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晨
2018年7月21日,由中國商業(yè)文化研究會國際交流與合作專業(yè)委員會主辦,中國職業(yè)畫協會、北京大楓書畫院楓美術館承辦,人民藝術家雜志社協辦的“?;昴场薄袊嫼H私谱谛滤囆g作品展在北京大楓書畫院開幕,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副主任、機關服務局局長都海江,中國民航局機關服務局副局長趙建軍,中國文聯內聯部副主任苗宏,中國商業(yè)文化研究會國際交流與合作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姜尚遠,中國經濟傳媒協會副會長胡英暖,中國產業(yè)網總裁陳進文,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理事王立軍等領導到會并發(fā)言,來自書畫藝術界、表演藝術界、企業(yè)界以及新聞媒體的100余位嘉賓參加了此次作品展。
姜云宗,號白云,薈文閣主人,1960年生于山東青島,師承王慶平、王稼華先生,中國職業(yè)畫家常務理事、中國書畫名人榜藝術總監(jiān),擅長中國畫潑墨,兼油畫,注重氣勢,多取桑海風韻和抽象于具象之間,追求富有理想魅力,致力于大海主題的探索。2009年中國海軍青島大閱兵期間,姜云宗先生應邀向參加閱兵式的29國海軍代表團及軍界高層捐獻50多幅禮品畫。構圖各異的大海之作,經海軍北海艦隊精心裝幀包裝,成為收藏者炙手可熱的瑰寶。
姜云宗(中)與參加作品展的領導、嘉賓合影
在畫展現場,近百幅姜云宗先生繪畫、瓷板畫力作躍然眼前,觀者在欣賞中立即就能感受到其畫面充盈著儒家剛正、浩大與燦爛、輝煌的氣象——這在古代,稱為廟堂氣象。重要的是,在他的作品中,在顯現著“廟堂之高”的氣象之中,還蘊含有“江湖之遠”的靈性。云宗先生是在超越狀態(tài),把儒、道兩家的精神氣息和氣象,通過他的筆墨與圖像,送入具有現代性“統(tǒng)”和“序”之中了。
云宗先生以一幅又一幅感人至深的作品,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由他的心靈統(tǒng)一起來的具有現代性的,既合于中國古人所說的天地精神和自然浩氣的儒學語境,而又絕沒有彰顯現代藝術中常見的世紀末世的頹廢與驚慌失措。這就是云宗先生的藝術世界。
當代中國的現代藝術,曾以嬉皮、戲謔的方式成為時髦。在這樣的語境,姜云宗先生以“思無邪”式的恢弘與豁敞,追求著中國文化精神所崇尚的壯闊與磅礴。在他的作品中,其聚散開合是從傳統(tǒng)中來,且其風格也有宗師氣度而無子路氣。在這個意義上,姜云宗先生的畫,是心靈情感的符號,他是在回歸自然宇宙、回歸自我生命、回歸心靈智慧的層面,來使他的作品具有符號特征的。所以,面對他的作品,欣賞者的心靈世界與他的畫面跡象相遇的那一瞬,立即就能夠感悟到作品具有特殊動人心魄的魅力。
姜云宗先生的畫,特重肌理美感,在創(chuàng)作中,他十分注重工具材料的特質,在這個基礎上,他能夠既激情宣泄而又不違“天地大道”和“圣人情懷”。所以,他的畫面形象,作為符號,能夠使我們參與當中,感知、體悟它所指向和表達的不僅僅是畫面的感性直觀本身,而是顯現出對畫面感性直觀本身的超越。可以說,云宗先生的作品,是“天地之歌”和“元典精神”的禮贊。他是以“目擊道存”的方式,讓我們面對他的作品,化育著我們自己的豪情,陶醉著我們自己的襟懷。
在云宗先生的繪畫中,“仁”與“義”就是那一片遠在天邊又近在眼前的大海波濤與水天相接,所以,他的作品中,“仁”與“義”合一的境界的直接到達,是以凈化世界的方式體現出來的。這也就是云宗先生個體化的理想人格借助大海圖像顯現的最終實現。在云宗先生的畫面中,大海的力量和精神,其實就是超越現實又緊貼現實的“仁”與“義”的力量和精神的最佳符號顯現。
云宗先生的畫,是當代中國人的文化身份的象征,激越壯美而合于自然大道,溝通著我們內心的特定情感,啟發(fā)出孔子所說的和諧社會的“群”的力量??吹皆谱谙壬@些畫面的時候,我們內心會不由自主地產生出希望自己的人生走向和諧而壯闊的強烈愿望。
2009年,姜云宗作品作為國禮由時任北海艦隊司令員、現中國海軍副司令員田中將軍(右)送給國外海軍代表
透過參展作品欣賞,我們不難感受到姜云宗深厚的自我修為與學養(yǎng)。云宗先生說,這種修為,不只來自繪畫實踐,還與他的愛國情懷息息相關。在他的作品中,雖多是形而上的語言方式,但這不是憑空捏造,仍是追求現象學真實的表現,是他熱愛祖國的海疆,愛海洋,深入大海,與大海對話交流的產物。所以,無論在何種情況下看云宗先生的畫作,總是能夠讓我們精神煥發(fā),感受到大海的醇厚氣象、瀟灑神韻。在記者看來,他是在通過作品表達出來的“天地氣象”和進取精神,實現著復興華夏的理想,他的作品對人們的熏陶和感染作用,使他的作品更加具有了時代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