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綱要》在藝術部分的指導要點里指出“幼兒的創(chuàng)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準化要求的傾向”。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育中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要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造才能的人。音樂活動本身就需要有豐富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力,為了讓“音樂”真正地走進孩子,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興趣,對幼兒進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是非常必要的。在這篇論文中,我將音樂活動作為手段,讓每個幼兒自我表現(xiàn)、大膽的創(chuàng)造,通過音樂教育來發(fā)掘幼兒的潛能,塑造幼兒健康活潑的個性,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關鍵詞:游戲化;歌唱教學;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
游戲化是通過內部激勵和外部刺激,在一個廣泛的范圍內尋找并提供樂趣和享受。歌唱教學是以歌唱為載體和線索,以活動為形式的歌唱課,將知識用活動的形式傳授和鞏固。培養(yǎng)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長期地教育和訓練使其成才。創(chuàng)造力是擁有與眾不同、敢于冒險、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并且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迎接挑戰(zhàn)。
音樂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學前兒童生活、學習和成長中不可缺少的領域。蘇霍姆林斯基說:“音樂乃是一種使人迷戀善良、美和人道主義的最美妙、最精細的手段……”。在多年的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歌唱教學能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也是促進個性發(fā)展的的重要途徑,而音樂教學中的歌唱活動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我覺得在唱歌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更能收到較好的效果。那如何來提高歌唱教學的效率,讓唱歌成為孩子們的樂事趣事進而促進他們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呢?
一、選擇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歌唱教材,引導孩子喜愛唱歌。
1、選擇孩子感興趣的歌曲。
在歌唱教學中,我們應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選取一些孩子們喜歡的趣味性、故事性的歌曲?!毒V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huán)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孩子們自己喜歡的歌曲,他們會更加輕松、愉快的學習,例如小班幼兒歌曲《迷路的小花鴨》具有相對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在教學中采用了故事導入的方法后,再運用故事和圖譜的教學方法,這樣孩子的學唱積極性就提高了。在整個活動中,孩子情緒高漲,興致盎然,歌唱活動變得輕松愉悅。再比如大班歌唱活動《小狗抬花轎》是一首生動有趣、有一定情節(jié)并深受孩子們喜歡的歌曲,它的歌詞淺顯易懂,旋律歡快流暢。這樣孩子在感受歌曲旋律,熟悉歌曲內容的基礎上學會了歌曲,運用肢體動作表達對歌曲的理解。在學習歌唱活動的同時,孩子的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
2、選擇難易適中的歌曲。
孩子們的肺活量小,音域窄,發(fā)聲器官脆弱,我們不應該選擇歌唱音域寬廣、超越他們演唱能力的歌曲,而是要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來選取不同的音樂教材。比如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他們年齡小,注意力不易集中,單純的教授歌曲,孩子們不是很感興趣,可選用一些游戲歌曲來增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在游戲中領悟和掌握歌曲的節(jié)奏感。如《袋鼠媽媽》《找小貓》等。除了游戲歌曲,小班孩子還可選擇一些回聲歌和對歌。如歌曲《碰一碰》《小鴨小雞》等,這類歌曲的演唱難度低,趣味性強,對小班孩子音準、節(jié)奏的訓練都有好處。而中班幼兒好模仿,對生活化的、趣味性的歌曲特別感興趣。如《大雨小雨》《蝸牛與黃鸝鳥》等。為中班的孩子選擇的歌曲應具有以下特點:內容與文字要有趣并易于理解,如《聽》《小菜園》等;歌詞內容應適于用動作表現(xiàn),如《小樹葉》《買菜》等。大班孩子對音樂的理解力變強,我們可引導孩子先感受歌曲的旋律,再記憶歌曲的內容,使他們真正隨著歌曲的內容、情緒變化來完成學習。音樂取材的趣味性既表現(xiàn)在歌詞中,也表現(xiàn)在旋律中,應當說表現(xiàn)在詞曲結合之中??梢赃x一些有情節(jié)、有角色的歌曲,如《買菜》《柳樹姑娘》,讓孩子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感受歌曲的內涵。當然,無論對小班、中班還是大班幼兒來說,故事性歌曲是他們的最愛。如歌曲《蘋果》等,這樣的歌曲吸引了孩子歌唱的興趣,孩子們往往表現(xiàn)出極高的熱情,甚至在教學中孩子們比較難掌握的附點音符、切分音的跨度都能很好地掌握。
3、選擇貼近孩子生活的歌曲。
一般來說,教科書上的材料是經過篩選的,但我們在實際的歌唱教學中,還是要根據班級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二次選擇,在選擇歌曲時,特別要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點,班級孩子的實際經驗和水平,所選歌曲的內容要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旋律要優(yōu)美、輕快活潑,歌曲的內容要有趣,孩子學唱起來興趣會更加高。如歌曲《小老鼠打電話》,歌曲內容滑稽有趣,打電話的情節(jié)孩子在平時非常熟悉,幼兒在學習歌曲的同時,自然地配上了肢體動作,易學易懂易創(chuàng)造,孩子們會創(chuàng)編出與其它動物打電話,與好朋友打電話的歌曲情節(jié)。
二、打造良好的歌唱氛圍,激發(fā)孩子的歌唱興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到:環(huán)境是我們的第三位老師。孩子只有處在一個開心愉悅的環(huán)境中,才能主動快樂地學習。我們要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好的歌唱氛圍,包括環(huán)境的布置、氛圍的打造、教師的感染。讓孩子們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從而愿意去歌唱。
1、音樂活動室環(huán)境布置充滿藝術韻味。
如果有音樂活動室,那么音樂活動室的布置就要考慮到音樂活動的藝術氛圍的打造,如果在班級進行藝術活動,那么,就應考慮根據本次活動的特點和內容,創(chuàng)設一些活動的氛圍,如座位的擺放,活動的情境,使孩子能更快更好地投入到歌唱學習之中提高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好的教學設備也能給孩子營造歌唱氛圍。
歌唱活動中我們還要考慮到音響設備對孩子的影響,好的音響設備對孩子的音樂感覺有很好的激發(fā)作用,反之則會破壞孩子學習的情緒,影響孩子的歌唱興趣。例如在歌唱活動中背景、伴奏音樂的使用,聲音不宜過高。
3、創(chuàng)設歌唱活動氛圍需要教師良好的教學基本功。
創(chuàng)設歌唱活動氛圍不僅僅是要注意外在的設施設備,同樣需要教師有良好的教學基本功,教師的語言生動優(yōu)美;教態(tài)親切、生動;范唱時音調要準確、對音樂的把握、控制好,發(fā)音吐字要正確并能唱出歌曲的韻味;彈奏音樂應熟練、連貫;舞蹈的動作應優(yōu)美,以給孩子藝術的享受和美的啟迪,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聆聽和學習效果。
4、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調動孩子參與唱歌活動積極性的重要因素。
歌唱活動中,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調動孩子參與唱歌活動積極性的重要因素,這樣更能充分調動孩子參與唱歌活動的積極性,讓孩子學習更加愉快、輕松。例如:歌曲《郊游》,這是一首優(yōu)美、歡快的歌曲。以及 “白云悠悠”、“陽光柔柔”等歌詞,很快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她們邊哼唱邊夸張地做起了相應的動作。
三、采取有效的歌唱教法,讓孩子體驗歌唱樂趣。
1、注重活動形式的游戲化、情境化。
傳統(tǒng)的歌唱教學是以跟唱模仿為主的教育模式,重在機械訓練,限制了孩子的思想和情感,降低了孩子的學唱興趣。而游戲是孩子們喜愛的活動,因此,我們應打破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結合有趣的游戲、適宜的情境來吸引孩子,激發(fā)孩子們的學唱興趣。如:在教授歌曲《小菜園》前,我先帶領孩子玩游戲“小白兔種菜”,將歌曲中念白處的節(jié)奏等難點前置,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來感知歌曲的節(jié)奏和內容,為接下來的學唱歌曲和創(chuàng)編做好了鋪墊。又如:在歌唱活動《貓捉老鼠》中,我用幾張椅子設置了一個簡單的情境,讓一個孩子戴上貓的頭飾,其他的孩子戴上老鼠的頭飾,一邊表演一邊學唱。孩子們可興奮了,個個張大小嘴,美滋滋地唱著,簡直就是一群可愛的小老鼠。
2、注重活動過程的藝術化、多樣化。
長時間以來,我們在帶領幼兒進行唱歌活動時,多是我們唱一句,幼兒跟一句。這樣以來,孩子們對唱歌的興趣會越來越弱。那怎樣才能提高幼兒的歌唱興趣,讓唱歌成為孩子們的喜歡做的事進而促進他們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呢?我認為,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應運用藝術化、多樣化的方式來吸引孩子,努力把“單一跟唱”改變?yōu)椤皠?chuàng)造發(fā)展”式,讓孩子學得更輕松更愉快。如我們在范唱時,可以一邊彈鋼琴一邊唱,也可以一邊做動作一邊清唱,并提醒幼兒閉上眼睛安靜地傾聽,這樣既可以讓孩子們更清楚的聆聽和感受到歌曲的內容和旋律,又培養(yǎng)了孩子傾聽音樂的良好習慣。同時我們還可以一邊出示圖片一邊演唱,使歌曲內容更加形象直觀化,提高孩子學習唱歌的興趣。如在學唱歌曲《我是一個粉刷匠》時,我邊范唱邊用筆在白板上快速地畫出相應的畫面。如在唱“我是一個粉刷匠”時,我隨筆畫了一個粉刷工人,“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更漂亮”,我又接著畫了一座美麗的房子,“刷了門窗又刷墻”,我又添畫上了彩色的門和窗......當整首歌曲唱完時,一副美麗的圖畫已展現(xiàn)在孩子們的眼前。孩子們在聆聽地同時,也把歌曲內容記住了。另外,在孩子學唱時,我們還可引導孩子為歌詞創(chuàng)編一些合理的動作,以此幫助孩子更快的記憶歌曲。這樣孩子能更快地學會歌曲,還能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
3、注重活動主體的多通道感受。
音樂活動的開展需要調動全身各種感覺器官,需要視、聽、觸、動等多種感覺的協(xié)調配合。我們平時在歌唱教學中要鼓勵孩子通過自己的耳朵、眼睛、嘴巴、四肢、身體等各種感覺器官來參與音樂活動,從而在“看看”“聽聽”“說說”“唱唱”“動動”“玩玩”的過程中來學習唱歌,來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我們在平時的歌唱活動中,還可以提供一些樂器,如小鈴、圓舞板、鈴鼓等,引導孩子邊聽歌詞邊打節(jié)奏或邊唱歌曲邊打節(jié)奏,孩子們對這些簡單、樸素的樂器會非常感興趣,從而提高他們參與歌唱活動的興趣進而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
四、重視孩子感知經驗的積累,引導孩子創(chuàng)造性地歌唱。
孩子對活動的參與程度和主動性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保證,所以日?;顒又幸⒅睾⒆痈兄涷灥呐囵B(yǎng)和積累。如平時可利用午餐前、午睡起床時、區(qū)域游戲結束的時間,通過給孩子們播放即將要教的音樂,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不知不覺地受到音樂節(jié)奏、情境的感染。經過一段時間后,當孩子們對歌曲的旋律有了初步的記憶后,再通過游戲互動的方式教他們學唱,孩子們就會對耳熟能詳的音樂、歌曲表現(xiàn)出親切感,就像和自己的好朋友游戲一樣,積極性、興趣性大大提高,這樣就能處于寓教于樂之中,孩子們心情好了,并用夸張的動作表達愉悅的心情,用動聽的歌聲來取悅自己的同伴。在這過程中孩子的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力都得到了提高。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聲音,我們首先要引導孩子大膽地創(chuàng)新,獨立地思考,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需留有給孩子探索創(chuàng)編的余地,例如改編歌詞、根據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用不同的形式、感情、速度演唱歌曲等等,從而在歌唱活動中促進孩子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
1、鼓勵幼兒大膽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
在平時音樂活動中幼兒喜歡邊唱邊跳,他們不但喜歡用歌聲來表達感情,更喜歡用動作表現(xiàn)歌曲。我經常鼓勵他們多觀察自然、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從中得到一些啟發(fā),同時也給他們做一些示范動作,教會他們一些表達方法。因此,如果歌詞是很生動具體的,并易于用動作來表現(xiàn),那孩子根據己有經驗會作出一些動作來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如《洗衣歌》中的“洗衣服、洗衣服,洗好衣服晾起來”的歌詞,孩子們很快的就用生活中洗衣服的動作來表現(xiàn)了。在為《小雨傘》創(chuàng)編動作時,當唱到“小雨傘真淘氣,愛和雨滴玩游戲,滾一滾轉一轉”時,孩子對這句歌詞所表達的情感更是深有體會。他們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開心事時,自己會身體后仰,雙手舉高,開心地轉圈地姿態(tài)表現(xiàn)出來,逼真的表現(xiàn)出了下雨天有趣的情境。
2、鼓勵孩子嘗試為歌曲創(chuàng)編歌詞。
我們在鼓勵孩子嘗試為歌曲創(chuàng)編歌詞時,應選擇結構簡單的、詞匯較少且句子間長度相等的歌詞,他們可以很輕松地將自己喜歡的新詞編到歌曲里,自由地歌唱。如在《小老鼠上燈臺》這首歌創(chuàng)編中,我請孩子想一想還有誰從桌子上滾下來時。小朋友們興致很高,想出了有小鴨、小鵝、小鳥等,然后巧妙地唱進了歌曲里。在中班的音樂活動《聽》中,當孩子們熟悉了曲子的原有歌詞的歌唱后,我引導孩子們創(chuàng)編了一系列歌詞:我聽見樹葉在輕輕吹、我聽見小鳥在輕輕吹.....孩子們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大膽的進行著創(chuàng)編活動。
總之,在開展幼兒園的歌唱教學活動時,我們應充分調動孩子的歌唱興趣,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活動,為孩子營造輕松、愉悅的歌唱氛圍,激發(fā)孩子的學習動機,使每個歌唱活動變得生動有趣,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地實踐總結,在這種無拘無束,輕松活潑的唱歌活動中,一定能夠激發(fā)孩子的學習動機,讓每個孩子在游戲化歌唱教學中的發(fā)展著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
參考文獻:
[1]曹理、何功著,音樂學習與教學心理[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2]董奇,兒童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心理[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許卓婭,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許卓婭,韻律活動[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許卓婭,幼兒園音樂欣賞教育活動 [M],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
[6]許卓婭著,幼兒園音樂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7]樓必生、屠美如.《學前兒童藝術綜合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8]陳淑琴著,幼兒游戲化音樂教育[M],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9]張緒培總主編、吳銳淼主編,中小學音樂教學案例專題研究[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10]李晉瑗著,幼兒音樂教育[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王紅梅(1981.05-),女,本科,南京市江寧區(qū)石羊路幼兒園,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