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玲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朗讀這一項往往被教師忽視,它只能存在于短暫的早讀課里。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闡明了朗讀和理解之間的關(guān)系。因此,教師應該重視朗讀的作用,將朗讀帶入語文課堂,改變傳統(tǒng)教師“講書”的狀況,賦予學生“讀”的權(quán)利,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那么,教師該如何更好地利用朗讀,讓朗讀成為理解文本的催熟劑呢?
一、有目的地進行朗讀
朗讀,不是說隨隨便便地讀一讀就能夠起到作用,像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一樣,永遠都無法到達理解文本的作用。因此,有目的地朗讀才是教師應該提倡的。教師在備課時就應該從教學效果的層面來為學生設計朗讀問題,讓學生帶著明確的目標朗讀,讓學生知道為什么朗讀。
在學習季羨林的《成功》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朗讀,讀完之后劃分段落,概括段意,這樣就很好地避免了學生朗讀有口無心的現(xiàn)象,既可以使文章條理清晰,又能夠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chǔ)。長此以往,學生就能夠慢慢養(yǎng)成有效朗讀的好習慣。當然,在朗讀中讀出文章的意思是基礎(chǔ),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加大難度。
如,九年級上冊中吳均寫的《與朱元思書》,采用了吳均體,這種四六文使學生讀起來就朗朗上口,且文章簡短,更受學生喜愛。教師在讓學生進行朗讀之前,可以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有目的地朗讀,在朗讀中找出答案,這樣,就能夠增加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更想繼續(xù)鉆研、朗讀。教師可以問道:“作者在信中描寫富春江奇異景色以后,又設想追名逐利的人來到這里會引發(fā)的感受,目的是什么?”問題一提出,學生就會順著這條思路去思考,去朗讀。朗讀的目的要為課堂服務,要為文本服務,因此,老師在進行課堂朗讀教學時,需要兼顧朗讀的層次性,激發(fā)出學生強烈的感情。
二、營造朗讀教學情境
環(huán)境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營造一個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十分重要。教師創(chuàng)設朗讀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自覺地帶入角色,感受到文本的意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也可以創(chuàng)新,如,男女分句朗讀、分組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朗讀模式,增添樂趣,營造出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
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就是一篇可以采用分角色閱讀的佳作。教師可以讓不同的學生分別扮演文本中的角色,然后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并體會自己扮演的角色的性格特點。這樣,學生學習到的不再是枯燥無味的知識,而是自己親身體驗過了的知識。再如,《紫藤蘿瀑布》是一篇精彩的描繪景色的文章,其中優(yōu)美的語句非常值得一讀。但是初中生視野不夠開闊,很少有人能夠見過紫藤蘿有如此壯闊的景色,為了能夠讓學生更有意境地朗讀,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圖片,再讓學生閉著眼睛,把自己想象成正在欣賞紫藤蘿的作者,感受紫藤蘿的美麗,感悟生命的意義。然后再帶著想象去朗讀。
設置朗讀的情境,引導學生運用想象和聯(lián)想,將自己和課文中的角色進行調(diào)換,與課文人物融為一體。
三、讓朗讀激發(fā)情感
優(yōu)秀的朗讀或催人淚下,或使人興奮不已,聽者如此,朗讀者更是如此。當朗讀有了目的,有了好的氛圍,接下來就要讓朗讀激發(fā)情感,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到文本所要抒發(fā)的感情,進一步地理解文本。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就是一篇經(jīng)典的韻律優(yōu)美的詩歌,詩風浪漫唯美,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飽含了徐志摩對戀情不在的心痛和惋惜。在進行朗讀之前,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普及一下作者的個人背景和寫作背景,這首詩歌中著重描寫了作者的感情,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拓展一下作者的情感經(jīng)歷,方便學生更快速地融入到其中。在那段苦不堪言的感情里,徐志摩最終崩潰,不顧家庭和社會的雙重阻礙,毅然決然地和妻子離婚,愛上了一個叫林徽因的女子,但現(xiàn)實是殘酷的,林徽因卻和別人結(jié)了婚,一個始于康橋的愛情夢破碎。1928年,徐志摩故地重游,舊夢重溫,懷著許多難言的思緒,又想到了自己一生坎坷的愛情,于是寫下了《再別康橋》這首詩歌。介紹完這些后,教師就可以帶領(lǐng)學生進行朗讀了。
朗讀中要注意詩歌的韻律,注意糾正學生們韻律掌控方面的不足,合理使用停頓,重音,語調(diào)等朗讀技巧。例如,“輕輕的”三個字與“我走了”三個字之間要稍作停頓,而“正如我輕輕的來”中的“如”發(fā)音要稍微拖長。很多教師都不會注意這一點,他們認為學生不是專業(yè)的朗讀者,沒有必要讀得這么專業(yè),其實不然,有聲有色地朗讀能夠幫助學生體會到文章的情感,激動的有激動的內(nèi)容讀法,悲傷的內(nèi)容有悲傷的讀法,讀法不同,所蘊含的情感就不同,這樣去朗讀,就好像親身經(jīng)歷了一樣,學生的情感也會自然流露,朗誦就會帶有情感色彩,幫助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總的來說,朗讀讓語文課堂不再是老師的專屬表演場地,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應該重視朗讀的作用,學會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朗讀,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袁橋初級中學(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