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喜珊
摘要:單親孩子由于家庭背景及成長經歷的特殊,造成對單親孩子的教育成為班主任工作中的難題,本文結合實際工作經驗,闡述了班主任老師可從四個方面,即愛心關注成長點滴,愛心縫補心靈創(chuàng)傷,愛心托起自信風帆,愛心點燃希望之火來撫慰孩子,為其成長營造一個有愛的氛圍,幫其驅散生命中的陰霾,從而有效地引導、教育孩子,使其回到正確的人生軌道,使“嬌嫩的花朵”欣然綻放。
關鍵詞:單親孩子;愛心
孩子就像一顆種子,需要來自溫暖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的陽光雨露,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爸爸媽媽的愛心澆灌。但是,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性格的差異,造成很多家庭打破原有的溫馨和諧。監(jiān)護孩子的家長常因婚姻的不幸或苦惱萬分,或人浮于事,或暴躁焦慮……而做為離異家庭的孩子因心智發(fā)育尚未完善,所受到的身心創(chuàng)傷是無法估量的。托爾斯泰曾說過:“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薄c“有媽的孩子像塊寶”相比,單親家庭的孩子承受了本不該他們承受的痛苦,經歷了與普通孩子截然不同的成長經歷。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土壤,倘若土質低劣,又缺乏陽光雨露,孩子這嬌嫩之花便隨時會蔫了。作為一名班主任,我見過太多離異家庭、或家庭驟遭變故的孩子,本來好好的,受到刺激后往往不知如何表達,大多數變得孤僻、敏感、內向、不合群,學習成績也下降了,也有的孩子采取叛逆和極端的方式,“破罐破摔”,甚至參與斗毆打架,走上犯罪的道路。|愛是呵護、澆灌嬌嫩花朵,不讓其凋零的良方,而教師這個護花使者要用這個良方妙藥彌補單親孩子缺失的愛,及時地滋潤學生的心田,促使孩子茁壯成長。下面談談我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一、愛心關注成長點滴
每接到一個新的班級,我都會特別注意單親家庭的孩子,我把這些孩子的名單一一列出后,我給這些孩子建立成長記錄袋,然后通過摸查,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平時利用一切機會與他們談心,分析心理特點,詳細記錄《單親孩子跟蹤手冊》;密切聯(lián)系科任教師,捕捉孩子們的閃光點,及時表揚;尊重他們的隱私,不揭傷疤,不觸痛點。當他們正確地處理問題時加以肯定,鼓勵;發(fā)現他們退步,及時查找原因,制定相應的對策。
二、愛心縫補心靈創(chuàng)傷
有人說:“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于教育者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眴斡H家庭的孩子在家庭遇到變故時,往往因內心難以抑制悲痛、苦悶,從而變得孤獨、自閉,有的更是以錯誤的方式宣泄其不滿的情緒。如去年我接的一個班,有個學生小林,是出了名的“劣馬”。他擾亂課堂紀律,不寫作業(yè),隨便拿別人的東西,甚至罵人、打人……原班老師多次找他談心,都無功而返。接班不久,我了解到小林的父親三年前有外遇之后,基本不回家,也不承擔養(yǎng)家的責任。母親為了生計,常常加班到很晚,對他缺少關愛。表面上看,小林對什么都不在乎,其實他什么都在乎。他在乎別人對他家庭的看法,因此他編出一個個美麗的謊言來欺騙同學,當同學識破他的謊言后,大家看不起他,遠離他,因此他性情乖僻,頑劣不馴。一天,小林和幾個同學一同回家,路上途經一家小店,看見有一套精美的郵票,趁店主去招呼其他的顧客,他拿起郵票玩了好一會遲遲不肯放回原位。有的同學懷疑他老毛病又犯了,喊著要報警,小林慌慌張張地跑了。可小林并沒有回家。他媽媽找了將近四個小時,心急如焚。我聞知小林“失蹤”,馬上給班里的學生打電話,挨家詢問。最后得知他躲在一家網吧不肯回家,我馬上趕過去。出乎他的意料,我不是狠狠地批評他,而是耐心啟發(fā)、教育他不能做違法犯罪的事,并告訴他媽媽找他時是如何的失魂落魄。聽著聽著,孩子眼睛里含著淚花,說:“老師,對不起,我錯了!”我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孩子,你無法去選擇你的父親,但你一定要珍惜眼前擁有的一切。媽媽雖忙,可在她心中,你永遠是最重要的。長大了,你就是她的依靠?!彼c點頭,說:“您放心,我會改的?!碑斖?,我親自把他送回家。從那以后,課間、課后我有事無事地找他聊天,他也不再拒絕我。漸漸地,小林去除了自暴、自棄、冷漠的心態(tài),回到了一個正常兒童的心態(tài)中來。愛是建立在責任心之上的。愛是打開他們心扉的鑰匙,是縫合心靈創(chuàng)傷的靈丹妙藥。
三、愛心托起自信風帆
單親家庭的孩子思想負擔重,因此常常喪失自信。如有一次,我在選拔小組長時,我指名要一個叫小斌的學生擔任,誰著他當場脫口而出:“我不行?!闭n后,我了解到,在小斌八歲的一天,跑遠洋的船員爸爸快回家了,小斌很是高興,可就在那天夜里,媽媽“失蹤”了,還帶走了一切值錢的東西。等爸爸到家時,一切都已不可挽回。從那時起,被媽媽遺棄的陰影就籠罩了他。他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連媽媽也不愛自己,對自己完全沒有信心,無論做什么事都認為自己“不行”。針對這一情況,我密切捕捉他的閃光點,特別安排一些班級活動讓他參與,當他做得好,便趁機對他進行表揚和鼓勵。上課時特別關注他,經常鼓勵他發(fā)言,在他犯錯誤時則盡量不在同學面前批評他,最大限度地維護他的自尊心。經過一段時間,孩子有了很大的進步,逐漸樹立了自信心和自尊心,上進心也強了。我又趁熱打鐵推薦他做小隊長。我與同學們將信任送給了他。做了小隊長后,他上課專心了,發(fā)言積極了,作業(yè)也及時認真地做了;而且每天還認真履行小隊長的職責,檢查該小隊隊員的個人衛(wèi)生。遇到中隊活動時,他還積極發(fā)動隊員,組織、表演節(jié)目。雖然其中他也出現過反復,但我不灰心,一如既往地引導他,幫助他。因為我深知,良好品質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教育者耐心地反復糾偏。終于,在期末考試中,他的學習成績提高了。他因取得成績而自信,又因有了自信而喜悅。單親家庭的孩子就像海面上航行的一葉孤舟,用師愛去托起他們自信的風帆,他們必定可以乘風破浪,渡過暗礁巖石,安全抵達明凈的港灣。
四、愛心點燃希望之火
父母是家庭的頂梁柱。當父母因各種原因離開自己,孩子會認為自己被欺騙,覺得自己的一切被無情地奪走,天塌下來了,世界要毀滅了……我曾有一個讀四年級的學生小彥,在短短幾個月里,家庭遭遇了巨變——原本年輕美貌的媽媽被病魔奪走了生命,家庭還為此欠下巨債。顯然,一向文靜、乖巧的小彥承受不了這迎頭一棒,她逃避、退縮、拒絕說話,對一切都不感興趣,似乎寧愿就此“銷聲匿跡”。孩子的爸爸多次說服,都沒有效果,孩子固執(zhí)得無法理喻。我聞知這個情況,用“心情教育”法撫慰她的心靈,一次次地鼓勵她傾吐內心深處的痛楚。每次她述說時都會大哭一場,而我也常常淚流滿面。但是,就是這一次次的交流、分享使她體會到老師對她的關愛不亞于她的媽媽。我又安排跟她要好的同學陪伴她,讓她知道,除了媽媽,還有太多太多的人關心她,愛護她。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輔導,小彥終于消除悲觀的情緒,明白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發(fā)奮讀書。以慈母般的愛心點燃孩子希望之火,陪伴他們走向輝煌燦爛的明天。這不正是班主任老師的天責嗎?
誠然,如甘霖般的師愛關心、引導、教育那些已經失去或正在失去完整家庭之愛的無辜的孩子們,為他們撐起一片溫馨的天空,幫助這些孩子走出心靈的陰影,讓和煦的陽光照進他們的心靈,讓溫暖的春風沐浴他們的心田,因為這些“嬌嫩花朵”更需要“陽光雨露”的滋潤!而愛,便是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