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解讀
2017年12月11日,教育部發(fā)布《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其中,對于學生的體育和藝術素質,做出了具體要求: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開足并上好體育課,使每個學生掌握兩項體育運動技能,養(yǎng)成體育鍛煉習慣。按照國家要求開設音樂、美術、書法課。利用當?shù)亟逃Y源,開發(fā)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藝術教育課程,培養(yǎng)學生藝術愛好。面向全體學生組織開展藝術活動,因地制宜建立學生藝術社團或興趣小組。
新聞背景
在《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了: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原則,不舉辦任何形式的入學或升學考試,不以各類競賽、考級、獎勵證書作為學生入學或升學的依據(jù)。這是一個為了教育公平的舉措。近年來,教育部多次強調(diào)的取消加分,也是基于這個原因。2017年5月,教育部出臺《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7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公示具有舉辦學歷教育資質的中職學校名單,未經(jīng)公示不得招生。要清理和規(guī)范加分項目,大幅減少、嚴格控制加分項目,取消體育、藝術等學生加分項目。嚴禁初中學校教師干預或代替學生填報志愿;嚴禁初中學?;蚪處熢谡猩^程中向中職學校索要、收受任何名義的經(jīng)費或實物等。
惜福鎮(zhèn)街道位于青島市城陽區(qū)東部,街道駐地惜福鎮(zhèn)村。惜福鎮(zhèn)街道自2014年把“體育、藝術2+1項目”的實施作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動全街道中小學體育、藝術教育的重點工作抓緊抓實,規(guī)定動作夯基礎,自選動作謀創(chuàng)新,項目普及率100%,師生參與率100%。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全體中小學生掌握兩門體育特長和一項藝術專長,并不是天方夜譚。
2017年末,從中考改革試點城市傳出的消息顯示,音樂、美術將要加入中考成績。設計這兩個科目的課程已開始改革,今后音樂、美術將加入中考必考科目。2017年升入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將要面臨中考考音樂和美術了。己入讀初一的學生可以免考,初一以下的學生在以后的中考時,則必須參加音樂和美術中考。具體來說,今后想要報考高中藝術團或職業(yè)學校等藝術類專業(yè)的學生,中考藝術素質評價必須到A等,藝術素質評價為D的學生不得報考四星級的普通高中??荚囍幸魳泛兔佬g各站50分,折算成10分總分,計入中考總分。
曾有一段時間,學藝術成為學生升學的“敲門磚”。從2014年開始,為破解“擇校熱”,北京市通過高校、社會力量參與小學體育美育發(fā)展工作,目前,已有140所小學與高校、藝術院團和藝術機構、體育俱樂部等結成“對子”,在融合教學、課外活動、互動教研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過去招收藝術特長生都必須拿在國際上、全國獲得獎狀的證書來驗證,現(xiàn)在隨著藝術、科技、體育等方面的普及,一些孩子雖然沒有參加過大的賽事,只要掌握一定的藝術技能,具有一定的藝術素養(yǎng),都可以參與到選拔當中。實際上給學生公平的機會更大了。現(xiàn)在的藝術特長生,是在全面普及的基礎上選拔特長。
教育部早在2004年8月,就決定在全國中小學校課外文體活動工程示范區(qū)率先進行“體育藝術2+1項目”實驗,目的是通過學校組織的課內(nèi)外體育和藝術教育活動,讓每個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能夠掌握兩項體育運動技能和一項藝術特長。2011年,教育部下發(fā)通知,決定在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通過學校組織的課內(nèi)外體育、藝術教育的教學和活動,讓每個學生至少學習掌握兩項體育運動技能和一項藝術特長,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藝術教育試點城市北京,隨著藝術教育的普及發(fā)展,每個孩子都有機會上臺展示自己的才藝,登上國際舞臺的機會也越來越多。據(jù)北京市東城區(qū)教委校外教育科科長高青介紹,除了普及藝術教育外,區(qū)里也組織了一些精品團隊,比如金帆團、學校有特色的藝術社團等,會對這些學生進行一些拔高教育。區(qū)里還有一批學生,在國際交流中會去一些世界級舞臺演出。東城區(qū)有20多個特色藝術團隊,設計多種藝術門類,在舞蹈、合唱、戲劇等藝術教育領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北京市石景山區(qū)教委副調(diào)研員管娜表示,今后,藝術教育不再是少數(shù)“精英孩子”所享受的特權,它像語數(shù)外科目一樣,作為一種文化開始普及。今后的藝術教育,要讓每個學生都能登臺表演。
上海把“流動美術館”引入校園,學生們可以足不出校,欣賞到大師的名作,沉浸在藝術的氛圍里……2017年10月31日,一場中西經(jīng)典藝術展在華東師范大學第四附屬中學啟動,《草間之旅——齊白石藝術展》和《燃燒的向日葵——梵高藝術展》以“流動美術館”的形式進入普陀校園首展。不久的未來,“流動美術館”將輻射更多上海學校。
本刊點評
取消特長生加分,不是教育部忽視體育和藝術教育,正相反,今后,體育和藝術不再是—部分人的特長,而是全體學生普遍具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