝箱船舶靠泊操作難點,并從速度、距離、角度三個方面詳細論述大型集裝箱船舶靠泊具體安全操作,以供業(yè)界同仁參考。
關鍵詞:大型集裝箱船;靠泊;操作
中圖分類號:U67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973(2018)6-0058-02
2018年1月23日23時30分,隨著船長255米的“新滄州”號集裝箱船舶安全靠泊滄州黃驊港綜合港區(qū)多用途碼頭,滄州黃驊港徹底結束了大型集裝箱船舶無法夜航的歷史,標志著黃驊港引領大型集裝箱船舶靠泊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1 大型集裝箱船舶的操縱難點
2 靠泊前準備
(1)在進港之前全面了解船舶狀況,做好試車、試舵,及時排除安全隱患,確保操縱設備和通訊設備運行良好,降低船舶自身設備運行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
(2)充分了解航道交通和風流等外部水文情況,進港時間留有余地,以便在進入報告線之前做好正倒車實驗。驗證風流壓的情況后,宜采用半車至慢車的操縱進港,要留有余量以便應對引航作業(yè)區(qū)船舶的復雜動態(tài)。
(3)研究制定靠泊方案,熟悉掌握靠泊作業(yè)區(qū)情況,特別是進出靠泊航道的交通密度、泊位長度、水域水深和風流等情況。在安全的前提下根據(jù)船舶大小和具體水文情況合理安排拖輪數(shù)量和馬力。
(4)在進港前或錨泊前提早備好艏側推,需要時可有效用于糾正船艏偏轉,保持航向或協(xié)助轉向。
3 大型集裝箱靠泊具體操作
控制速度是靠泊的關鍵。進港靠泊必須備妥錨以備應急。大型集裝箱船舶淺水效應十分明顯,在淺水區(qū)港口航道內需減速慢行,以減少下沉量。速度控制的一般原則是:萬噸船為15cm/s,中型船為10cm/s,大型船為8cm/s,超大型船為5cm/s(0.1kn)。“新滄州”號采用順靠的方式,要特別注意控制余速、與碼頭橫距和入泊角度的操作處理。
3.1 不受風流影響時具體操作
3.2 受風影響較大時具體操作
(1)在進出航道時,必須對船位偏移有充分估計。船位應盡可能偏上風,同時下風流、舷側留有余地,保持與浮筒橫向安全距離,避免橫距太小導致船艉碰擦浮筒,防止偏離航道造成擱淺。吹攏風時,在抵達泊位時要保持有適當?shù)臋M距,然后使用拖輪和艏側推,控制船舶緩慢平行貼向碼頭,主機按計算機保護程序逐漸降速,避免船速過快而要停車時停不下來。
(2)靠泊時,注意拖輪的作業(yè)范圍應鎖定在與船舶平行的范圍內作業(yè),避開船艏艉曲線部位,并保證船舶正位。風浪大時,因為拖輪產生作用力的方向和大小隨時變化,所以要調整好拖輪的擺位,使其先順著風浪,然后再交替使用車、舵以達到平衡。
(3)上風側涌浪很大,港池外拖輪無法帶纜時,可多申請1至2條拖輪,待進至港池內時,在下風舷用一條拖輪頂船舶中;或者待進至港池內時,在首尾各配置一條拖輪,以防風壓大船向下風漂移過快。同時注意抓緊在上風舷舷娓樓下給拖輪帶纜。
3.3 當受流影響大于風影響時具體操作
靠泊應當選擇潮流流速在 1.5 kn 之內。抵泊位時余速應控制為零,抵泊時的橫距應保持在1倍的船寬,并調整船位使之平行靠泊(避免船舶與碼頭有點接觸)。大型集裝箱船極易落入下流,要采用頂流靠泊的方式,并且在整個靠泊過程中,必須保證船艉方向留有余地;緩慢平行進入泊后,既要同時關注船舶的縱向速度和橫向速度,又要控制好前后距離;全程必須全方位實時注意船舶度勢,運用高超操縱技藝(車、舵、錨、纜和艏側推器)確保船舶靠泊的操縱安全。靠泊操作中,因艏艉盲區(qū)大,艏艉駕駛員應及時將周圍的環(huán)境上報駕駛臺,以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楊丹,姚元衛(wèi).創(chuàng)立“寧波”引航品牌 港口經濟 2010.1
[2]汪吉發(fā).塑中國引航員新形象 中國水運 2010.1
[3]陸悅銘.日本引航業(yè)漫談 水運管理 2011.9
[4]陳正華.上海港船舶引航風險的分析與預控 中國航海 2009.2
[5]李華中.趙達琦.鲅魚圈港區(qū)災害性氣候進出港安全操作規(guī)則[J] 中國水運 2013.2
[6]楊春喜.“丹尼爾號”大型船舶冰期靠泊注意事項[J] 中國港口 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