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煒
【摘 要】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虛化現(xiàn)象比較普遍,什么小組學習、先學后教、愉快教學等,表面上看場面熱火朝天,實則語言訓練不到位不扎實,生字教學讀讀講講一溜而過,詞語不解釋,該品味的句子不反復品味,以至于閱讀教學一副外強中干的樣子。對教師而言,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應充分挖掘、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盡可能讓學生采取合作學習的方式,互學互助,自主探究,進而打造高效的閱讀教學課堂。
【關(guān)鍵詞】以讀為本;興趣;個性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0148-02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改的核心和關(guān)鍵。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閱讀教學課堂上提問、講解、剖析結(jié)構(gòu),把文章肢解得支離破碎,學生完全沒有自主性,更談不上合作,獨立探究。而本人認為,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做到以下幾點:一、師引生動,自主學習
葉老曾說:“教是為了不教?!?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就需要教師教會學生自己學習的本領(lǐng),引導他們掌握學習的方法與技巧,有了這些方法與技巧,他們就會自主地學習。
1.養(yǎng)成良好的整理習慣。
“老牛亦解韶光貴,不用揚鞭自奮蹄?!薄翱思?。我們要打造高效的閱讀教學課堂,就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養(yǎng)成課前整理的習慣。為了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我總會提前幾分鐘進入教室,檢查學生準備下節(jié)課需要的書本,文具、練習本、學習用品等。等正式鈴聲響后,這樣學生馬上進入學習狀態(tài),做到“不用揚鞭自奮蹄”, 課堂效率自然而然地提高。
2.預習牽引,引擎疑問。
南宋哲學家陸九淵曾說:“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讀書做學問就怕發(fā)現(xiàn)不了問題,只有帶著問題學習才能進步。預習時給出明確的要求:一讀:讀通詞語。每授新課之前學生自己嘗試讀準生字、詞語、不會讀的可以同桌互讀。二讀:讀懂內(nèi)容。在通讀的基礎(chǔ)上,精讀課文,重在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三讀:讀出疑問。如在學習《走馬燈的奧秘》時,學生讀完后讀出自己的疑問:走馬燈為什么會旋轉(zhuǎn)?茅以升是怎樣發(fā)現(xiàn)走馬燈的奧秘的?茅以升小時候是個怎樣的孩子?然后讓學生預習時遇到的這些疑問記錄記錄下來,待課上師生共同探討,這樣新課的學習目的就變得異常明確了。這樣的學習方式也讓學生更自主、更靈活。二、生生互動,合作共贏
“沒有情感, 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 只能培養(yǎng)出偽君子?!薄K霍姆林斯基。在閱讀富有情感的文章時,老師應創(chuàng)設(shè)閱讀情境,讓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去閱讀課文,反復朗誦、細細品味、體驗情感,然后再將自己的閱讀感受與同學交流,實現(xiàn)共贏。
例如在教學S版六年級下冊《永生的眼睛》一文時,先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去感悟。我首先拋出問題:母親去世,我痛苦難忍,父親卻要捐獻母親的眼角膜,我的態(tài)度如何?父親又是怎樣教育我、引導我的?檢查匯報時出示句子:“你怎么能讓他們這樣對待媽媽!”我沖著爸爸哭喊,“媽媽完整地來到世上,也應該完整地離去?!睅煟耗阕x出了什么?生:我讀出了琳達為失去母親而感到痛苦難忍。師:“你能痛苦難忍地讀這句話!”生飽含深情地朗讀。師:“痛苦難忍還可以換成哪個詞語?”生: 悲痛欲絕。“那你能讀出這種語氣嗎?”生讀完后讓全班同學齊讀。讀到這里,部分學生已經(jīng)情動了。然而我繼續(xù)提問:你還讀出了什么?生:我讀出了琳達為父親捐贈母親的眼角膜感到深深地憤怒。師:“請你無比憤怒地讀這句話!”然后我再叫幾個學生讀讀這句話,但是仍感略有不足。于是我再點撥:“想要讀好這句話我們應該著重強調(diào)哪個詞?”生:“怎么能”通過這樣的朗讀,學生自然而然地讀出了自己的感受,琳達的喪母之痛以及對父親捐贈母親眼角膜的極其不理解便不言而喻了。
然后,我小結(jié)閱讀方法,并要求按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后面的內(nèi)容:畫出最讓你感動的句子多讀幾遍,并說一說你的感動的原因。
有了剛才的閱讀指導和引領(lǐng),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與方式,在這樣的基礎(chǔ)上再去合作學習,他們的學習效率自然提高了。這樣的合作互動使他們更精準地針對性閱讀,當每個小組的學習成果都展現(xiàn)出來時,他們便實現(xiàn)了共贏。三、靈動碰撞,自主探究
智慧是不會枯竭的,思想和思想相碰,就會迸濺無數(shù)火花。—— 馬爾克林斯基。討論,是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方式。一般情況下,參與討論可以有更多的機會發(fā)表自己對于教育的見解,也有更多機會充分的吸收他人的看法,實現(xiàn)思想的碰撞,必能使研討更加深入,也使學生對于其所遇到的問題有更深刻、更具個性的理解。
例如,學習《十年后的禮物》第六自然段時,我先出示問題:為什么說“對于一個十八歲的少女來說,這是比華美的衣服、漂亮的項鏈更珍貴的禮物?!闭埻瑢W們自由讀課文第6自然段,小組合作談談自己的感受。
學生小組討論后后得出自己個性的閱讀感受:
(1)再華美的衣服也會變舊甚至破爛、再漂亮的項鏈也會因時光流逝而變得黯淡無光,而樂曲卻能永恒地存在,所以是最珍貴的。
(2)這是大音樂家愛德華?格里格送的。
(3)這份禮物包含著愛德華?格里格信守諾言的高尚品質(zhì)。
(4)樂曲會傳遍四方,達格妮將這份禮物與全世界的人分享。
(5)這首樂曲包含了音樂家對達格妮的祝福。
教到這里,學生的閱讀感受雖說別具個性,但是我覺得有點美中不足,于是我繼續(xù)追問: “誰還有不同的看法?”
過了良久一位男生慢條斯理地站起來說:“我們小組經(jīng)過探討,認為'達格妮聽完樂曲,眼淚流滿了雙頰。'有點夸張,達格妮收到的禮物雖然珍貴,但還不至于眼淚流滿了雙頰,而我恰巧在網(wǎng)上看過相關(guān)資料,原來聽完樂曲后,達格妮聽說愛德華就在不久前去世。一個偉大的音樂家在臨終前都沒有忘記十年前他對一個小女孩的承諾,真是太令人感動了,因此我覺得這份禮物是最珍貴的!” 聽了他們小組的匯報,我的不禁內(nèi)心一震,這樣的閱讀感受是我作為教師亦未曾有過的,這是他們小組經(jīng)過激烈的討論,自主探究之后靈動的碰撞出的智慧火花。
總而言之,在閱讀教學中,重視過程與方法的訓練,引導學生自主、自覺學習,小組合作,共同提高,合作的過程中順勢而為,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讀出自己感受,讀出自己的個性,閱讀教學就能做到如魚得水。
參考文獻
[1] 王文愛.自主合作學習[J].教學研究,2012.06.
[2] 徐健.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教學[J].山東省實驗小學,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