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美芬
微信群聊,是一種便捷、即時、共享的通訊手段,因為這些特點,微信群也就成為了一種重要的工作溝通手段。有什么事,在群里“吼”一聲,大家就都知道了,比起寄發(fā)書面通知或者電話溝通快捷,而且沒有遺漏。
在民革寧波市委會1000多位黨員、80多個支部(總支部)中,也有很多的工作群、支部群。作為一名機關工作人員,我加入了鎮(zhèn)??傊Р?、杭州灣新區(qū)總支部和江北總支部這3個總支部群。他們都是民革寧波市委會先進支部,他們的群也都非?;钴S、有生機,每天看著群里的內容,經常被感動、被感染。
我是鎮(zhèn)??傊Р康穆摻j員,自然的被拉進行了他們的總支部群。我對他們的特點歸納為“一個不能少”??傊Р坑?個支部,支部活動都通過微信群溝通,3個支部每隔一、兩個月會各自組織活動,如讀書活動、參觀考察等,都有年度計劃、有不同的主題。每個支部舉辦活動,都會邀請其他支部的黨員參加,這樣黨員只要有時間,就可以經常性的參加組織活動,增強組織的凝聚力;而對于支部負責人來說,既可以豐富組織活動的內容,又可以互相取長補短,不斷的總結提高??傊Р拷M織的往往是較大的活動,如“三下鄉(xiāng)”活動,舉辦年會,和對口聯系單位區(qū)旅游局、農業(yè)局的聯合調研、考察等,參加區(qū)委統(tǒng)戰(zhàn)部、政協(xié),以及區(qū)委、區(qū)政府的相關活動。不管是哪級活動,只要人數不受限制或者能夠統(tǒng)籌安排的,他們都會盡可能的邀請全體黨員參加,哪怕是像醫(yī)療義診這樣的活動,不需要全體參加的,他們也會想辦法讓更多的人參加。比如請不是專家的黨員做后勤工作,打打下手,或者增加活動的內容,上午義診結束后,下午組織爬山、慢跑等體育活動,這樣所有黨員都可以參加、都有活干。
為了做到“一個不能少”,組織者和具體操辦人會多次發(fā)通知,一般是兩周前發(fā)預通知,一周時發(fā)布正式通知,確定時間、地點、注意事項、車輛安排等等。往往晚上很晚了,還能看到具體的組織者和操辦人在發(fā)微信,公布具體車輛乘坐人員、上車地點等,還會加一句:有遺漏的請補上。因為黨員們住得比較分散,有的在市區(qū),有的在鎮(zhèn)海、北侖,都是黨員們開著私家車一一接送。還有兩位老前輩的奉獻精神同樣讓人感動,一個是90多歲的楊存操老先生,其健康的體魄和樂觀的精神狀態(tài)是后輩的良好榜樣;還有一位是年近80的俞懷祖老先生,他總是背著一臺單反照相機認真的為每位黨員和每個活動瞬間留下寶貴的影像資料,每次活動還未結束,俞老先生精致的照片已經陸續(xù)發(fā)上來了,引得大家不斷尖叫,興奮和開心都可以在小小的手機屏幕上觸摸得到。
為了黨員一個不能少,總支部和各支部的負責人真是花費了很多的心血。總支部主委陳志紅,身居區(qū)政府領導崗位,總是熱情支持各種活動,以普通黨員的身份參加,和大家打成一片。三個支部主委黃元忠、許錦繡、俞秀玲都是完美配合,又各領風騷。其他的支部副主委和委員劉兵、劉麗芳、傅鎮(zhèn)波、張康為、王遠波、王能杰、浦智韜、程毅、袁銘東等都是積極分擔任務,盡心盡力的為支部工作著,真正體現了大家庭的分工協(xié)作、無私奉獻。
2018年4月28日,杭州灣總支部舉行“五一口號”發(fā)布70周年紀念活動,圖為黨員留影。
加入杭州灣總支部的群,是因為我是慈溪人。這個處在老家地域的支部讓我感到非常親切,也特別關注。他們的特點,可以稱之為“一個不會漏”。
總支部有黨員50多名,自支部成立起,就確立了一個特定的工作內容,即每個黨員生日那天,總支部要送一束鮮花,有專人負責,一個不能漏掉。先是黨員鄭果負責,今年換到黨員孫央利??傊Р?0多名黨員,差不多每周有黨員生日。每當有黨員生日的那天,負責人一早便會在群里“貼”出告示:今天是誰生日,祝他(她)生日快樂。隨著太陽升起,黨員們陸續(xù)打開了微信,就在下面跟帖,祝生日快樂。被祝福者時不時表示感謝,感謝組織,感謝同志。幸福感爆棚的壽星們有時還會發(fā)一個大紅包表達謝意,大家繼而搶紅包,一片歡樂溫馨的氣氛。等到鮮花店開門以后,總支部的鮮花就會送到壽星手里,他或她拍了照片發(fā)上來,大家又一陣熱鬧。也許壽星會收到很多生日鮮花,但總有一束是來自組織的關心。
除了黨員的生日,他們還有日常的天氣預報發(fā)送和早安問候。天氣預報是黨員孫央利發(fā)送的,每天早晨6點左右發(fā)出,緊接著主委曹建波會發(fā)送一句“早安!”天氣預報或許還有很多其他獲取方式,但打開微信即可見到,無需查找,更加細致準確。它在大家每天出門之前提示你今天該穿什么衣服,是否需要帶雨具,實用而體貼,而且一年365天,天天如此!再加上主委的早安問候,即使在寒冬臘月,也能讓所有的人感受到組織的溫暖。
他們的群里還有出現頻率很高的是各級民革組織的文件通知等,及時傳達上級的精神,讓每個人知曉民革黨員應盡的義務。包括市委會發(fā)的《綠葉》稿費和社情民意統(tǒng)計等都發(fā)到群里,鼓勵人人參與寫稿、投稿。
比較全面的了解江北總支部是在4年前。那時,民革浙江省委會下發(fā)了《關于開展伸出博愛之手——全省基層組織牽手困難群眾活動的通知》,由此啟發(fā)了民革寧波江北綜合支部的黨員們,為他們如何做好社會服務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他們把目光聚焦到江北區(qū)殘障人家庭的孩子們身上,殘疾人家庭的子女常常有著心理和生活中的諸多困難,卻鮮少能得到應有的關注和關懷。江北總支部發(fā)揮支部黨員的作用,為殘障人家庭的孩子開展“圓夢行動”。包括四大塊內容:“文化補習”,對孩子進行學科補習:“藝術熏陶”,對有藝術愛好和追求的孩子提供指導:“心靈澆灌”,針對有心理偏差的孩子開展心理輔導:“我心飛揚”,負責帶著因家庭原因無法外出旅游的孩子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如今,這一活動已經成為江北總支部服務社會的特色和品牌,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該支部也是寧波唯一被評為浙江省民革“博愛牽手”活動的十佳支部。
2018年1月13日,民革江北總支舉行新春聯誼會。圖為85歲老黨員徐再君(右三)帶領年輕黨員及其家人表演養(yǎng)生操。
每年的年底,江北總支部都要組織支部全體黨員和所有孩子及家長迎新年聯歡,開展“放飛夢想”、“微心愿” 認領、成立“愛無垠基金”、“愛的延續(xù)”等系列主題圓夢行動。所以一般在11月底,聯歡會的負責人蔡佩華就在群里開始“吼”了,號召黨員參與,每個支部都要出節(jié)目,并隨時發(fā)布節(jié)目準備情況。2018年1月13日,是他們的第四次迎新聯歡活動。為了給“愛無垠基金”籌措資金,這次他們的節(jié)目上增加了一個內容,即現場拍賣黨員的捐贈品。負責拍賣的顧琦浩黨員率先在群里貼出自己的捐贈品,號召其他黨員在群里“接龍”寫上捐贈的物品名稱和件數。平時經常在其他群看到報名參加活動接龍,在江北總支部群里我卻看到了不一樣的接龍:捐贈拍賣品的接龍。黨員們對此非常踴躍,有的還詢問什么樣的物品可以拿出來拍賣,有的詢問起價應該怎么估。僅僅兩三天時間,黨員們奉獻出了瓷器、玉器、紫砂器、紅木工藝品、書畫作品等,經過遴選,最終確定各式寶貝24件,在現場拍得善款5萬多元。不僅如此,在表演節(jié)目環(huán)節(jié),除了殘障人家庭的孩子,黨員們也是從85歲的老黨員到年輕黨員到黨員子女們一齊上陣,各展風采。
2018年是寧波民革成立60周年。在市委會系列紀念活動中,有一項是“千人組織談感言”活動,要求每個支部征集1~2句感言作為候選,感言內容為:入民革的感受、參政履職的體會、對組織的感情、對黨派發(fā)展的希望等,征集時間到3月15日為止。可是在3月4日這天,總支部主委黃敏和副主委程麗珍告訴我,他們總支部做到了全體黨員每人都交了感言。沒有強大的組織凝聚力,沒有熱愛組織的廣大黨員,要做到這樣,幾乎不可能,而江北總支部做到了!
三個總支部群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每當支部或黨員獲得榮譽、誰出去學習,得到新的收獲,都會放在群里共享;誰碰到了什么困難,也會在群里群策群力一起解決。正如有的黨員所說,平時一般不太看微信,但我們總支部的群一定會關注,因為這是我們的精神家園。
曾有一篇文章叫《在中國,微信模糊了工作和私人之間的界限》,確實如此,在我們這三個總支部里,微信確實模糊了工作和私人的界限,民革的工作和黨員的生活交互融合。但我想這也正是組織凝聚力,黨員歸屬感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