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質(zhì)教育把道德與法治作為初中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其教學有效性的高低直接影響甚至決定了學生道德水平的高低及法治意識的強弱。因此,在初中學校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努力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與條件,使得他們都能積極而自覺地學習,從而扎實掌握課程內(nèi)容,進而推動自身道德水準及法治思想的提升,最終成為品德高尚、遵紀守法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接班人,為此,本文就初中學校道德與法治課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進行了細致的研究。
關(guān)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自主學習能力;策略
自主學習,屬于一種學習品質(zhì),指的是學生在具體教學條件下的高質(zhì)量學習,與他主學習、機械學習及被動學習相對。教學研究表明,將自主學習模式應用初中學校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可激起他們較高的學習興趣,可推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fā)揮,有助于教學有效性的優(yōu)化。那么,在初中學校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教師需要深入研究的核心問題。
一、 通過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初中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他們都比較感性,因此他們學習的動機基本都源于興趣。因此,要想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需要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將其與教學內(nèi)容及教學目標恰當融合在一起,有針對性地組織起可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從而推動學生主動參與其中,以便為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的提升做好準備。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材七年級上冊“集體生活邀請我”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播放運動會中拔河比賽的精彩視頻,借助這一新穎的課堂導入形式,使得學生都能快速地將渙散的注意力聚攏到課堂上來。此時,教師可提問學生“什么是拔河比賽取得勝利的保障?”學生會不假思索地說“大家把力氣集中在一起”。教師應先肯定學生的回答,然后再做進一步引導“大家的合力,就是集體的力量。在拔河比賽中僅僅依靠個人的力量是難以取勝的?!苯處熆沙脵C導入新課,將學生對拔河比賽的興趣及時轉(zhuǎn)移到對“集體的概念”“集體的溫暖”“增強集體力量的途徑”等進行探究,這就為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及效果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二、 通過合作探究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合作學習是新課改背景下興起的一種先進的教學方式,其可為學生提供智慧碰撞、知識共享的機會,使得他們在相互交流與探討中共同找出知識的根源或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應恰當?shù)貞煤献魈骄康姆绞綖閷W生設計教學方案,引導學生在小組中就教學難點與教學重點進行協(xié)作與探究,從而借助集體力量與智慧快速找出解決問題的措施與方法,最終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自主學習經(jīng)驗、技巧。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八年級上冊“網(wǎng)絡改變世界”這一節(jié)課的時候,教師就可用合作探究教學法組織課堂活動,努力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優(yōu)化提供條件。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提出如下幾個問題:“網(wǎng)絡給我們的生產(chǎn)與生活帶來了哪些便利?”“網(wǎng)絡又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危害?”“怎樣辨別網(wǎng)絡陷阱?”
然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在小組中進行合作學習。教學時間表明,為了更快、更準地獲得問題答案,同學們在小組合作中都能主動思考、深入探討,可從多個層面與角度對網(wǎng)絡這把雙刃劍進行透徹分析,并可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及個人知識提出一些辨別網(wǎng)絡陷阱的方法,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水平的提高。
三、 通過角色反串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對初中生來講,講臺是一個神圣的地方,是知識與權(quán)威的象征。通常情況下,只有學習優(yōu)秀、表現(xiàn)出色的學生才有機會登上講臺,能在講臺上講課的學生獲得的是一種難得的榮譽。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為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教材內(nèi)容與知識的積極性,教師就可用角色反串的方式組織教學活動,為自主學習成果突出的學生提供上臺講課的機會,從而激起更多學生都能更加積極地開展自主學習,這就為初中學習道德與法治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在實際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扮演的小老師角色有出色的表現(xiàn),教師就可選擇教材中學生有一定經(jīng)驗的、好把握的、好理解的、簡單的課程,激勵學生走上講臺給同學們講解。在此基礎上,教師應結(jié)合具體教學目標適當補充一些深層次內(nèi)容。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讓友情之樹常青”這一課中“如何呵護友情”的時候,由于該知識點和學生實際生活非常貼近,因此學生能夠講述的內(nèi)容非常豐富,可以列舉的實例也非常多。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為鼓勵一名在預習中表現(xiàn)出色的小剛到講臺上來,讓他將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友情問題講出來。小剛站在講臺上,列舉了以前自己經(jīng)歷的一件事:他小學時的一個好朋友小磊在某一天突然變得少言寡語,問他原因怎么都不肯說,后天小剛無意中看了好朋友的日記,原來小剛的爸爸媽媽經(jīng)常吵架,所以他很不開心。后來小剛為了找到讓小磊開心的辦法,把事情告訴了另一個好朋友小林,可是小林卻把小磊父母的事情說出去了,再后來小剛和小磊的友情結(jié)束了。當小剛講完這件事后,又結(jié)合教材知識,闡述了可以挽回友情的有效辦法。
教學實踐表明,當其他學生看到小剛因為自主學習效果很好有了上臺“當老師”的機會,這就推動大家更加主動地學習教材內(nèi)容,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增強。
四、 通過習題訓練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習題訓練是初中學校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但是,由于道德與法治的習題和其他課程有較大區(qū)別,其注重對學生分析與理解問題能力的考察,尤其需要學生從習題材料中捕捉關(guān)鍵詞,只有這樣才能有所側(cè)重地進行分析與闡述。
在實際的課堂習題訓練中,對學生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學生長期積極的培養(yǎng),這就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逐漸養(yǎng)成。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法律為我們護航”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為學生列舉一個未成年人在游戲世界中打賞主播25萬元的案例,引導學生做一些習題訓練。針對“未成年人如何用法律保護自己”這個問題,教師可借助兩三個真實案例引導學生自主分析與思考,使得他們在分析與理解案例的過程中,明白法律對未成年的保護是有限度的,并且讓他們找出正確運用法律武器的措施。
只有這樣,才能讓初中生在自主分析及運用法律知識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對法律條文及條款的內(nèi)容有更為精準的掌握,才能使得他們掌握正確的運用法律的方法,從而不斷增強法律知識與意識,進而在生活中主動遠離不法分子的侵害。
但是,當一些侵害無法避免的時候,初中生就需要運用《未成年人保護法》強硬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quán)益。在教師的指導下,借助習題訓練的方式,學生就能更加透徹地理解教材知識,對問題的歸納與分析就會更加徹底,有利于學生扎實掌握教材知識,還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水平的提升。
總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是落實新課改理念的可行措施,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因此,教師應全面分析影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各種因素,并結(jié)合具體的教材內(nèi)容,恰當選擇與設計教學方法,努力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從而使得他們在扎實掌握教材內(nèi)容的基礎上還可獲得大量的自主學習經(jīng)驗、技巧,最終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實效的優(yōu)化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姜小會.基于小組學習模式小學《道德與法治》微探[J].新課程(中),2017(10):172.
[2]周麗麗.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橫渠實驗中學為例[A].《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八卷)[C],2017:3.
[3]吳佳佳.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3(07):240.
作者簡介:
王靜,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