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高嫣 鄭元 楊惠欣 安雪玲 王俊香 常志娟
摘要:樹立正確的幸福觀對于大學生幸的成長成才具有重要意義。當前高職院校在學生的幸福觀教育上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各高職院校應該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采取更為積極有效的措施,以進一步提升幸福觀教育的效果。
關鍵詞:高職;大學生;幸福觀;教育
幸福是人類的終極追求目標。從古至今,人們都在為實現(xiàn)幸福而努力。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注重對幸福的追求。習近平就曾指出:“中國夢是追求幸福的夢?!盵1]而幸福觀作為人類對于幸福的根本觀點和看法,對人們感受幸福和選擇追求幸福的方式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一、高職大學生開展幸福觀教育的意義
大學生是未來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正確的幸福觀對于他們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樹立合理的奮斗目標和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具有不可低估的價值,對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有著重要意義。而作為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大學生的幸福觀狀況值得我們認真關注。
教育是幸福觀的重要形成因素之一,能夠?qū)θ藗兊男腋S^產(chǎn)生明顯的影響。其中,幸福觀教育對幸福觀的影響最為顯著。大學生作為剛剛成年,社會實踐較少的群體,他們的幸福觀尚在形成和完善過程中。高職院校對大學生開展幸福觀教育,有助于他們糾正幸福觀中所存在的問題,建立更為科學合理的幸福觀,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提供更為全面的技術型人才。
二、當前高職院校幸福觀教育的主要問題
盡管國內(nèi)各高職院校都或多或少開展了一些幸福觀的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依然還存在著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1.對幸福觀教育的重視不夠
當前國內(nèi)大部分高職院校并沒有對開展幸福觀教育給予應有的重視。學校的教學理念還大多停留在傳統(tǒng)階段,片面注重學生對于職業(yè)技能的掌握,沒有充分認識到幸福觀對于改善學生幸福感和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重要性。教師和輔導員普遍缺乏對幸福觀進行專門理論研究和對學生幸福觀狀況的了解。大多高職院校不僅在課上很少安排有關幸福的教學內(nèi)容,在課外也缺少培育正確幸福觀的活動。幸福觀教育的缺乏必然影響到高職大學生正確幸福觀的形成。
2.內(nèi)容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
高職院校的幸福觀教育大多是通過思政課來進行。而高職院校的思政課普遍存在所講內(nèi)容過于強調(diào)理論,一味追求高大上,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結(jié)合不夠的問題,幸福觀教育也不例外。教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幸福觀往往過于抽象,不夠生動形象,難以引起對學生的共鳴,并且缺乏對不同類型個體的細化,無法得到學生的完全認同。
三、提升高職院校幸福觀教育水平的建議
由于大學生已經(jīng)對幸福有了一定的個人理解,所以糾他們正原有幸福觀或完善自己的幸福觀并非易事,需要學校進行不斷的努力。針對當前高職院校幸福觀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筆者建議采取以下措施來提升幸福觀教育的質(zhì)量。
1.加強教輔人員對幸福觀的理論和研究
教師和輔導員對幸福觀的認識水平直接關系到高職院校幸福觀教育的效果,是幸福觀教育能夠順利開展的基礎。學校要努力改變教輔人員對幸福認識模糊,對學生的幸福觀狀況缺少足夠了解的現(xiàn)狀。因此,高職院校應增加對教師和輔導員的對幸福觀的培訓和學習,鼓勵進行相關研究,提升他們的相關知識儲備和對幸福的理解。同時,學校應該多通過問卷調(diào)查和面談等方式來掌握學生們的實際幸福觀狀況,從而為幸福觀教育提供充分的依據(jù),使幸福觀教育不再流于形式,而是真正能夠解決學生們在幸福觀中所存在的問題。
2.增加幸福觀教育的教學內(nèi)容和課外活動
學校不僅要保證幸福觀教育在思政課上占有合理的比例,還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在其他一些課程中適當穿插幸福觀的內(nèi)容。有條件的高職院校還可以開設專門的選修課來幫助學生更好的去樹立幸福觀。
只靠課堂學習難以讓學生們完全重視對幸福觀的培養(yǎng)。學校應該多組織一些有針對性的課外活動,通過在活動的體驗來更好的明白什么是幸福,如何去追求幸福?;顒討撛诶蠋煹闹笇?,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活動的策劃和組織中來,讓活動更加易于被學生們接受。學校要對活動給予一定的資金和硬件方面的支持,以達到更理想的效果。
3.內(nèi)容的選取要結(jié)合時代特色和個人特點
在開展幸福觀教育中所選取的內(nèi)容能否讓學生樂于接受是實現(xiàn)良好教學效果的關鍵。選取內(nèi)容時,首先要把握馬克思主義科學幸福觀的基本要求,強調(diào)幸福是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統(tǒng)一,是物質(zhì)生活與精神生活的統(tǒng)一,是享受與勞動的統(tǒng)一,是個人幸福與社會幸福的統(tǒng)一。
高職大學生對理論性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相對較弱,所以要積極結(jié)合時代特色,讓選取的內(nèi)容更為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更為形象具體,實現(xiàn)良好的互動。在內(nèi)容的選擇和加工時可以多借鑒深受學生們喜愛的網(wǎng)絡文化。網(wǎng)絡文化包含的內(nèi)容眾多,類型多樣,涉及多個行業(yè)領域,包羅萬象[2]。從中如此豐富的網(wǎng)絡文化資源中挑選一些既有趣味性又有思想性內(nèi)容,會增加對學生的吸引力,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4.將提升學生幸福感作為學校的發(fā)展目標
幸福是全社會的共同追求目標,是“中國夢”的基本要求,應當成為高職院校的重要發(fā)展目標。學生的幸福感和高職院校的發(fā)展有著密切聯(lián)系。幸福感的增強可以改變學生的精神面貌,增加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提升教育的質(zhì)量,提高學校的社會知名度。高職院校只有注重學生的幸福感,把它當做學校發(fā)展的重要理念,形成濃厚的幸福校園文化,才能真正給予幸福觀教育應有的重視。而開展幸福教育也是改善學生幸福感,培養(yǎng)學生正確幸福觀,讓學生合理的去完善自己的重要措施。
綜上所述,幸福觀教育對于高職大學的成長成才具有重要意義,需要學校引起足夠重視。高職院校應該采取更為符合當代大學生特點的教育方式對學生的幸福觀進行積極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幸福觀,為實現(xiàn)個人的幸福和“中國夢”提供更有益的指導。
參考文獻:
[1]習近平2014年3月27日在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2]李端陽.網(wǎng)絡文化對大學生幸福觀教育的功用及其實現(xiàn)[J],(學理論),2013(8):2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