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把各級黨組織建設成為學習型黨組織,是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基礎工程和組織保障。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要求黨的基層組織立足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堅持貼近原則,把握實踐導向,戮力統(tǒng)籌兼顧,深入挖掘黨內抓學習、促學習的組織資源,把搞好黨員學習作為完善黨的組織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把完善黨的組織生活制度作為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組織基礎,實現黨員學習權利與黨員學習義務辯證統(tǒng)一、黨員教育與黨員管理深度融合、黨的思想建設與組織建設良性互動。文章以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為指導,在大量分析調研結果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實際,從學?;鶎狱h組織生活的組織開展、目前現狀、原因分析、制度完善等方面分析研究了完善組織生活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創(chuàng)新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思考。
關鍵詞:完善制度;組織生活;學習型組織建設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同時提出了嚴格黨內組織生活的重大部署安排。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堅持‘三會一課等組織生活制度,同時指出要增強黨內生活的政治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使各種方式的黨內生活都有實質性內容。如何創(chuàng)新黨組織生活的形式和內容,提高組組織生活質量,是新時期黨的建設必須思考的重要問題。為深入了解學?;鶎狱h支部組織生活開展情況,進一步強化對基層黨支部組織生活的指導,2018年3月,我們在全校范圍內以問卷調研、實地座談調研和二級學院書面匯報的形式開展了基層黨支部組織生活情況專題調研。
一、完善組織生活制度是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載體
(一)組織生活是基層黨組織開展學習活動的重要形式
《黨章》規(guī)定:黨內不允許有不過組織生活的特殊黨員。因此過好組織生活要作為黨組織的一件頭等大事來抓,要花大力氣提高黨組織生活的質量。通過良好的組織生活,幫助黨員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黨員增強組織紀律觀念,提高組織生活的政治性,幫助黨員解決思想困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黨組織生活是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要途徑,是加強對黨員教育和監(jiān)督,增強其黨性觀念的一項重要組織形式。黨的組織生活,是中國共產黨的一項重要制度,是黨組織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和監(jiān)督的最經常、最基本的重要形式,是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充分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徑,也是加強黨內監(jiān)督、發(fā)揚黨內民主的重要形式,對于當前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加強組織生活建設是加強黨員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徑
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三位一體,環(huán)環(huán)相扣,構成完整的學習鏈條,加強學習型黨組織生活建設對黨員思想教育的重要作用。走馬觀花式的學習、裝潢門面式的學習、學用脫節(jié)式的學習、唯詮工作式的學習,凡此種種,都將背離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基本要求。要完善基層組織生活,讓組織化學習遵循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結合"規(guī)律,將理論學習與理論創(chuàng)新有機結合起來,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與大眾化協(xié)調共進;將學習理論與指導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推動理論與實踐良性互動;將改造主觀世界與改造客觀世界有機結合起來,推動主觀與客觀辯證統(tǒng)一,使黨組織的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不斷增強,使黨員的學習能力不斷提升、知識素養(yǎng)不斷提高、思想認識不斷升華。
二、新時期高校組織生活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組織生活制度落實欠佳,黨員教育成效不明顯
問卷調研統(tǒng)計情況顯示,對“三會一課”的認知和理解上,預備黨員和正式黨員沒有明顯的提高。問卷調查專門設置了“你是否清楚‘三會一課內容”的問題,在被測學生黨員中,有41.4%的預備學生黨員表示“很清楚”或“比較清楚”,有41.2%的正式黨員表示“很清楚”或“比較清楚”。預備黨員與正式黨員之間并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問卷調查的這個結果反映出三方面可能的問題,一是黨員對“三會一課”的理解停留在入黨前的基本知識普及上,入黨沒有對“三會一課”深刻的體會,因此,預備黨員和正式黨員的總體認知上沒有明顯區(qū)別。二是預備黨員入黨后,“三會一課”對他們的影響不大,在預備期對“三會一課”的體會不多,因此直到轉正對“三會一課”理解也沒有提高。三是反映出黨支部對“三會一課”落實不到位,支部生活對預備黨員和正式黨員的全過程教育不明顯。問卷特別反映出,有19.8%的學生黨員對“三會一課”“不太清楚”,甚至有3.1%的學生黨員“完全不清楚”。部分黨支部黨員人數過多,影響了組織生活的靈活開展和質量提高。從回收問卷統(tǒng)計情況看,有13.4%的學生黨員所在黨支部人數在40人以上,黨支部組織開展的靈活性、針對性不強。
(二)組織生活多停留于傳統(tǒng)模式,吸引力感染力不強
調研顯示,盡管創(chuàng)新黨支部生活方式已經成為各學院黨委加強黨支部生活指導的共識,但如何創(chuàng)新,特別是如何在新媒體背景下強化黨支部生活創(chuàng)新的具體措施方面方法還不多、措施還不得力。只有人文學院黨委初步嘗試與移動公司合作,把手機短信平臺運用到黨員教育管理和組織生活開展中;外國語學院黨委積極探索網上黨校建設,等等。53.2%的被調查學生黨員認為,QQ對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影響較大,而網上黨校、微博、微信和其他新媒體方式對學生黨員的影響不大,表明黨組織對新媒體運用不夠充分,對微博、微信等媒體還存在不會用、不敢用的被動局面。
(三)黨組織生活比較單一,方法載體有待拓展創(chuàng)新
從調研情況看,部分黨支部把組織生活定位于開會,主要形式是念文件文件、讀報紙、傳達精神,然后提要求,內容缺乏針對性和吸引力,實踐鍛煉和現場體驗的組織生活形式較少。而且黨支部活動主要在校內開展,走出校園開展活動不多,從回收問卷統(tǒng)計情況看,有92.7%的學生黨員所在支部和98.3%的教師黨員所在支部的組織生活是在校內進行的,有84.3%的教師黨員和75.7%的學生黨員希望以社會實踐、參觀體驗的方式進行組織生活。同時,由于大部分學院學生重點在雁山校區(qū),而雁山校區(qū)的黨建活動場地有限,也沒有固定的黨校教室。此外,由于教學任務較緊,教工黨員的組織生活很多時候都集中在了周末,導致組織生活難以召集人員,或出席率不高。在調研中,學院黨委反映,黨支部開展活動的經費有限,希望學校加大經費扶持力度。
三、加強基層黨支部組織生活建設的對策思考
(一)針對支部特點,加強分類指導,強化組織生活制度落實
組織生活要結合教育特點和育人核心開展。學校加強對組織生活開展的分類指導,根據教職工和學生的實際,找到組織生活與教師崗位職責、學生專業(yè)學習的結合點。對于教學科研一線的教師黨員,可依托人才小高地、科研創(chuàng)新團隊、學科建設團隊等團隊,在開展組織生活中貫穿教學、科研工作相關內容。針對服務一線的教職工,可結合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活動要求和崗位需要,開展組織生活。對于學生黨員而言,可以依托學生社團、公寓社區(qū)等,緊貼學生思想實際和心理特點,開展組織生活。
(二)提高經費保障,使用權限下移,建立經費使用督查機制
進一步加大黨建工作經費投入力度,學校繼續(xù)落實支部書記津貼的發(fā)放,將二級黨組織工作經費使用權和支配權限下放,調動二級黨組織指導黨支部活動開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校加強對二級黨組織活動經費使用的檢查和督促,保障經費使用落到實處。
(三)細化黨支部考核體系,強化“三會一課”制度落實,確保組織生活取得實效
細化考核指標,出臺教工支部和學生支部的考核辦法,以考核導向推動“三會一課”制度落實,開展黨支部組織生活“規(guī)范+加創(chuàng)新”考核,將“三會一課”等組織生活制度落實情況列入考核“必選動作”中,同時將二級黨組織的“自選動作”作為亮點特點進行考核。將支部考核結果與支部書記津貼放、二級黨組織工作經費劃撥相掛鉤。同時在黨員理論教育中,把有關“三會一課”的基本知識作為重要內容,加強教育宣傳,提升學生黨員對“三會一課”的認知和認同,增強參加“三會一課”的積極性。
(四)加強交流,重視選樹培育黨支部活動典型并及時推廣鮮活經驗
通過黨建工作沙龍、黨建輔導員沙龍、黨建工作交流會等加強學院黨委之間、黨支部之間以及基層黨組織和學校之間的交流,以黨建示范點和優(yōu)秀黨支部創(chuàng)建點為載體,加強黨支部活動典型的選樹和培育,及時召開經驗交流會,宣傳推廣基層的好經驗、好做法,重視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首創(chuàng)精神,推動學校黨支部生活質量的整體提升
作者簡介:楊公銀(1986— ),男,山東菏澤人,桂林理工大學黨委組織部,研究方向:黨建與理想信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