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宏恩 劉奇付
摘要:在高校計算機專業(yè)教學中,許多教師主要研究教學方法和教學內(nèi)容,但筆者認為這種做法有失偏頗,教師的課教的好并不代表學生就能學好,我們的課堂教學要站在學生的角度?,F(xiàn)代教育理念認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主導作用,只有研究學生的學法指導,不斷深入學生,了解課堂,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立足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學情、學科特點,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本文提出了引導學生自主體驗、喚醒學生“問題意識”、引導學生采用不同方式參與教學、幫助學生掌握思考問題的方法、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要用不同的學習方法、注重學法指導的側重點等幾種思路,經(jīng)過實踐,對教學的助益還是很大的。
關鍵詞:高校 計算機教學 學法指導 自主體驗 主導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9-0162-02
教學方法涵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層面,這兩個層面像手掌的正反兩面,缺一不可,無數(shù)的實踐反復證明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只有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效結合時,教學效果才會最好。故身為高校計算機專業(yè)課教師,不僅要注重課堂教學的教法,更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和指導。那么學法指導是什么呢?學法就是學生的學習方法,是學生參與課堂的自己為自己制定的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學習反饋以及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收獲知識的全過程。筆者研究在計算機專業(yè)教學中進行學法指導,旨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樂學,享受學習。
一、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體驗
在教學中,教師應當讓學生自己去體驗,真正體現(xiàn)“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原則,教師要轉變觀念,變革舊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要教給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方法,多給學生一些自主學習和探究的空間,不要讓學生成為籠中的小鳥,不要滿堂灌地“填鴨式”教學,應當多在課堂上給學生實踐的時間,讓學生插上自由的翅膀,在知識的海洋中去尋寶。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主動指導學生積極思考,多自我操作并交流所思所想,培養(yǎng)主動學習、自我學習的能力。在自主探索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在高校計算機專業(yè)教學中,尤其是上機練習環(huán)節(jié),只有學生真正體驗了、參與了,內(nèi)心才會有真正的感受,這種感受是學生本人的感受,不是別人的感受,真正感受到了,學生才會對這一事物、這一知識點有自己的見解,而不是書本上的見解和老師的見解。這樣才會有創(chuàng)新,而不是人云亦云,這樣學的知識才會內(nèi)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說的正確與否無關緊要,做幾次才正確也無關緊要,可貴的是讓學生有自己的看法。不唯書、不唯上、不唯師,也不唯別人。
二、教師要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
著名教育家贊科夫說過,“當一名教師,應該將學生視為具有鮮明個性和獨立志向及自我智慧、性格特點的人,這樣的教師才會更加尊重、理解和熱愛自己的學生”,愛因斯坦也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下問題更重要”。
在計算機專業(yè)教學中要提倡研究性學習,其核心在于啟迪學生去運用自己的心智能力發(fā)現(xiàn)和探索問題,從而督促學生養(yǎng)成主動提出問題的習慣,即問題意識。這種意識是指學生在自我學習過程中主動思索一些有難度、有困惑的計算機問題或實踐、上機及理論困惑,并伴隨多種焦慮、懷疑、思考、探索的思維過程,這種思維心理會驅動學生主動思考,并接二連三地提出問題、思考問題,進而解決問題。這種綜合能力稱為問題意識,它是思維的起跑線,也是思維活動的源源動力。計算機專業(yè)教學尤其要重視這種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皢栴}是思維的路標”。在課堂上專業(yè)課教師要鼓勵學生不斷地提出問題,使問題貫穿始終。不管問題是多么幼稚、簡單,要告訴學生們,老師鼓勵大家多問多思考。
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也是當下素質教育的呼喚。素質教育不僅需要我們改變教學方法,更要求我們教師去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教師要指導學生采用不同方式參與教學
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不單單要指導學生學習課堂知識,鍛煉腦力活動,還必須在學生身上樹立起掌握知識的志向,即創(chuàng)造學習的誘因。在學校教育的環(huán)境下,學生參與教學的主要形式就是課堂聽講,其主要形式和方法除預習中有的放矢外,還要注意養(yǎng)成聚精會神的注意力,有針對性地遇到問題、思考問題,讓學生的學習思維跟上學生的多種感官,把聽、看、想、做、記恰當?shù)亟Y合起來。
教師要引導學生采用不同方式參與教學,參與聽課,讓學生的思想活動緊緊跟上教師的講課和示范,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學生在參與課堂教學時,一個主要形式是積極思索教師所講授的知識點,思索和參與教師提出的問題,另一主要形式是課上及課下主動、獨立思維,區(qū)別哪些內(nèi)容已經(jīng)學會、聽懂,哪些還有待消化吸收,如果課堂之內(nèi)不能現(xiàn)場消化吸收,教師就要明確告知學生先把問題記下來,下課后主動思索或主動聯(lián)系老師請教,并繼續(xù)跟上教師課上講授內(nèi)容的進度,切勿因一時沒有聽懂而停滯,進而影響后面的課堂教學。一般來說,在聽課時,學生要做好課堂筆記,把要點、內(nèi)容、知識點及方法記下來。
只有引導學生正確參與課堂教學,聽、看、想、做、記五個環(huán)節(jié)互相滲透、密切聯(lián)系,只有在集中注意力的前提下,把這五個方面恰當?shù)亟Y合起來,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聽課效果,達到課堂教學目標。
四、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思考問題的方法
在高校計算機專業(yè)教學中,教師尤其要幫助學生掌握思考問題的策略、方法。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有利于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及思維形式。作為一名教師,要在教學中抓住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鼓勵所教學子積極思索、積極參與,多層面、多方面、從側面去探索問題。將思考的大權交給學生后,他們頭腦中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新穎的學習方法就會呼之欲出。要想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突破問題,就要使學生有“積極主動”思考問題的習慣,因此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主動培養(yǎng)學生、鼓勵學生多思考、勤學習、多觀察,使學生養(yǎng)成這種習慣和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主要的這種學習品質。
其實,一道計算機程序設計題目,往往難度并不會很大,大部分時候是只需要一個技巧、技能,突破以后就會發(fā)現(xiàn)知識原來很容易,因此,大部分程序設計題沒有思路、遇到困難時,可以指導學生多思索,多角度去思維,這樣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時時引導學生,對其進行誘導,使他們養(yǎng)成從多種思維過程切換的綜合能力,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才會煥發(fā)生機和活力,其樂無窮。
五、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要用不同的學習方式
每年都有大量的高考狀元會被大家研究,去推薦不同的學習方法,其潛臺詞就是:人家能用這樣的方法考進清華、北大,我也用同樣的方法,豈不也能進清華,進北大?其實這是一種認識誤區(qū)。人與人不同,學生與學生也不同,我們教師講究的是因材施教,所謂的“有方法”,指的是有適合自身特點的學習方法。找到這樣一套個性化的學習方法非常重要。
不同的學習方法,教師要用不同的教學形式,要指導學生用不同的學習方式。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有其適用的條件。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根據(jù)不同的條件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我們不能簡單地把一節(jié)課作為最好的學習方法,每種學習方法都有它的應用條件,應該根據(jù)具體情況具體地對待。只有這樣,才能節(jié)約時間,提高效率,才能符合教育規(guī)律。
六、注重學法指導的側重點
近年來,職業(yè)教育的最大特點就是校企深度合作,學生在校期間接受至少一個學期的教學實習、頂崗實習,由學校統(tǒng)一組織,以教學班級的形式參與企業(yè)實踐,在真刀真槍的實戰(zhàn)環(huán)境下鍛煉、檢驗課堂上所學專業(yè)知識,并將在企業(yè)得到的經(jīng)驗、教訓、所思所悟帶回學校、帶回課堂、帶回實驗室,相互促進、相互提高。針對這種全新的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新形勢,學校教育必須作出改變,高校計算機專業(yè)課教師也必須適應這種變化,響應國務院、教育部新時代職業(yè)教育的方針、政策和指導思想,同時將這種新方針、新形勢、新思想在課堂教學中體現(xiàn)出來,引導學生在學校和企業(yè)實踐之間的角色變換和快速適應。
高校計算機專業(yè)最大的特點是實效性和時代性,因此教師在進行學法指導時要有側重點,不能只注重學習的形式,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加強動手操作能力,加強社會實踐,多參加校企合作的一些項目實踐,積累經(jīng)驗,提高學生的社會適合能力及崗位適應能力,在實踐中提高,延伸課堂到社會,多參加社會實踐。只有多參與社會實踐才能獲取寶貴的知識和崗位經(jīng)驗,才有可能無縫上崗。
七、結語
本文根據(jù)筆者多年的高校計算機專業(yè)經(jīng)驗、思考及實踐,提出了比重視教法更重要的教師的職責: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提出了引導學生自主體驗、喚醒學生“問題意識”、引導學生采用不同方式參與教學、幫助學生掌握思考問題的方法、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要用不同的學習方法、注重學法指導的側重點等幾種思路,經(jīng)過實踐,對教學的助益還是很大的,筆者將在下一步的教學中繼續(xù)完善,并希望與同行探討。
參考文獻:
[1]王敏,顧紅艷,劉奇付.新形勢下對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以漯河食品職業(yè)學院為例[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12):3.
[2]董春啟,劉奇付,馬宏恩.“教”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對漯河食品職業(yè)學院貫徹標準課程體系開發(fā)成果的思考[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26):5948-5950.
[3]劉奇付,馬宏恩.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不良行為防治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8(26):6232-6234.
[4]劉奇付.高職標準課程體系開發(fā)的探索與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7(5):1073-1074.
[5]邵換崢,劉奇付.Flash技術在大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6(34):9847-9848.
[6]劉奇付.關于《計算機網(wǎng)絡》教學改革的探索[J].光盤技術,2009(11):26-27.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