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自主神經失調在臨床上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心血管功能類疾病,此類疾病即可歸類為心臟疾病,亦可歸類于神經類疾病[1 -3],神經類疾病往往具有難以治療或治療緩慢的特點,心臟自主神經失調病人往往具有較長的病程(5年及以上),隨著病程的加長,此類疾病往往會對心臟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造成不可逆的損傷,而上述兩種神經組織對病人心臟神經的自主調節(jié)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作用,此類疾病除治療困難外,往往具有復發(fā)頻繁的特征。心臟自主神經失調的發(fā)病因素較多,最主要原因是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的功能性失調[4 -9],近年來也有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對人體的心血管系統(tǒng)和心臟自主神經系統(tǒng)亦有一定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功能性紊亂方面。心臟自主神經失調的初期臨床癥狀較為輕微,不易引起病人重視,但若不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隨著神經損傷的加深,后期的治療難度會逐漸增大,導致難以治愈,在治療效果上僅僅能達到緩解病情惡化的作用[10 -13]。近年來針對心臟自主神經失調的臨床研究熱點除集中于病人的效果外,如何降低病人的愈后復發(fā)頻率也逐漸被各研究和醫(yī)療機構所重視。本研究探討谷維素注射液治療心臟自主神經功能失調臨床療效及在降低愈后病情復發(fā)的情況,同時谷維素注射液作為一種使用較少的理療用品,本研究也將其安全性納入研究范圍。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心臟自主神經失調病人164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82例。對照組男53例,女29例,年齡37歲~84歲(57.3歲±7.5歲);病程3年~15年(7.8年±2.4年)。研究組男50例,女32例,年齡41歲~82歲(56.3歲±8.5歲);病程2年~14年(7.1±3.1)年。 兩組性別、年齡及病程之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所有病人和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代謝功能正常;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和認知能力;預計存活期大于5年;無心臟搭橋術史;無其他冠脈介入手術史。臨床診斷為心臟自主神經失調(血管系統(tǒng)功能性失調且同時具有全身性自主神經失調現象)。排除標準:先天性心肺功能不全;并發(fā)其他類型血管疾?。桓闻K、腎臟等部位患有較為嚴重的疾??;孕婦或哺乳期婦女。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使用心痛口服液治療,在口服美托洛爾(每日3次,每次25 mg~50 mg)的基礎上繼續(xù)口服心痛口服液,治療初期每位病人的用藥量為每次20 mL,每日服用3次,之后視病人具體癥狀變化逐漸降低用藥量,最低至每次10 mL。研究組使用心痛口服液聯合谷維素注射液的治療方案,在對照組治療方案基礎上每日肌注谷維素40 mg,持續(xù)注射30 d。
1.3 觀察指標 血常規(guī)、心電圖、血液流變學及病人不良反應和愈后復發(fā)情況。心電圖考察方法為動態(tài)心電圖分析,使用心率變異性(HRV)軟件對(SDNN)、(SDANN)、(SDNN Index)、(PNN50)、(QTd)及(RMSSD)等頻域指標進行檢測。病人均清晨(空腹)進行靜脈采血,采血5 mL,3 000 r/min離心5 min,取血清留用。對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固醇(LDL -C)、三酰甘油(TG)及空腹血糖(GLU)水平進行檢測,對全血黏度、血漿黏度及紅細胞聚集指數等進行檢測。不良反應包括嗜睡、厭食、虛弱及多汗等。對所有病人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記錄兩組1年內病情的復發(fā)情況。
2.1 兩組治療前后HRV對比結果 除QTd外,其余所有指標研究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各項檢測數據較治療前均有顯著好轉(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的HRV對比結果(±s)
2.2 兩組血常規(guī)和血液流變學對比 兩種治療方案對血常規(guī)等檢測項目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血常規(guī)和血液流變學指標對比結果(±s)
2.3 兩組不良反應及病情復發(fā)情況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408),兩組均未出現病情惡化或不良反應嚴重導致用藥終止的情況,研究組復發(fā)次數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詳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及病情復發(fā)情況
谷維素具有調節(jié)人腦機能的效果,能夠有效地激活腦部視丘下部和邊緣的神經系統(tǒng),改善人體自主神經系統(tǒng)活性。有研究分別將谷維素片劑和注射液用于治療全身性自主神經失調類疾病[14 -15],但僅對治療效果進行了初步對比研究,結果以病人的主觀評價標準為主,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谷維素的藥理作用,但在臨床實踐上有所欠缺。自主神經失調類疾病包含種類眾多,以往研究多集中于全身性研究,無法準確描述谷維素對某一種疾病的具體效用。本研究將對象確定為心臟自主神經失調的病人,針對性較強地觀察谷維素在臨床疾病上的應用效果,以病人各類體內指標為評價標準,考察了此類藥物對預后的影響,研究結果較之以往更加具有說服力和針對性。本研究對病人的心電圖做了較為詳細的評價,以HRV分析結果作為評價指標,美托洛爾聯合心痛口服液是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治療方案,結果中各項評價指標均略低于其他有關心痛口服液的臨床研究。分析原因可能有:本研究在研究組中加入了谷維素,考慮到病人的用藥風險,降低了心痛口服液和美托洛爾的用藥量,為保證對比結果的可靠性,對照組病人的用藥量也隨之減少,可能是對照組部分病人情況無好轉的原因,在后續(xù)研究中應視病人具體治療情況適當增加心痛口服液和美托洛爾的用藥量或尋找替代藥物。
本研究顯示:治療方案的改變并未對病人的血常規(guī)和血液流變學產生影響。谷維素的主要作用在于對人體自主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且對基礎治療方案的藥效無輔助提高作用[16 -19],因此,兩組病人在血常規(guī)和血液流變學方面未表現出明顯的變化,這也是導致病人不良反應無顯著變化的原因,此次研究中兩組病人均未出現病情惡化或不良反應嚴重導致用藥終止的情況,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谷維素注射液用藥安全。谷維素較之傳統(tǒng)治療方案在對病人自主神經的影響方面有著較大的作用,這種作用主要在于對病人內分泌和交感神經的影響[20],故而在愈后隨訪中研究組病人的病情復發(fā)情況要遠遠低于對照組。
谷維素注射液的使用能夠有效提高心臟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的臨床治療效果,對預后有較大的提高,能夠有效降低病情復發(f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