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寒
摘要:基于對初中化學探究式教學的問題檢視及應對策略研究,首先要明確初中化學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結合探究選題的范圍過大且途徑窄與未能真正明確探究式教學這兩點問題,對如何有效解決初中化學探究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得出化學教師需聯系實際將化學課堂生活化、合理設立課堂問題以及引導學生合理轉化信息這三種對策,總體實現初中化學探究式教學的高效化。
關鍵詞:初中化學;探究式教學;教學問題
引言:現如今,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探究式教學也逐漸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雖然實踐證明探究式教學確實有利于中學課堂學習效率的提升,但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依舊有許多問題仍未解決,若不及時處理這些問題,不僅探究式教學能夠發(fā)揮的作用大打折扣,課堂教學的效率也難以提高。化學作為一門理科學科,本身就具備很大的探究性與拓展性,因此,找出探究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有效解決勢在必行。
一、初中化學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探究選題的范圍過大且途徑窄
科學探究作為一種學生學習、理解并靈活應用科學知識的關鍵途徑,在初中化學的課堂上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就導致了部分教師認為全部的知識點學生都可以通過探究來理解記憶,但是實際上探究活動的過程通常都不會太容易,需要的時間也比較長,并非所有的知識都需要用探究性的方式來學習。若是每一堂課每一個新的知識點都用探究式的方法,有無必要先不提,課堂時間也不允許。部分教師淺顯的認為探究就是實驗,久之探究便成為了實驗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實驗雖然是學生在學習化學時認識知識且能夠靈活應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這并不代表一切的科學探究都需實驗來驗證,一部分化學知識是不能用實驗來探究的,比如概念與規(guī)律等等,此時就需要教師進行對學生邏輯關系以及判斷因果關系能力的培養(yǎng),來加深其對化學知識的掌握[1]。
2.未能真正明確探究式教學
目前許多教師都存在學生的探究能力的提升比學習化學知識更重要的想法。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確實應該重視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也絕對不能忽視化學基礎知識的學習,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探究能力的發(fā)展與進步必須以化學知識的熟練掌握為前提。若是學生在動手實驗時只是按照教師與文本的要求一步一步進行操作,根本沒有自己的思想,在沒提升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時也弱化了思維能力。這種課堂教學模式不能說完全沒有好處,但充其量只是提升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良好的操作習慣,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思維方面幫助極小,沒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滲透的探究不是真正的探究。
二、如何有效解決初中化學探究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聯系實際將化學課堂生活化
化學是長期以來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其與人們工作生活關系非常密切。因此,為使學生在化學課堂的注意力能夠集中,并且提升其對化學學習的興趣,教師在設計課程的時候可以將化學知識結合生活實際,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fā),選擇學生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問題,在引起學生的興趣之后再正確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探索[2]。舉個例子,在學習“生活中常見的鹽”這一課題時,可以先向學生提問“家里食用的鹽變潮的原因是什么?”、“冬天撒在馬路上融化雪的又是哪種鹽?”等問題,除此之外,還可以帶領學生瀏覽一些有關新聞,比如我國曾多次出現將工業(yè)鹽當成食用鹽誤食而引起嚴重的中毒事件等,先激發(fā)起學生探究的欲望,再為學生講解更深層次的知識,學生掌握知識點與在生活里靈活應用化學知識也更為容易。
2.合理設立課堂問題
化學解決化學問題的前提就是能夠感悟問題,層面過于高深的問題學生根本就無法理解,更別說如何有效解決。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在進行備課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初中學生的任職情況與理解范圍,來合理的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的問題情境。學生日常生活中時常會出現一些有關化學知識的問題,但其未經過引導的情況下很難想到。教師若是能夠提出這些問題并引導學生一同解答,不進能夠使學生真正理解且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也提升了學生發(fā)現問題并處理問題的能力[3]。所以,在初中化學課堂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精心的設計問題情境,將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fā)出來,使其思維不再處處受限,能夠在課堂上以靈活敏捷的思維思考問題,培養(yǎng)他們感悟問題的能力。舉個例子,在學習“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模式,創(chuàng)立一個有趣的教學情境,在課堂上打開一罐可樂,發(fā)現水面上不斷浮起大大小小的氣泡,此時,教師可以承諾課后會將這罐可樂獎勵給表現最好的小組,在調動起課堂氣氛的同時也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將二氧化碳的制取以及進入飲料的途徑作為各個小組的實驗命題,讓學生在教師的安全引導下自主的進行實驗。因此,將學生生活中的問題導入化學教學中,能夠將學生對化學知識強烈的探究欲望激發(fā)出來,加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生在牢牢掌握知識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自身的溝通交流能力。
3.引導學生合理轉化信息
通常來講,化學問題都會比較復雜且難以理解,這時學生對信息的簡約與轉換能力就顯得十分重要。由于化學現象千變萬化,所以在解決化學問題的時候,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信息簡單化,在合理的組織與加工之后,盡可能的簡化附屬信息或者是次要信息,消除會阻礙思維發(fā)散的細枝末節(jié),以達到能夠清晰看出問題結構的目的,簡明問題的所要表述的關鍵點,真正了解問題的始態(tài)、終態(tài)與節(jié)點[4]。除此之外,初中化學教師還需要注意的就是對學生信息轉換能力的培養(yǎng),通俗來講就是學生在不明確化學問題中所要表達的信息時,進行對學生正確的引導,使其嘗試使用語言、模型或者是情境的方式再一次描述,不要畏懼失敗,不斷嘗試,不斷轉變層次方向,一直到學生能夠清晰地看出問題的關鍵為止,以上即為信息的轉換。學生通過對信息的轉換,可以把一個陌生的問題逐漸轉變成熟悉的問題,由一個未知的變量向容易認識理解的另一變量轉變,這十分有助于學生對問題的充分理解,進一步提升學習效率。
結束語:
總而言之,探究式教學在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效率方面能夠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教師需要在探究式教學良好的基礎之上,根據自身的經驗與實際情況將其不斷改進,讓它能夠更適應課堂。能夠使學生在比較短的時間里掌握更多更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是探究式教學在許多教學模式中尤為明顯的優(yōu)勢。初中化學教師可以將這種優(yōu)勢有效利用起來,揚長避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拓展其思維范圍,為學生以后的學習道路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有才.利用探究式教學構建初中化學高效課堂[J].學周刊,2017(19):85-86.
[2]魯禮琴.探究式教學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6(06):114-115.
[3]陸紅霞.初中化學探究式教學的問題檢視與對策簡析[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5,31(02):75-78.
[4]朱玉軍.初中化學課堂探究式教學初探[J].現代教育科學,2007(10):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