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菊萍
摘 要:學校地處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生源復雜,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差。嘗試通過課前五分鐘口語訓練來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最終提高孩子們“聽”“讀”“寫”的能力,進而激起孩子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課前五分鐘口語訓練;效果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第9條指出:小學高年級學生要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這些要求,我的孩子們幾乎不能達到。因為我所任教的學校,是一所處于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的小學。這里的孩子大多來自農(nóng)村,還有部分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從到這所學校任教第一天起,就感覺到了孩子們在說的能力方面的欠缺。比如課堂提問,總有三分之一的學生不愿主動發(fā)言,表現(xiàn)拘謹,極不自信。即使發(fā)言,不是不敢聲音洪亮地講出來,就是表達不準確。有的同學即使表達準確了,但表情卻做不到自然大方得體。這些情況實在令人頭疼。于是,結(jié)合新課改理念,我開始了一項適合訓練我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嘗試。那就是六年級“課前五分鐘口語訓練”。所謂的課前五分鐘口語訓練,是指在每節(jié)課正式講課之前,先抽出五分鐘時間,讓部分同學依次登上講臺,要求他們態(tài)度自然大方,表情適度得體,聲音洪亮的完成一次主題口語訓練。所講的話題不限,小故事、小導游、新聞,介紹人物、小小辯論賽、背誦一首詩歌或散文等均可。我的這種嘗試雖然只進行了短短的一年,可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循序漸進,激起學生“說”的興趣
設計課前五分鐘口語訓練,開始只是想單純的訓練孩子們“說”的能力,可幾次訓練下來,居然讓我有了意外之喜。開學第三周,開始學習主題單元“祖國在我心中”,圍繞這一主題,我設計了幾個課前五分鐘口語訓練系列小專題:祖國名人知多少,祖國河山知多少,愛國詩歌知多少,愛國故事知多少,祖國之最知多少,祖國文明知多少。主題單元課文的學習用了兩周時間,這個系列專題也進行了差不多兩周時間,每節(jié)課講課之前五分鐘的課堂成了孩子們表達愛國情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連平時傾聽意識很差的同學也因為專題的深入而聽的投入。當然,有了“說”的興趣,也不能忽視“說”的要求:語言流利,不能結(jié)結(jié)巴巴,普通話要標準,最關鍵的一點是站在臺上時,儀態(tài)要大方,聲音要洪亮。
二、由易到難,增強學生“說”的信心
在教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時,進行了為期一周的以“了解動物”為主題的系列課前五分鐘口語訓練,既培養(yǎng)了孩子們說的能力,也增強了孩子們保護動物的意識,更讓自己的課堂變得輕松,真是一舉三得啊!在從易到難的訓練中,孩子們“說”的信心增強了,都想當眾施展自己的才華。敏感、自尊心強的孩子也在歡樂中忘了自己,開始躍躍欲試。這次的活動,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在同學們的笑聲中,我分明看到了那個內(nèi)向的孩子眼中的那一絲明亮的光。
一個系列的口語交際下來,全班同學大部分能儀表大方、態(tài)度自然地站在講臺上,用清晰、洪亮的聲音,完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見解、感受,暢所欲言,盡情發(fā)揮。
三、順勢引導,養(yǎng)成學生“讀”的習慣
我班孩子們的閱讀面極其有限,但在課前五分鐘的發(fā)言中,孩子們會把各自所查找的知識講述出來讓大家聽,使全班孩子在較短的時間里獲得更多的信息,增加了許多知識,無疑這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所以,在每次進行主題口語交際訓練之前,我都是提前布置,確定說話內(nèi)容。說話的內(nèi)容可以是由老師決定,也可以師生共同商議。但無論何種方式,都要提早與學生溝通,沒必要“搞突然襲擊”。準備充分了,孩子們就自信了,一旦自信了,說話也就流利了。可以流利表達了,那態(tài)度自然也就大方得體了??沙浞值臏蕚潆x不開查找與搜集資料,對孩子們來說,每一次查找資料都是一次學習的過程,也是一次提高的過程。比如在教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后,我組織了以“珍惜資源”為主題的系列口語訓練活動,這次口語交際活動由簡到難,先交流生活中浪費資源的現(xiàn)象,然后分別以“珍惜水資源”“珍惜森林資源”“珍惜礦物資源”“珍惜大氣資源”為小主題,展開了系列活動,而這些口語訓練就需要孩子們查找到準確的數(shù)據(jù)來加以說明自己的觀點。于是,本來是以“說”為目的的口語訓練活動,竟成了孩子們默默角逐的戰(zhàn)場,大家各顯神通,查找到了準確的資料。在不斷地查找過程中,課余生活竟也變得豐富起來。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啊!與此同時,我順勢引導學生如何積累資料,如何做讀書筆記。
四、“說”以致用,提高學生“寫”的水平
在每個系列的口語訓練結(jié)束以后,都要進行一次習作訓練。以習作《我的祖國》為例,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碰到類似的寫作題目,孩子們往往不知道從何入手,或者是搜集的資料單一,或者是表達片面,內(nèi)容流于表面而不能真正體現(xiàn)愛國情懷,表達出真情實感更是無從談起。可這次寫作不同于以往,因為在課前五分鐘的訓練過程中,孩子們通過口語表達前的準備和認真的傾聽,對于祖國的了解已是多角度的,情感的積累與鋪墊也已到位,一節(jié)課的時間,孩子們順理成章地寫出了我理想中的作文:中心明確,層次清楚,內(nèi)容具體不空洞。
從教以來,我始終有一絲期盼:我的學生們長大后,回首童年讀書時光,能驕傲地說:“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帶我快樂學習的老師,我的老師讓我學會了聽、說、讀、寫?!蔽蚁耄褐匾暱谡Z交際訓練,最重要的是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打開了一扇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